知常識 | 大象和海牛竟然有親緣關係?盤點你所不知道的亞洲象

2020-09-18 科普知世界



你了解大象嗎?

關於大象的知識你是否儲備足夠多?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亞洲象

共同關注大象的生存與未來


古老的家族


亞洲象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長鼻目,廣義上講,長鼻目的所有成員都可以稱為「大象」,在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數百種形形色色的大象。大象早期的祖先化石大多發現於北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種被稱為初獸,生活在6000萬年前的摩洛哥,這說明,在恐龍滅絕後不久,甚至可能更早,大象家族就和其他動物分開,走上了獨特的進化道路。


雖然同為食草動物,但是大象和牛、羊、馬、豬等絕大部分食草動物的關係都非常遠。說起來,與大象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卻是外貌差異懸殊的海牛和蹄兔

大象的近親:海牛(上)和蹄兔(下)

初獸只有20釐米高,重約5千克,而在這之後,體型巨大化就成為了大象進化的主流;生活於4600萬年前的努米底亞獸,身高1米,體重300千克;而到了3600萬年前的古乳齒象,身高達到了2.2米,體重2.5噸,這已經和現代的大象很接近了;著名的始祖象其實也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體重則只有200千克,所以從時間上看,始祖象並擔不起「始祖」的名號。

始祖象復原圖

大約2300萬年前,嵌齒象出現在了地球上。嵌齒象的體型也和現代的大象接近,但是樣子卻要古怪的多。嵌齒象的四肢較短,顯得身材矮胖,鼻子比現代的大象短很多,除了上頜,其下頜也長著一對長長的門齒,也就是有四根象牙。嵌齒象是大象進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祖先,它們的足跡曾遍布非洲、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是包括亞洲象在內的後世許多大象種類的「進化原型體」。

嵌齒象(圖片來源/www.upi.com/Science_News)

大象的進化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來自於同一祖先的類群,雖然經過了長期獨立的進化,最後卻又變成了差不多的樣子,這種現象被稱為「平行進化」。雖然四根象牙一度是大象的主流形態,但後來許多大象類群的下門齒都退化消失了,而象鼻則進化得更長、更靈活,最終變成了如今我們熟知的大象的樣子。


劫後餘生


在距今1萬年前,人類文明誕生的前夕,地球上仍然生活著約10種大象,分布在非洲、歐洲、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但是如今只有亞洲象、非洲象(又稱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3種大象存活了下來


氣候變化可能是造成長鼻目衰落的原因之一。在數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期,地球經歷了數個冰期和間冰期的迴旋,例如大約3萬年前的末次冰盛期,地球平均氣溫要比今天低5~10℃,中高緯度地區可能低20℃,而在1.5萬年前氣候又急速回暖,導致冰川大量融化衝淡海水,擾亂了洋流,導致全球氣候紊亂。


劇烈的環境變化對植物的生長是很不利的,進而影響了大象等大型動物的食物來源。在中國華南地區,亞洲象和東方劍齒象共存了數百萬年。劍齒象屬於較為原始的象類,它們的臼齒就不耐磨損,因此主要以樹葉為食。在更新世末期,東方劍齒象最終滅絕了,而亞洲象存活了下來,可能就是因為亞洲象依靠發達的臼齒,在氣候變化時能適應多種多樣的植物作為食物,比食性單一的東方劍齒象更有優勢。

劍齒象復原模型(圖片來源/Wiki)


此外,古人類對大象的獵殺也不容忽視。早至12萬年前,古人類就能夠利用工具獵殺古菱齒象這樣的龐大獵物,而到了1萬年前,大量的遺蹟表明當時人類獵殺大象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2020年5月,60多具哥倫比亞猛獁象遺骸在墨西哥中部被集中發現,科學家們同時還發現了人工建造的陷阱和切割猛獁象肉的工具,這裡可能正是古人類獵殺猛獁象的屠宰場。除了食用象肉之外,古人類還利用象皮、象骨、象牙來建造房屋和製造工具。


不過,對於史前動物的滅絕原因,我們往往只能猜測,或許永遠都無從知曉真正的原因。在亞洲和非洲,人類同樣能夠獵殺大象,但卻只有亞洲象和2種非洲象倖存了下來。也許是熱帶的氣候相對穩定,使亞洲象和非洲象一直保持著較大的數量,不至於被古人類獵殺殆盡;亦或是亞洲和非洲大象與古人類長期一同演化,大象們學會了躲避人類的辦法。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大象集體意識強,性格溫順

