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小的物質是什麼?有多小?

2020-10-10 o比鄰o小K

宇宙最小的物質是什麼?這個曠日持久的問題,其答案伴隨人類科學發展而不斷進化。人們曾一度認為我們肉眼能見到的沙粒是最小的物質。原子的發現被一度認為是不可分割的,直到它被分裂,發現原子內部分為質子,中子和電子。同樣,這三種粒子似乎也被認為是最基本的粒子。但之後科學家發現質子和中子是由三種夸克組成。一位名叫 Andy Parker 的物理學家說:「現在我們不能找到任何證據證明夸克中內部還存在其他物質。我們是否已經找到了事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

即使夸克和電子是不能再被分裂的,科學家們還是不能確定它們是否是存在於世界最小的物質,或者宇宙中還有更小的物質存在,Parker 說。

Parker 是一位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高能粒子物理學教授,最近在英國 BBC 兩個頻道主持了一個特別節目——「限度:宇宙有多小?」。

線或點?
在試驗中,很小的,極小的粒子如夸克和電子似乎是一個沒有多餘空間布局的單獨的點。但是點狀物體使得物體組成的規律變得複雜,因為你可以得到一個點無限接近,作用於它的力量又可以變的無限大——科學家們恨無窮大。

超眩定理可以解決這個難題,這個理論假定所有的粒子都不是點狀而是一串串小的環狀。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無限接近一個圓環,因為它總是比較接近一個較另一個而言。這個「圓孔」的出現解決了一些無限大的問題。這個觀點吸引了物理學家。但是沒有科學家能做出實驗來證明超眩定理是錯誤的。

另一個解決這個點問題的方式,說空間本身是不連續的和平滑的,但實際上是由離散的像素或者顆粒,有時也稱為空間—時間的泡沫。假如是這樣,2個粒子就不能無限的相互接近,因為它們總是被分擱在空間的最小的一個顆粒單位尺寸裡。

奇點
另一個競爭理論標題為宇宙中最小的物質是黑洞中心的奇點。當物質被濃縮在一個足夠小的空間時候轉變為重力,導致物質不斷向內外靠攏,最終凝聚形成一個無限大密度的單點而形成了黑洞。至少,這是根據現有物理學定律得出的。

但是大多數專家認為黑洞的密度不是無限大的。他們認為,這種無限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種統治物理學理論的內在衝突的結果。當能量子引力學理論能用公式表達,那麼黑洞的真實性質將被揭示。

「我的猜測是,黑洞奇點是比夸克更小了很多,但我不相信他們的密度無窮大,」Parker 告訴 LiveScience。「最有可能的,他們甚至是數百萬億次甚至更多的比小於見過這麼遠的距離,我們的」。

這將使奇點在大小上基本等於超弦,如果它們存在的話。

普朗克長度
超弦,奇點,甚至宇宙的顆粒都可以用普朗克長度來表示其大小。

一個普朗克長度是1.6×10-35米(16前面加上34個零和小數點)-一個不可思議的量度單位能將物理學各方面聯繫起來。

普朗克長度遠小於任何儀器能測量刻度,除此之外,它還被認為是代表可測量長度最短的理論極限距離。據不確定性原理,還沒有儀器能夠測量更小的東西,因為在這個範圍內,宇宙是概率性的和不確定的。

