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登月
1961年,時任美國總統的甘迺迪提出了要在10年內,把美國的太空人送上月球,當然,這段講話,在當時很多人看來就是天方夜譚嘛,再加上1967年美國阿波羅計劃的1號飛船土星五號發生了嚴重的事故,就直接導致了美國的登月計劃延後了18個月,但是,令人疑惑的是,1969年7月,阿波羅計劃就忽然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壯舉,更讓人費解的是,從人類第一次登月到最後一次登月,美國付出了上百億美元的代價,具體有多貴呢,據傳啊,每一艘阿波羅飛船的製造成本,就相當於同等質量金子的15倍,相當於每一位美國公民每年就要為阿波羅工程支付400美元的費用,但是,付出了如此巨大的投入,為什麼阿波羅17號就匆匆的就結束了最後一次登月任務,接著美國政府就向全世界宣布中止阿波羅計劃了呢。還有有消息就說,美國當時登月使用的登月火箭的功率巨大無比,遠遠超過現在製造出來的太空梭,但是他們卻棄而不用,甚至到現在連相關的圖紙都找不到了,而且每一位登月的當事人也都多年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這些反常的現象就讓不少人對美國的登月提出了很多質疑。甚至還有人自費出了一本叫做《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書,那麼美國登月到底是不是一場驚天騙局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美國登月存在的那些疑點:
疑點1:腳印
登月腳印
這張代表人類一大步的照片你應該也看過吧?關於這張腳印呢,現在最主要的疑點有兩個,第一點呢是,阿波羅11號登月的時間是月球的白天,而月球表面白天的溫度高達121度,但是70的年代膠捲在66度就會失效,那麼這張層次分明,焦點清晰的照片又是怎麼拍出來的呢?其實,這臺相機並不是普通的相機,而是「哈蘇」牌的月球航空專用的相機,他的膠捲跟相機是可分離設計的,前幾年拍賣了一臺月球相機,成交價七萬五千美元!有疑惑的可以去查一下。
那關於這張照片的第二個疑點呢就是去過沙漠的人都知道,我們要想在一片乾燥的沙灘或者是荒漠上留下這麼一張清晰的腳印明顯是不可能的,但為什麼太空人能在比地球上的戈壁荒漠還要乾燥100萬倍的月球上留下這麼清晰的腳印呢?這其實是和月球上月壤的顆粒性質有關的,如果我們把月球的土壤放在顯微鏡下來觀察會發現,月球上的土壤和地球上的土壤是完全不一樣的,地球上的土壤因為常年受風沙,水流這些外力打磨,所以他們在顯微鏡下也都是相對圓潤類似於鵝卵石的形態的,
月球的土壤稜角分明
這個呢就導致了在乾燥的地方是沒有辦法留下腳印的,而月球上並沒有地球上的風沙和水流,所以月球上的土壤都是由隕石或者小行星不斷地撞擊而形成的,所以他們在顯微鏡下的狀態是菱角分明的,那腳印自然也就更容易成型了。
疑點2:美國國旗
迎風招展的國旗
那麼第二個疑點呢也是陰謀論者很有說服力的證據,大家都知道,月球表面是超高真空的一個狀態,但是從阿波羅11號登月的視頻中我們發現啊, 他們插上去的這面美國國旗居然是迎風招展的,這就很不符合常理了,因為如果要迎風招展必須要有風,要有風的話那麼就必須要有空氣的流動才行。所以,這就是阿波羅11號登月是在攝影棚裡擺拍的最好證明。
這點呢美國航空航天局工作人員就解釋說,首先,這面國旗的旗柄是由韌性很強的材料製作而成的;其次呢,因為纖維或者尼龍在月球白晝的溫度下會很快的碳化,所以這面國旗的材料並不是普通的材質,而是某種特殊的塑料,所以,當太空人在把7字形的國旗打開的時候就出現了一些褶皺
特殊材質的國旗
加之在把國旗插入地表的時候,需要用力,而長條形的物體在受力以後就會產生晃動,再加上月球上又沒有空氣摩擦,也就沒有了阻力,所以就形成了國旗不斷地搖擺迎風招展的視覺效果。
疑點3:影子
按照常理來說,太陽是月亮唯一的光源,那麼理所當然的,阿波羅11號登月時所拍攝的照片中所有物體的影子應該都是平行的,但是呢,無論是視頻還是圖片中,我們看到的都有朝各個方向指向的影子,這明顯違背了我們的生活常識。我們以這張照片為例,
照片一
照片的前面呢,是兩塊月球巖石,他們的光源應該是來自於左後方45度,而後面的登月艙的影子的光源則是來自於正左邊。另外,還有這一張,
照片二
太空人在插國旗的照片中,他們的影子不但不平行,而且兩名身高只差3cm的太空人的影子長度也相差很大。所以,質疑者就推測說,照片的拍攝現場應該有多個光源才會導致照片出現這樣奇怪的情況。
事實上,關於光源的問題,國外有人為了證明這一點,專門有人在攝影棚裡模擬了一個登月場景,然後用一個光源就拍攝出了同樣的照片。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月球的地表並不是陰謀論所認為的是平坦的地形,而是高低不平的,而這高低起伏的地形就是造成影子角度不同的主要原因。至於第二照片中兩人影長不同的原因呢,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他們當中一個人是在微微的彎腰身體前傾地把國旗插進土裡,而另外一個人的身體形態則是站立著扶著國旗的,所以,他們影子的長度明顯不會和他們的真實身高成比例。這就是導致兩個身高相差不大的人的影子出現差別的原因。
