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現存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在非洲安哥拉有一頭成年雄性非洲草原象,它的體重重達13.5噸,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大象,這個體重相當於4-5頭成年白犀牛的總體重,可見現存最大動物不是浪得虛名的。不過,你可能不會想到,即使在大象的隊伍中也有「冒牌貨」,它們的體型很小,甚至不如一匹成年的馬大。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些「袖珍」象。
現存最小的大象
嚴格意義上說,現存最小的大象有兩種:侏儒象和小姐象。首先是侏儒象,侏儒象是亞洲象屬下的物種,與亞洲象屬於近親,由於它在野生環境下僅在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的婆羅洲島上有分布,因此又被稱為婆羅洲侏儒象。
侏儒象的來歷到目前為止仍是個謎,因為在婆羅洲島上,沒有發現過超過300年的象骨,這也就意味著侏儒象是在近代到達了這個島上,而且大象想要去這個島上,唯一的方式就是遊過去,雖然大象會遊泳,但是想要從周圍的上百公裡外的島上集體遊過去,顯然是不可能的。
國外有報導稱,這些大象可能是在18世紀被菲律賓的統治者運到婆羅洲島上,不過這個說法的可信度很低,因為沒有動機。
由於婆羅洲島上沒有大型食肉動物可以對大象形成威脅,因此,這裡的大象體型要比其他的大象小很多。成年的侏儒象體重平均在2噸左右,體長在3米左右,從體型數據上看,它比亞洲象都要小接近一倍。
因此,婆羅洲侏儒象成為了現存象屬下最小的大象。
小姐象。這個名字許多小夥伴應該感到比較陌生,這是因為小姐象目前不在亞洲象屬和非洲象屬下,它最早是科學家於2008年在非洲剛果森林中意外發現的一種「象」。從體型上看,它與現在的家貓差不多大,外觀長得有點是老鼠,體重平均僅有700克左右。所以起初,科學家認為它是一個全新的物種,不過在後來的基因比對中,科學家發現它與非洲象的基因非常的相似,再加上它有著與大象一樣的鼻子,因此,它才有了小姐象這個奇葩的名字。
除了外觀不太符合大象的形象外,這種「小象」主要以昆蟲為食,與大象的食性也截然不同。不過,既然與大象的親緣關係最為接近,因此,它也算是現存最小的「象」了。
已滅絕的最小的象
大象是長鼻目下唯一的物種,從發現的化石看,最早的長鼻目動物出現在距今約4700萬年前,它就是始祖象。這是一種與現存的大象完全不同的動物,它沒有長長的鼻子,而且主要的習性與河馬相似,並且科學家根據其基因與現存大象相差甚遠。因此,始祖象並不是大象的祖先。到了距今約3600萬年前,漸新象的出現才開始了大象的正式演化,因為無論從外觀上看(已經有了象鼻)還是從基因上看,它與現代大象都是比較接近的。
之後,從恐象到嵌齒象再到劍稜象、猛獁象,最後到古菱齒象,古代的大象落幕,現代的大象崛起。在整個的演化史中,長鼻目的體型都非常的大,尤其是現代大象最近的祖先古菱齒象,它甚至是史上最大的象。
不過,在晚更新世,有一種象,它與史上任何時期的大象都有著極大的體型差,它就是肩高僅有90公分、體重平均在240公斤左右的歐洲矮象。歐洲矮象的骨骼遺骸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和地中海中部的島國馬爾他共和國被發現,它們的基因與現存的亞洲象非常的接近,因此,目前歐洲矮象在亞洲象屬下。
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歐洲矮象的祖先可能是冰河時期的象類,它們在這些地區還沒有被大海隔開之前來到這裡,但是隨著晚更新世的海面上升,它們被徹底地留在了這裡。由於它的棲息地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這裡夏季乾燥少雨且炎熱,此時島上的可食植物變少,為了適應這種環境,歐洲矮象的體型開始變小。當然,歐洲矮象的體型變小,除了食物因素,還有缺少天敵的因素。
總結
從長鼻目的整個演化史看,最小的大象就是小姐象了,不過,它是否屬於象屬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而已被確認的物種中,最小的大象是歐洲矮象,現存最小的大象是婆羅洲侏儒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