這一刻度也被認為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劃界線。

也許宇宙中所有最小的東西是差不等於普朗克長度。

相關焦點

  • 宇宙有多小?一張紙切58次,就能得到物質的最小單位?
    什麼是宇宙間物質的最小單位?古時候人們以為所有物質都由最微小的塵埃組成,後來科學家又提出原子論。隨著人類對微觀世界認識的深入,發現原子核裡面還有質子和中子,而組成它們的夸克才是物質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夸克有多小?也許很難直觀地感受到。
  • 宇宙中最小的星系蘊藏著最多暗物質
    但如果我們看向更小的物體呢? 除卻坐擁上百億顆恆星的大型螺旋星系,宇宙中的小不點們是怎麼運轉的?在有些情況下,這個比例是20:1;而在更極端的情況下(星系質量更小時),暗物質和正常物質的比例可達上百比一。宇宙中所知的最小星系其實是銀河系的小衛星——例如Segue 1和Segue 3。他們只有幾百顆恆星,繞著共同質心旋轉的速度比地球繞日還慢:僅為15千米/秒。
  • 宇宙中最小的物質是什麼?它有怎樣的特點?它還能繼續分下去嗎?
    如果拿一個日常的物品,比如一個咖啡杯,你把它切成兩半,然後再切成一半,之後繼續切,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你會一直繼續下去嗎?你會不會找到一套不可以被分割的「積木塊」,萬事萬物都可由其組成?物理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後者——物質是由基礎的粒子組成,這些粒子是宇宙裡最微小的東西。這些粒子在被稱為「標準模型的理論下互相作用。
  • 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是什麼?
    這些原子並不完全一樣,但不可再分,是構成事物的最小單位。這些原子沒有內部實質,他認為原子是一種「存在」,虛空是一種「非存在」,非存在不等於不存在,存在和非存在都是實在的。這些閃光的思想出現在上古年代是難能可貴的。他的觀點被近代的道爾頓發展成了近代原子論。他的缺點就是認為原子不可分。
  • 放大一百萬億億億倍去看宇宙最小的暗物質暈
    延展閱讀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千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根據現代宇宙學模型,宇宙中約85%的物質成分是暗物質,它的物質屬性和組成恆星、行星以及我們人類世界的普通物質截然不同。
  • 宇宙可能只是個幻覺?宇宙的最小構成是什麼,無解的奧秘
    就算超弦理論是正確的,超弦理論本身,也沒有解釋這些弦是由什麼構成的,只是說弦是宇宙物質的基本構成單位。弦那麼到這裡,我們又回到了問題的原點:物質的最小組成究竟是什麼而且超弦理論目前或者之後只能在數學領域展現,而不能被直接驗證,因為我們探測物體的尺度最小為普朗克尺度,這是物理定律所決定的,就算有小於普朗克尺度的物質,我們也永遠不可能直接觀測到。可以舉個類比,目前的電腦程式不可能突破0和1的限制,這是計算機的物理結構所限制的,如果讓目前的計算機直接理解3,那它是不可能做到的。
  • 宇宙中有比電子更小的物質存在嗎?
    宇宙中當然有比電子更小的物質存在,目前我們已知在宇宙空間中,除了電子之外,還有中微子和光子都屬於最小的粒子。理論上黑洞的中心奇點也極小,未來人類或許還會發現其它比電子小的微觀物質,比如某些暗物質;還有可能,以後的科學家會發現原來場(磁場、電場和引力場)也是一種更小的物質。
  • 宇宙間體積最小的東西,卻是宇宙的主宰者,無人知道裡面是什麼
    變成白矮星的恆星一般質量都比較小,而大概相當於1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會變成中子星,超過3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則會變成黑洞,如今人類已經發現了很多白矮星和中子星,它們都是由於強大的引力把物質微觀層面的空間擠壓出來而形成的,所以它們都是體積很小,但物質密度很高,一立方釐米白矮星物質會有一千噸,而一立方釐米中子星則會有十億噸。
  • 宇宙中存在最小的物質嗎?會是什麼樣的形態?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會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而有所變化,在20世紀初,人類一度認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質,它在希臘語中的意思也是「不可分割」的。
  • 宇宙中最小的黑洞有多大?真實大小無法估計,比你想的要小得多
    宇宙中的黑洞有無數個,散布在宇宙各處,而人類所能觀察到的黑洞,只不過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目前人類說觀測到的最大的黑洞名為SDSS J140821.67+025733.2,質量達到了太陽的1960億倍,是之前人類所記錄最大黑洞的6倍。這次的發現更是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黑洞可以很大,同樣黑洞也可以很小。
  • 宇宙裡最小的暗物質暈長什麼樣?放大一百萬億億億倍看看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千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根據現代宇宙學模型,宇宙中約85%的物質成分是暗物質,它的物質屬性和組成恆星、行星以及我們人類世界的普通物質截然不同。暗物質受引力塌縮,形成的結構體被稱為暗暈。
