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村發現「鐵罩」四合院,磚雕照壁有人出價60萬,不賣

2020-12-05 黃河鄉土故事

近日攝影師一行人在山西省晉南一個農村採風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明清風格的四合院子,當時因為主人不在家所以同行的影友就用無人機飛上空中俯拍了這個院子,不想卻意外的發現四合院子上邊罩著一層鐵網,這個神秘的建築形式引起了我們極大地興趣。

當地的影友聯繫到了房子的主人,我們走進了這個叫做「鐵罩院」的古民居。大門外的土牆壁看上去有點斑駁,但是門樓很是氣派,上邊的磚雕圖案精美,門楣上雕刻著「翰墨香」,整個門樓的建築裝潢上可以看到往日主人的富有和輝煌。

圖片上這兩位就是這家古院落的主人,他們是一對叔伯兄弟,左邊的是弟弟叫做崔喜龍,右邊的是他的堂兄崔水龍,崔喜龍自己還有個哥哥,小時後一大家人10多口人都生活在這裡,聽爺爺說這個院子是爺爺的爺爺建造的,後來家裡人口多了,分了家大家都搬出去住了,這裡的老院子現在屬於自己這輩人3兄弟共同所有。

老崔說當年祖上在北京做生意,發財後興建了這個大宅院子,四合院子上的鐵罩是為了防盜賊的安全設施,聽老人們講舊社會農村的有錢人經常受到土匪和盜賊的襲擾,所以就發明了這個「鐵罩」,土匪和盜賊就不能從天而降,他們面對「鐵罩」也是無從下手。

這個磚雕的照壁牆畫足足有3米多高,老崔說上個世紀90年代很多外地人都來想買院子,他們看上的就是這塊磚雕照壁,曾經有個河南人出價60萬元說是買院子,後來聽人講他只要磚雕的照壁。因為院子是祖山所傳所以自己弟兄三個都不想賣。

「鐵罩」四周牢牢地固定在木椽頭上邊,非常的結實。「鐵罩」其實就是個鐵條做成的鐵網,據老崔講以前上邊掛著8個鈴鐺,現在僅存2個了,如果受到外力,鐵鈴鐺就會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這樣起到類似現在「警報」作用。

圖為掛在「鐵罩」上的一個鐵鈴鐺。

崔喜龍說現在的老院子夏天還住著自己的老母親,她今年已經88歲了,一直住在老院子裡不願意動地方,夏季這個老宅子房高空間大非常涼爽,冬季有點寒冷,所以冬天就把母親接到自己家裡居住。

崔水龍今年已經60多歲了,他看到攝影師便從房子裡抱出一個磚雕的獅子讓大家拍照,他說這個原來在門樓上邊,以前被盜走一個,這個他保存在家裡。為了防住再次被盜,他每天都要來老宅子轉轉巡邏。

這是「鐵罩」院子通往後院的後門通道。

圖為「鐵罩院」東廂房。

圖為照壁下邊的「梅蘭竹菊」磚雕圖案,看上去非常精美。

這是門樓外側的「遮雨牆」,上邊造型很講究,兩個通氣孔也是磚雕做的造型。

從巷道裡遠觀「鐵罩院」,一位農村大媽趕著羊群經過。【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相關焦點

