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恆星度過了它的晚年,通常會成為這三種天體,即: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這三種天體都是物質極為緻密的,其中白矮星是簡併態物質,中子星就像個原子核,那麼黑洞中是什麼呢?
變成白矮星的恆星一般質量都比較小,而大概相當於1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會變成中子星,超過3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則會變成黑洞,如今人類已經發現了很多白矮星和中子星,它們都是由於強大的引力把物質微觀層面的空間擠壓出來而形成的,所以它們都是體積很小,但物質密度很高,一立方釐米白矮星物質會有一千噸,而一立方釐米中子星則會有十億噸。
白矮星體積一般像地球這麼大,但質量卻和太陽差不多,而中子星的體積不過二三十公裡,可以說比地球要小得多,但是中子星的質量卻幾乎都比太陽大,有的甚至可能比太陽大出十幾倍。
有人說中子星就像一個巨大的原子核,這是一種形象的比喻,因為它是由大質量恆星超新星爆發的時候擠壓形成的,它把所有的原子擠成了一坨,包括原子的中子、質子和電子,並且質子和電子被擠到了一起,正負電性抵消,基本成為了中子,所以它是處於中子簡併態,也可以稱它是一個和中子性質很相近的巨大原子核。
那麼黑洞呢?它卻是比中子星密度更高一級的天體,雖然目前人類也通過天文觀測感知到了一些黑洞的存在,但是人們對白矮星和中子星的了解要比黑洞多一些,這是因為黑洞是無法探測它的內部結構的,所以黑洞裡面到底是一種什麼情況?所有的說法還都是推論或者說猜測。
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黑洞中的物質基本都轉化成了能量,並且比中子星更加緻密,即使把我們的地球壓成一個黑洞,它的體積也不過是1.8立方釐米,所以黑洞的緻密程度已經不只是深入到擠壓原子的份上了,它幾乎是把物質壓到了最小的形態,甚至有人認為黑洞很可能把物質直接壓到了中微子的層面上,或者說夸克的層面上。
其實,關於黑洞之中還是不是物質,沒有人說得清楚,因為不少科學家認為黑洞已經把物質轉化成了能量,裡面的東西幾乎不以物質狀態存在,但它仍然是有著巨大質量的,雖然黑洞看上去比中子星更小,但質量卻比中子星更大,是宇宙間同質量天體中,相對體積最小的天體。而且黑洞的引力也更強大,連光經過它附近的時候也會被它吸進去,正因為有著強大的引力,所以黑洞基本上是宇宙中無所不吸的存在,而超大質量黑洞也都是星系和類星體的統治者,甚至有科學家認為,黑洞就是這個宇宙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