  • 宇宙裡最小的暗物質暈長什麼樣?放大一百萬億億億倍看看
    &nbsp&nbsp&nbsp&nbsp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千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根據現代宇宙學模型,宇宙中約85%的物質成分是暗物質,它的物質屬性和組成恆星、行星以及我們人類世界的普通物質截然不同。暗物質受引力塌縮,形成的結構體被稱為暗暈。
  • 擁有著千億顆星球的宇宙,最小的恆星有多小?最大的有多大?
    擁有著千億顆星球的宇宙,最小的恆星有多小?最大的有多大?宇宙浩瀚無垠,宇宙中的星球數不勝數,光是銀河系中的星球就有數千億顆,人類探索宇宙的視野有限,我們能夠看到的宇宙不及其萬分之一,但是哪怕是這麼一點比例也夠我們觀察很久了。
  • 宇宙誕生的奇點比原子還小,物質多到化作萬億星系,奧秘在哪裡
    宇宙大爆炸如今已經成為科學界廣泛公認的宇宙起源學說,該學說雖然極具科學性,但是說起來卻比神話還神奇,以至於至今仍然有太多的人無法接受這種學說。宇宙大爆炸學說認為我們如今的宇宙起源於極小的一個點,這個點甚至比原子還小,它於近138億年前發生了爆炸,體積開始迅速膨脹,如今它的可觀測體積已經達到了直徑930億光年的規模。可是我們想一想,一滴水中就有10億億個水分子,比宇宙中的星係數量還多,而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組成的,那麼一滴水中就有30億億個原子世界,想一想海洋中得有多少滴水?
  • 宇宙很大而奇點很小,小點如何變為宇宙?奇點到底有多小?
    宇宙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在這裡的,也並不是恆存永續的。包括宇宙本身在內,沒有什麼是恆存永續的,所以宇宙也有一個開始,未來也會有一個結束。宇宙開始於何處?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由於某種平衡被打破,奇點爆炸了,一瞬之間,物質、能量、時間和空間噴湧而出,宇宙誕生了,在之後漫長的歲月中,宇宙不斷膨脹,越來越大,物質不斷凝聚,天體、星系逐步誕生,才有了今時今日我們所見的宇宙。宇宙很大很大,可觀測宇宙的半徑達到了465億光年,那麼產生如此巨大宇宙的奇點有多大呢?很小很小。奇點很小,目前關於奇點大小的推論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
  • 宇宙是奇點爆炸行成,奇點是無限小,它能裝下宇宙中所有物質?
    在天文科學家觀測宇宙的同時,發現宇宙還在無限膨脹,而且它膨脹的速度超過了光速。這是什麼概念,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知道宇宙膨脹的原因是因為有大能量促使它像外膨脹,我們稱之為暗物質,那麼它膨脹最初,又一個爆炸的源頭,我們稱之為奇點。奇點?從字面上理解,無非就是一個奇怪的點,它有多奇怪呢?為什麼宇宙大爆炸所有的物質都能裝在這個奇點中呢?
  • 最小的粒子是什麼,既然那麼執著物質存在,就把它找出來
    到底有沒有最小的粒子?這個話題是科學界非常熱衷的,當下的科技水平,真正的從實驗室得出結果是不可能了,還沒有那麼厲害,只能從數學推理上進行一番扯皮爭論。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曾經認為物質、時間、空間這些東西是可以無限分割的。《莊子·天下》中這樣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 宇宙的本質是振動嗎?世界上最小的物質,1分鐘了解弦理論
    過去,在微觀領域,我們認為構成物質最基礎的單位就是原子了。這就是一種簡單的美,只需要原子就能構造整個世界。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基本粒子的發現,這一簡單美被破壞了。自原子對撞機和粒子加速器問世以來,如今已發現數以百計的亞原子粒子,如:中微子、夸克、介子、輕子、強子、W玻色子等等。
  • 宇宙像素化——我們的宇宙是否具有最小距離
    我們的宇宙是否有最小距離或者基本的解析度?現實世界是不是像素化的?這時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讓我們花點時間思考一下現實世界可以被像素化的想法有多奇怪。通過量子力學,我們不能精確地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那是因為,量子力學所研究的對象是有隨機性的。
  • 宇宙最初的「奇點」有多大?與目前最小的粒子夸克相比,誰更小
    一,體積上的比較夸克夸克是組成質子中子的基本粒子,是物質構成的最小粒子不管怎麼說,它是強子的組成成份,這一點沒錯,是成份就有體積大小,無論能不能單獨存在。宇宙大爆炸的「奇點」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大(體積無限小)和熵值無限趨向於0的點。體積無限小意味著比任意小(體積)的物質都要小。量子力學上認為比普朗克長度(1.6x10^-35米)都「小」,而人們通常認為沒有比普朗克長度還小的長度。所以可以認為奇點沒有體積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