  • 山西農村古民居發現罕見的花體字裝飾,來看看到底長啥樣
    太義掌村因為距離著名的鐵貨貿易集散地上黨區蔭城鎮非常近,自身也有豐富的煤鐵資源,所以,在明清之際,依託煤鐵資源的豐富,發展成了一個富裕的商貿古村。並且建築構件雕飾精美,比如墀頭、門樓、門墩石、門匾、壓窗石、過梁石、懸魚等,不是磚雕就是石雕,圖案精美,活靈活現。說到這裡要插一句,前面的文章有本地讀者看了說,磚瓦四合樓院有什麼稀奇,長治縣、陽城縣的古村多得是,算不上什麼富裕戶。此言差矣!
  • 小夥玩空手套白狼,不養一隻雞,卻靠「賣雞」一年掙60萬,絕了
    小夥玩空手套白狼,不養一隻雞,卻靠「賣雞」一年掙60萬,絕了 伴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越來越高了,在滿足基本的吃飽穿暖的需求之後,人們對於「吃」是越來越會享受了,有的人在節日假日,不用休息,可以自駕遊去到幾百公裡外的地區遊玩,然後目的只是為了品嘗一下當地的土雞?
  • 商丘磚雕藝人潘明生:堅守傳承手工製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海峰 實習生 朱雷通 如今傳統磚雕手藝受到機械化衝擊,但商丘磚雕藝人潘明生仍堅守傳承手工製作,堅持手工刻制四合院,樓臺寺廟等古建築。現在磚雕不像過去,家家蓋房都請磚雕匠來刻制裝點住宅,而現在很多防古建築都是成品定製的了。
  • 家中藍貓生了一窩小奶貓,其中一隻有人出價5000元,網友不賣……
    家中藍貓生了一窩小奶貓,其中一隻有人出價5000元,網友不賣……如今家中養有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對於寵物的選擇也越來越廣泛,其中寵物貓咪的種類就有很多,而這兩年比較有名的就是藍貓,藍貓的價格比較昂貴,便宜的也有一千元左右,血統純正、比賽得過獎的藍貓
  • 農村大爺撿到珍貴的石頭,有人出價十萬,他拒賣後結果怎樣
    還真的有人上門想買這塊石頭,這個人出價十萬元,這個大爺高興壞了,原來這個石頭能這麼值錢,但是大爺非常沉穩,一口就回絕了,他覺得既然想買肯定會有人出更高的價格,這個石頭肯定會非常值錢,所以他對自己的做法非常滿意,覺得自己賺便宜了。後來未來鑑定這個石頭能值多少錢,他就去鑑寶的節目鑑定,看看是不是要比十萬還多很多,他就帶著這個像豬肉一樣的石頭去了。
  • 男子撿回3噸重的木頭製成木雕,如今有人出價212萬不捨得賣
    在越南,一名男子將偶然遇到的檀木雕成駿馬作品,如今別人出價7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12萬元)都不賣。據越南媒體11月4日報導,Tran Duc Thuan來自越南興安省,是一名木雕愛好者。6年前,他僱人從森林裡運回一截老檀木,又僱10名工匠連續工作6個月,將其雕刻成一群奔馳的駿馬。現有人出價7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12萬元)購買,但Thuan捨不得將其售出。
  • 一鐵膽石被估價1.8億 主人堅稱不賣[組圖]
    首屆萬石博覽會昨開幕,石頭的主人稱裡邊有黃金,給再多的錢也不賣.  「一塊石頭要賣上億?是不是真的喲?」聽說巨石這麼值錢,圍觀的市民都睜大了眼睛,一位好奇的女士連忙上前摸了一把,說:「好像很普通,看不出來嘛?」
  • 百年前的大戶人家,門樓上的磚雕十分精美,有一個字不認識是啥字
    門樓左右兩側的磚雕是山西傳統磚雕風格,兩邊的磚雕圖案對稱,只是上部的文字不同,分別雕刻的是右邊為《芝蘭契合》,左邊為《松柏同盟》,四周是蝙蝠和花邊。中間的大字不知道是壽還是囍攝影師才疏學淺,實在不敢斷言。從芝蘭契合、松柏同盟這八個字就覺得建造這個門樓的主人文化修為就不一般。
  • 農村有種蟲子堪比黃金,農民不打工回家捉蟲子,曾被出價200萬
    農村有種蟲子堪比黃金,農民不打工回家捉蟲子,最高曾被出價200萬生物多樣性給大千世界帶來了更多的色彩和樂趣,無論是什麼樣的生命都有它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說起動植物,人們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農村,因為城市地區大多都是高樓大廈,沒有多餘的空地發展綠植,而農村地區因為先天優勢,始終保持著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農村的一種蟲子,可別小瞧它,價格堪比黃金。就是因為這種蟲子的價格非常可觀,所以有許多農民甚至都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回家抓蟲子,還有買家願意出200萬的高價收購這種蟲子。
  • 村民養出一頭「長角牛」,牛角長度近1米,出價30萬主人也不賣!
    牛不僅能供及給人類食用,還能幫助農民耕種,在農村牛是見怪不怪的了,但美國的這頭牛就厲害了。 美國村民養了兩頭長角牛,其中一頭牛角非常的厚大而厚,讓人看了都擔心這頭牛是否會因牛角太重,而得頸椎病了,而另一頭長角牛,光是角的長度就接近了1米的程度,出價