不過在追求經濟利益的社會環境中

它們已經變得傷痕累累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

各類組織都發起呼籲:禁止盜獵

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

拒絕象牙等相關交易

保護大象,保護它們的生命家園

相關焦點

  • 大象和海牛竟然有親緣關係?盤點你所不知道的亞洲象
    說起來,與大象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卻是外貌差異懸殊的海牛和蹄兔。嵌齒象的體型也和現代的大象接近,但是樣子卻要古怪的多。嵌齒象的四肢較短,顯得身材矮胖,鼻子比現代的大象短很多,除了上頜,其下頜也長著一對長長的門齒,也就是有四根象牙。嵌齒象是大象進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祖先,它們的足跡曾遍布非洲、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是包括亞洲象在內的後世許多大象種類的「進化原型體」。
  • 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時間:2020-11-27 18:31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 海牛是美人魚嗎?關於海牛你不知道的趣事
    人們公認為希臘神話中的美人魚是水生哺乳動物儒艮[rú gèn],儒艮屬於海牛目儒艮科,而海牛屬於海牛目海牛科,它倆雖然是親戚但確實不一樣——海牛的尾部扁平略呈圓形,外觀有如大型的槳;而儒艮的尾巴則和鯨類近似,中央分岔。這樣說來還是儒艮更接近美人魚的外形。結論:海牛不是美人魚,儒艮才是美人魚!自然志今天的主角是海牛,也就是海牛科的動物。
  • 巴基斯坦唯一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時間:2020-11-27 18:31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 美國海象被迫上岸 海象不是大象的近親海牛才是
    美國海象被迫上岸 海象不是大象的近親海牛才是時間:2018-03-30 21: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國海象被迫上岸 海象不是大象的近親海牛才是 2018年3月29日訊,美國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海冰融化迫使成千上萬的海象聚集海岸。
  • 孟加拉虎單挑亞洲象,大象能將老虎給踩死嗎?
    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大象」。大象是一個統稱,在大象的物種劃分裡,亞洲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動物,光是它們的象牙,長度就超過1米,是它們最強有力的防衛武器。,但是因為它們龐大的體型,食肉性動物們也幾乎都不敢去招惹它們,所以,除了人類的獵殺之外,大象在自然界中也沒有什麼天敵。
  • 為什麼馬戲團中表演的大象都是亞洲象,而不是非洲象?長見識了
    很多朋友想必都觀看過馬戲團的馬戲表演,而這些表演中有一個重要角色就是馬戲團中體型最龐大的大象,大象可以與人配合做出許多奇特而又驚險的動作,和大象相處的馴獸師,似乎完全不害怕這種龐然大物,並且對他管教有加,而我們通常在馬戲團中看到的這種大象都是亞洲象,很少有看到自然界中非洲象這種品種
  • 亞洲象殺人事件|溫柔的大象為什麼會變成狂暴的「殺人象」?
    近日裡,雲南地區出現了24頭野生亞洲象,這本來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亞洲象的野生數量十分稀少,在我國境內甚至不足300頭,是一種十分珍貴的保護動物。但這則消息對當地的人們來說,卻有許多人都覺得是個「噩耗」。這是為什麼呢?
  • 長得像大象但小如老鼠的象鼩出現在非洲
    象鼩是和大象有遠親關係卻和老鼠一樣小的哺乳類物種。據BBC報導,象鼩最近期的科學記載為1970年代。象鼩(elephant shrew)在非洲東部國家吉布地被發現。照片來源:Global Wildlife新聞稿象鼩的體型雖然長得像老鼠,但和大象有著較遠的親緣關係。
  • 建一座大象食堂,讓流浪的亞洲象找到回家的路