疑點4:星空
月亮上的星空
看了這張照片你是不是也覺得,美國公布的這張照片和我們想像中的宇宙並不一樣?為什麼呢?在沒有大氣層阻擋的月球上看星星不是應該更清晰更耀眼才對嗎?但是為什麼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的照片中我們就看不見一顆星星呢?質疑者就認為呢,因為這些照片就是在好萊塢的攝影棚裡拍攝的,美國宇航局根本沒有辦法模擬出數以萬計的星星的準確位置。所以乾脆就直接弄了一張黑色的背景。
那麼真想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是因為阿波羅11號的登月時間是月球的白天,也就是被太陽直射的,我們都會有這種感覺,就是你晚上關了燈睡覺的時候在床上玩手機,手機的光線稍微亮一點,那除了手機屏幕,我們根本看不見任何的東西。理論上來說呢,這款登月專用的哈蘇相機的ISO其實可以迫衝到很高的數值從而拍攝到星星,但是我們也看到了,阿波羅號上所有的照片裡太空人和太空飛行器還有月面是非常清晰的(沒有拖影) 所以可以說明當時拍攝的時候快門速度是比較高的,畢竟為了保證高質量影像資料,所以對於拍攝星空的曝光量理所應當的會不足。然後呢咱們國家的玉兔月球車登錄月球以後,在差不多的環境下也拍了一張照片,確實是看不見星星的,所以這一個疑點呢可以說已經被解開了。
玉兔號登月車
疑點5:月球車
月球車
前面我們也聊到過阿波羅的月球探月車,是集結了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製作而成的,但是有人就說,月球車的造假痕跡相當明顯,為什麼呢?因為月球車的輪胎居然是橡膠材料,而前面我們也提到過了,月球表面白天127攝氏度,晚上零下183攝氏度,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中,用橡膠製作的充氣輪胎不但沒有爆炸還能夠穩定的運行,絕對不可能的。更奇怪的是,除了阿波羅登月時用的月球車是這種輪胎以外,以後登上月球的登月車都不敢用這種號稱輕便、性能優異的橡膠橡膠輪胎,而只能使用合金製作的輪輪胎了。
月球車車輪
其實呢,當時美國登月時候的月球車輪胎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像是橡膠材質,仔細看看你會發現,四個輪子並不是用實心橡膠輪胎,而是用某種金屬線編制而成的金屬網輪胎。
疑點6:返回艙沒有火焰
除了上面說的那幾點,有人認為,登月艙在離開月球時的畫面也是疑點重重,我們都知道啊,當火箭發射升空時,為了逃離地球的引力都需要各種燃料來助推宇宙飛船,而這些燃料的燃燒呢,就會產生火焰。但是在阿波羅11號返回艙從月球返回地球時,我們是看不到一點火焰的,這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登月艙執行完任務以後,就自己飄上來了,這點也是很多人質疑美國登月造假的原因。但是有人就說,美國登月返回艙所使用的燃料和火箭發射時所使用的材料並不一樣,返回艙使用的燃料是四氧化二碳和二甲基肼,而這種化學物在產生推力的時候確實是沒有顏色的。
疑點7:月巖
月球巖石
還有傳聞說當時美國大使曾經把一塊所謂的第一次登月獲得的石頭當做禮物送給了荷蘭的大使,這塊石頭後來被捐到了荷蘭的博物館裡,並且荷蘭博物館把這塊石頭當做一個寶,還給這塊石頭買了高額的保險,直到後來為了平息各個方面對於這塊石頭的質疑,荷蘭博物館才把這塊石頭拿出來給專家鑑定,鑑定得出的結果是,這塊石頭不過是一塊木化石而已。對於這個問題呢,如果有心的話可以查一下當時美國贈禮名單,這個博物館並不在捐贈的名單裡面,並且,我們找了大量的資料,相關的博物館也並沒有發表過相關的資料。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雖至今還有很多人認為登月就是一場騙局,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登月造假其實比真正登月都還要困難。因為登月只要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就行了。而造假的話,你怎麼讓那麼多人幾十年都守口如瓶呢,最重要的是,當時蘇聯還在一邊盯著,你要是造假的技術細節不對,人家蘇聯馬上就能戳穿你。但是,其實我個人認為,美國雖然實實在在的登陸過月球,但是他們公布的某些照片很有可能在細節上做了一些修改,因為站在他們的角度,花了這麼之多的時間和精力換回的珍貴資料,沒有理由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別人,畢竟,在太空領域的探索和競爭也是從未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