  • 大理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從我家出門要經過一條巷子到達主街,巷子與我家院子的隔斷是一面高聳的白牆, 按照大理民居的建築構造來說,那堵白牆叫「照壁」,從我出生,照壁上題寫著「清白傳家」四個大字,從沒有改變。 小時候從照壁前走過,看到「清白傳家」的題字,不以為意,後來爸爸一字一字的教我讀,我也只覺得是個簡單的詞組罷了。
  • 7種名貴蘭花,第1種要價一億兩千萬,網友:能在北京買套四合院
    1,貴州龍貴州龍首次亮相於第28界中國蘭博會,雖然還沒開過花,但這並不影響愛蘭人對它的追捧。經蘭花專家評估,一盆貴州龍的市場價值可達一億兩千萬元,比北京王府井一套4室2廳4衛的四合院還要珍貴。套用蘭友的一句話,四合院有很多,但貴州龍全世界卻只有這麼一盆。
  • 山西農村集市上農民賣「人參」,價格便宜1元1斤,看看啥東西
    山西晉南農村的冬季集市上,經常能看到農民在賣一種象人參形狀的東西,他們說這個東西大補,有和人參一樣的功效,當地農民的方言把它稱作「曼切」,食用的時候用它和小米熬製湯,更是營養大補。這「曼切」在當地農村冬季食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它是農民餐桌上的一種大美食。
  • 如何評價《情滿四合院》,老一輩人與《情滿四合院》的心靈共鳴
    在《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紛紛完結後,又到了劇荒時期,現在出一部影視《情滿四合院》。對生於70年代的人來說,大院生活就是滿滿的兒時回憶。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那些評論:《情滿四合院》劇本把人的三觀塑造的讓網友實在受不了,把一幫自私自利的人,把人本性演繹的太真實了還是最最喜歡聾老太太了。其實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真的無法體會。 那時候父母月工資三十多,倆人加在一起六十多,卻要承受一家老小六口人的日常。口糧都是按人頭來算的,小孩子12斤,大人24斤。
  • 村民養了頭「長角牛」,長度接近1米,出價30萬主人也不肯賣!
    出價30萬主人也不肯賣。想必大家一定非常感興趣吧。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在很多農村地區。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牲畜。牛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小夥伴們知道嗎?在我們世界上有一種最特殊的牛。通過小編了解。就有這麼一位美國村民。在他的家裡面養了一頭很特殊的牛。這種牛是長角牛。單單光是牛角的長度就已經達到了一米。很多人出價30萬元。主人也不肯將它賣出去。
  • 除了經典建築的四合院戶型,還有什麼戶型使我們運勢蒸蒸日上呢?
    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各地有多種類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為典型。四合院通常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對外界比較隱秘的庭院空間,其建築和格局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尊卑等級思想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現代,隨著家庭結構和社會觀念的變遷,傳統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戰。
  • 農村大叔山上撿回「太歲」出價十萬塊錢,還有人爭相抬價
    農村裡盛產的就是一些野味了,以前在農村裡生活經常會跟著大人們去山上找野味。農村山上的野味很多,而且這找的過程也是特別有趣的。而現在去山上找野味的人就比較少了,除非是需要去山上採藥或是砍柴的時候才有人會去山上。前幾天,我們村裡一個大叔去山上撿柴火的時候撿回了一個很大的木頭。
  • 農村有一種竹子,遇到要當回事,稀罕珍貴,一棵最高能賣上萬塊
    在農村,竹子不是一個稀罕物,特別是山區,到處是竹子,竹子生子快,易管理,而且根系發達,隨便在哪種一根,幾年後都發生長成一片竹林。以前農民砍竹子主要用來做竹編,編出各種日常用具或工藝品,價值會大大提高,但是老一輩的竹編藝人都已經老了,現在年輕人很少人去做這行。
  • 在農村,有人為何會高價收購10年以上土狗呢?這些狗用來幹嗎?
    在農村,有人為何會高價收購10年以上土狗呢?這些狗用來幹嗎? 早在幾年前,曾有媒體報導過這樣一個事:家住羅田縣鳳山鎮黃道山村74歲的佔老漢,無意中得到了一個寶貝,這個寶貝就是來自農村老土狗的身體裡,據說當時有財大氣粗的土豪出價到了10萬想要購買,佔老漢沒捨得賣,後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再也沒有聽到過更多的細節,到底是什麼樣的寶貝能值數十萬?又非得要在老土狗身上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