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水族圈關注我們哦!
人們公認為希臘神話中的美人魚是水生哺乳動物儒艮[rú gèn],儒艮屬於海牛目儒艮科,而海牛屬於海牛目海牛科,它倆雖然是親戚但確實不一樣——海牛的尾部扁平略呈圓形,外觀有如大型的槳;而儒艮的尾巴則和鯨類近似,中央分岔。這樣說來還是儒艮更接近美人魚的外形。結論:海牛不是美人魚,儒艮才是美人魚!
自然志今天的主角是海牛,也就是海牛科的動物。目前世界上僅有加勒比海,墨西哥灣以及亞馬遜河流域有海牛生存。中國沿海有儒艮生存,但是並沒有海牛的記錄。
海牛和大象是親戚,它們的祖先生活在陸地上,類似今天的豬距今大約5000萬年前,海牛目的動物最早生活在海邊,它們當時的長相和今天的豬差不多,有四隻腳,憨態可掬。雖然外形和今天的海牛比差異很大,但是根據考古和解刨學的證據現實,海牛和今天的大象是有親緣關係的。
目前世界上只有三種海牛海牛保護警示牌
海牛對生活環境非常挑剔,氣候變化和古代人類的大肆捕殺讓這種溫良的海獸處境艱難,目前世界上僅存三種海牛:亞馬遜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西非海牛(Trichechus senegalensis)和西印度海牛(Trichechus manatus)。
西印度海牛:棲息於加勒比海與美洲東北部海岸,數量大概只有5000隻,冬季會遷徙到相對溫暖的海域。
西非海牛:棲息於非洲西部海岸,從塞內加爾河南部到安哥拉的廣薩河。與西印度海牛相似的是,它們都會逆流遊至大河上遊,因此經常出現在河口三角洲與近海多水生植物的淺海平靜水域。
亞馬遜海牛:僅生存於亞馬遜河及其支流流域,它們從未見於海水之中。
海牛比你想像中的要大很多一隻水族館中的亞馬遜海牛,它們在陸地上只能這個樣子,都是太胖惹的禍。
水中生活的哺乳動物相對來說體形都會比較大,因為浮力可以幫它們很好地克服體重帶來的負擔,海牛的體長可以達到4米,體重可以達到3.2噸,確實是一個大胖子。
比人類還長的懷孕期小海牛與海牛媽媽
人類的懷孕期大概10個月,海牛則需要一年的時間,小海牛出生之後要跟媽媽生活一年半才能獨立生活。
海牛的遊泳速度有多快?大部分時間,海牛隻會慢吞吞地在水底蠕動啃食水草,但是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它們的遊泳速度可以達到32公裡/小時(還是很慢!)
群居取暖人們專門為海牛劃設的保護區。
海牛很怕冷,水溫達到15度以下便不再適合生存,通常海牛不會群居生活,但是在冬天會集體遷徙到相對溫暖的水域。
海牛擁有非常特殊的肺哺乳動物中,海牛的肺是非常特殊的,幾乎從頭部延伸到尾部,這個巨大的肺也是浮力的主要來源。
淡水鹹水都沒問題海牛不依靠海水獲得氧氣,所以不管在淡水中還是海水中,海牛都能適應,唯一影響的只有食物和水溫。
春哥曾經介紹過不少動物都能通過附著在身體表面的植物進行偽裝,海牛也是這樣,皮糙肉厚的它們並不介意身上再多出一層藻類。更重要的是藻類還能幫助它們保持皮膚的溼潤減少太陽的暴曬。
憋氣大師海牛在空氣中呼吸一次,可以在水中待20分鐘。
圖片來自:15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manatees
內容來源:春哥
● ● ● ● ●
分享到朋友圈
就是對水族圈最大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