    僅在今年,便有16頭野象在普洱出沒,還曾在7月造成一名當地人死亡。9月,24頭野生象進入寧洱,為有監測數據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10月,在普洱思茅,一頭小象與母親走散後,跌入村民的咖啡製作池,後來被村民合力救出。僅看這些新聞,你或許會以為我國雨林中的亞洲象種群數量很多,甚至到了「為害一方」的地步。但實際上,我國的野生亞洲象數量僅有不到300頭。
  • 亞洲象vs非洲象
    亞洲象——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亞洲象別名印度象、大象、亞洲大象,屬於長鼻目、象科。亞洲象有7個亞種,西亞象,印度象,婆羅洲侏儒象,中華象,蘇門答臘象,錫蘭象,馬來象。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的耳朵很大,在炎熱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動兩隻大耳朵,達到散熱降溫的效果,還能驅趕熱帶叢林中的蚊蠅和寄生蟲。象的皮膚有3釐米左右厚,但是由於毛少對陽光很敏感,容易生皮膚病,所以需要經常洗澡或做泥浴,保護它們的皮膚。
  • 被奴役的亞洲象
    從象奴到奴象被人驅使著拉木頭的大象一般都是亞洲象,因為亞洲象性情溫順,容易馴養。在歷史上,很早就有人類奴役大象替自己勞作的記載,比如舊時坊間流傳的《二十四孝圖》中,首幅《舜耕歷山圖》裡役使的耕田牲畜,就是長鼻大耳的大象。
  • 亞洲象出沒」
    研究亞洲象的李立立博士說過:「你要注意看的話其實每頭大象跟人真的是一模一樣,有的大象它很大膽,有的大象它很膽小,就各有不同。」當大象遇到困難的時候,它會進到人類的村莊,向人們尋求幫助,所以說大象是很有靈性的動物。
  • 海牛見人就撒嬌,一種可愛溫柔的動物
    海牛被認為與6千萬年前由陸地上的哺乳四足動物進化而來,與其親緣關係比較近的長鼻目的大象以及蹄兔目的蹄兔。據考證,海牛原是陸地上的"居民",是大象的遠親。近億年前,由於大自然的變遷或缺乏御牧能力而被迫下海謀生。
  • 世界上最小的象有多小?
    大象是現存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在非洲安哥拉有一頭成年雄性非洲草原象,它的體重重達13.5噸,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大象,這個體重相當於4-5頭成年白犀牛的總體重,可見現存最大動物不是浪得虛名的。不過,你可能不會想到,即使在大象的隊伍中也有「冒牌貨」,它們的體型很小,甚至不如一匹成年的馬大。
  • 科學家剛剛對全球大象作出了新分類:非洲象是兩種象!
    最近,科學家對現今人們熟悉的大象做了新的分類。通過基因分析,我們所知的非洲大象實際上代表了兩個物種,而非一種。也就是說算上亞洲象,當今世界上正漫遊著三種大象。在迄今為止所進行最全面的大象基因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了這三種大象物種及其相關祖先(包括猛獁象和乳齒象)之間複雜的雜交和進化史。由國際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表示,除明確定義了今天的大象物種外,這種研究方法還可以幫助我們繪製未來其他動物的進化譜系。
  • 方舟子:大象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現存的3種大象(亞洲象、非洲叢林象和非洲森林象)自己組成了哺乳動物的一個目——長鼻目。長長的鼻子是大象最引人注目的特徵。
  • 大象為什麼不長毛
    可能是由於在電視、電影、畫冊上已司空見慣,很少有人意識到,大象是最獨特的動物之一。獨特到什麼程度呢?動物學家把多達5400種的哺乳動物根據其親緣關係的遠近很吝嗇地劃分為29個目,而大象就佔了一個目——長鼻目。長鼻目僅僅含有三個現存物種,即亞洲象、非洲叢林象和非洲森林象,再也沒有別的現存物種能與大象劃入同一個目。
  • 曾經,人們一直把非洲森林象,作為非洲草原象的一個亞種
    曾經,人們一直把非洲森林象,作為非洲草原象的一個亞種。但自21世紀開始通過DNA對比發現,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之間的親緣關係,可能像現代亞洲象和古代猛獁象那麼遠。DNA分析結果顯示,二者分化的時間在190至670萬年前,多數學者認為是在二百到三百萬年前。
  • 長有像大象鼻子外形卻像老鼠的象鼩,網友:大象害怕老鼠的原因
    在動物寓言故事中:大象是害怕老鼠的,害怕老鼠鑽進象鼻,讓大象窒息等等,但在現實大自然中,成年大象是除了人類,幾乎就沒有天敵,所以大象也不害怕老鼠。只是大自然也非常神奇,偏偏創造出一種長有像大象鼻子外形卻像老鼠的小動物——象鼩,將老鼠和大象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