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1.38萬株巨柏野外回歸

2020-09-03 人民網

日前,西藏自治區在林芝市朗縣啟動了巨柏野外回歸種群恢復工程,通過人工培育的方式,將13800株巨柏引入到適合它生長的150畝自然環境中。此舉是為了科學進行引種和人工種植,不斷壯大巨柏野外種群數量、提高自然更新和繁育能力。此次回歸的巨柏有3年生、5年生、7年生等不同苗齡,將有效增加巨柏野外種群數量。

據了解,巨柏是西藏林芝特有的珍稀孑遺物種,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稱,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自然平衡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巨柏在西藏林芝的野外種群分散且數量較少,僅分布於朗縣、米林縣等雅魯藏布江沿岸的狹窄區域,在巴宜區和波密縣易貢鄉有零星分布,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

近年來,林芝市已累計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開展巨柏資源調查、監測和救護工作,設立了巨柏種群重點保護點3個,人工繁育巨柏苗木50000株。截至目前,種群恢復工程已完成苗木栽植8500餘株,配套建設圍欄3400米和1座水池,安裝牽水管3500多米。

相關焦點

  • 野生植物保護|西藏:1.38萬株巨柏回歸野外
    本號訊(8月28日)近日小編獲悉,西藏自治區在林芝市朗縣啟動了巨柏野外回歸種群恢復工程,通過人工培育的方式,將13800株巨柏引入到適合它生長的150畝自然環境中。此舉是為了科學進行引種和人工種植,不斷壯大巨柏野外種群數量、提高自然更新和繁育能力。此次回歸的巨柏有3年生、5年生、7年生等不同苗齡,將有效增加巨柏野外種群數量。
  • 500株「峨眉聖花」成功回歸野外 曾一度被疑已滅絕
    經過車載、騾運、人背,選地、挖坑、栽種……160株世界極危植物峨眉擬單性木蘭「安家」在森林。至此,在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努力下,這種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的植物在峨眉山野外回歸的數量突破了500株。
  • 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有的僅存一株,該好好保護它們了
    普陀鵝耳櫪現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家亞組合保護植物,僅存一株,位於普陀山風景保護區內。普陀鵝耳櫪已經成為遊客遊覽普陀寺的重點。值得高興的是,杭州植物園已經試種成功,相信不久的將來普陀鵝耳櫪就能夠被大量種植了。第二種:中國蕨。中國蕨屬於中國蕨科的一個小品種,僅產於我國的雲南西部和四川的西南部,常年生長在裸露的乾旱巖石上,在假山石中也發現過。
  • 三峽植物園推進植物野外回歸 助珍稀物種擺脫滅絕危機
    記者23日從三峽植物園獲悉,隨著科技人員將精心培育的1000株巴東木蓮進行野外回歸栽植,三峽植物園巴東木蓮野外回歸數量已突破2000株,這將對該物種擺脫滅絕危機起到促進作用。三峽植物園位於湖北省宜昌市,是三峽地區的植物科學研究機構。
  • 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首次踏上野外回歸之路
    9月27日,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野外回歸活動在樂清市雁蕩山林場舉行,樂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及浙南(溫州)林業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讓100株人工繁育的蛛網萼幼苗首次順利回歸野外。樂清雁蕩山自發現蛛網萼分布以來,為有效保護該珍稀瀕危物種,緩解瀕危狀態,樂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浙南林業科學研究院,實施浙江省林業發展和資源保護專項任務——蛛網萼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攻關,開展種質資源分布調查收集、生物生態學特性觀測、原生境保護、生境恢復和改善、繁育技術、野外回歸等研究,設立了原生境保護點,建立了蛛網萼種質資源異地保護和繁育圃,通過扦插、播種等技術成功繁育種苗612株
  • 中國西藏蘭科一新種——墨脫角盤蘭
    在2014-2017年野外工作中,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金效華團隊在西藏墨脫髮現一新種,根據發現地點,命名為墨脫角盤蘭。墨脫角盤蘭植株墨脫角盤蘭株高10-15cm,塊莖球形\肉質; 莖直立、無毛, 基部具2枚筒狀鞘,其上具1枚較大的葉;葉長橢圓形,先端急尖,基部收縮成抱莖的鞘。
  • 85株「中國最美古樹」出爐 成都這株千年古樹入選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唐古鄉唐古村50050321最美巨柏Cupressus gigantea Cheng et L.Fu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巴吉村32331480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林芝鎮幫納村16001300
  • 四姑娘山發現數千株獨葉草 屬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
    近期,四川省相關專家在四姑娘山進行野外調查時,發現一處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種群分布四姑娘山景區管理局科研處處長楊晗介紹,本次發現獨葉草的區域,位於四姑娘山自然保護區雙橋溝紅杉-雲杉混交林中,海拔3700餘米,其種群分布面積近200平方米,種群數量達數千株。專家表示,這種起源於6700萬年前的珍稀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近乎苛刻,被認為是優異生態環境的「天然指示器」,在四姑娘山發現獨葉草的種群分布,也標誌著四姑娘山的生態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