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玩空手套白狼,不養一隻雞,卻靠「賣雞」一年掙60萬,絕了
伴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越來越高了,在滿足基本的吃飽穿暖的需求之後,人們對於「吃」是越來越會享受了,有的人在節日假日,不用休息,可以自駕遊去到幾百公裡外的地區遊玩,然後目的只是為了品嘗一下當地的土雞?在10年前,這事你敢想嗎?
很多城裡人去農村旅遊,一般都會帶點土特產回家,土雞、土鴨、土雞蛋、或者一些其他的農產品。並且人們還非常願意出高價購買這些農產品,自己親手上山抓的一隻土雞就要賣300元錢天價,要是放在以前,這種情況想都不敢想。
今天案例的主人翁,小張也是地道的農村人,年紀輕輕外出打工,後來被他發現了這一個秘密,明明老家當地的特色跑山雞在鎮上最多也才80元,而跑到城裡的菜市場,搖身一變卻至少要150元,這讓小張非常納悶,於是他就去進行了調查,從而發現了這一個商業秘密。
鄉親們辛辛苦苦餵了一年雞,種了一年地就這麼被坑了,錢都到雞販子手上去了,你說氣不氣,於是小張就打算自己回家搞農產品售賣,在自己掙錢的同時,還能儘量給到鄉親們最大的利潤,就靠著售賣農產品,小張一年的收入現在達到了60萬,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具體操作
1、不養雞卻有雞可賣
小張自己是不養雞的,自己要是專門開個養雞場,又費時間又費精力,並且還不知道能不能把這一批雞苗成功養活,中間不知道會不會出紕漏,出岔子,為了避免這一切風險,小張沒有選擇自己養雞,那麼不養雞,又如何賣給城裡的目標客戶的呢?
找到鄉親們,要知道一個小鎮下面就有好幾個村,一個村也有上百家住戶,而小張的雞也就是來自於這些住戶,他對這些居民講,你們的雞是不是找不到好的銷售渠道,一般只能拿到集市上去售賣,但是在鄉鎮上又能賣出什麼高價呢?那麼現在我可以幫你賣,價格比鎮上收購的價格要高,市場上一隻土雞收80元,那麼我就收100元,就通過這樣一招,小張很快獲得居民的信任,也快速找到了許多貨源,並且啊都是地地道道的土雞。
2、虧本賣雞打通渠道
最後經過統計,幾個村下來一共購買了將近800隻正宗的土雞,都是放養吃蟲子長大的,而不是圈養吃飼料長大的,那麼有了這麼多正宗的土雞,就可以去找到商家就行談判了。現在市場上一隻正宗土雞的價格在150元左右,那麼小張把價格降到130元會不會有人購買?
答案是肯定的,於是800隻正宗土雞,瞬間流入了市場,出現在各大餐飲店的飯桌上,這樣一來,小張一下子就虧了幾千元,再加上人工、包裝費等等,虧了1萬多,雖然一出手就虧了,誰做生意剛開始的時候不會虧點錢呢?但是靠這樣,卻換來了穩定的供貨和銷售渠道,也是非常值得的。
消費者對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奸商」,商人都是以賺錢為目的、那麼小張這樣做豈不是與經商的目的背道而馳,他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他為什麼敢這麼做呢?小張當然有他自己的「生錢之道」,在這裡面還有好幾個利潤點,這才讓小張敢虧本賣雞,這其中到底是咋回事呢?
盈利分析
1、與農戶進行談判
買雞和賣雞,這其中有哪些隱藏的盈利點呢?那麼問大家一個問題,現在還有多少人會用自己的母雞孵小雞呢?很少,因為風險太多了,不穩定,10個雞蛋根本不敢保證有幾個小雞孵化得出來,孵化之後能不能正常成長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大多數居民都是選擇去集市上購買雞苗回家養大,那麼在這裡就可做文章了。
小張在和農戶收雞的時候,就和他們談好,現在我收購你們餵土雞,首先我得要保證質量,要是出了問題,我這生意也不好做,失去了信任,自然我也賣不出去了。為了保證自然,那麼自然咱們得從源頭上進行控制。
我這邊統一給你們提供雞苗,當然從我這拿的價格肯定比你們在市場買的要低,市場上賣10元一隻,我只賣你們8元。如果你們有人是飼料加糧食一起餵得,那麼飼料也得從我這拿,這樣我才放心,對雞的質量心裏面有個數,同樣是有優惠的,市場上賣20元,我只賣18元,這樣我才能放心收購拿去外面賣。
以前咱們也說過,所有產品是否能有銷量,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價格是唯一的標準,所以以低於市場價格出售,帶來的效果根本不用過多談及,結果無疑是成功的。
2、與經銷商進行談判
同樣的,用同樣的方法去找到賣雞苗賣飼料的經銷商談判,以大批量購買為理由,讓他便宜一點批發給到小張,市場價10元雞苗,6塊錢能不能賣給我?市場價10元的飼料,6元能不能賣給我?一般經銷商看到這麼一個大客戶,都會想盡辦法去維護關係,自然會同意小張的要求。
就這樣,用低價出售土雞在市場中獲得餐飲店老闆的關注,再也大批量購買雞苗和飼料去和經銷商談判,解決了進貨渠道和銷售渠道,小張就在中間當一個轉手人,自己沒有投入多少,卻實現了一年賺60萬的成果。並且啊後續還有很多盈利,比如說雞的糞便既可以當作養料肥土,還能變成沼氣,而雞毛可以製作的產品就更多了,雞毛撣子,做飾品等等,大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