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犯了罪,被判了刑,但沒被關在戒備森嚴、高牆壁壘的監獄服刑,而是在社區矯正。如果脫管漏管,他們很容易重新犯罪。且看舟山定海白泉司法所研究生學歷的劉琦、海歸女碩士沈宇翔如何將社區矯正工作做得「含情脈脈」。
東北小夥就是這樣熱心腸
劉琦是遼寧人,千裡迢迢跑到舟山來闖蕩。進入白泉司法所工作不久,他與同事為每個社區服刑人員量身定製了一本學習筆記。
劉琦工作後接手的第一個社區服刑人員是小陳,除了常規的日常幫教管理外,劉琦還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幫小陳養雞買雞。
2013年,在社區矯正期間,小陳為了養家餬口,在舅舅的林地裡養了3000多隻放山雞,沒想到雞才養上,就碰上了禽流感。年底,雞出欄時根本沒人買。眼看要斷了生計,小陳找到劉琦,請他幫忙出出主意。
劉琦也毫無賣雞經驗,但他仍一口答應了。「當時,我們通過白泉鎮農民信箱和定海區農民信箱推送賣雞信息,也發動過親戚朋友來買小陳的雞,但是效果一般。 」回憶起第一年幫小陳賣雞的情形,劉琦有點落寞,「小陳的3000多隻雞最後以低價全部賣出,虧損五六萬元。 」
第二年,劉琦主動幫小陳賣雞,這回,他找到晚報一起吆喝。
另外,劉琦還主動收集舟山當地的養雞信息,時間長了,劉琦腦袋裡形成了一個大資料庫。
劉琦憑藉這個大資料庫分析舟山放山雞養殖銷售情況,又結合媒體報導,幫小陳出謀劃策。 2015年初,小陳的養雞場扭虧為盈,還掉了第一年欠的債。
海歸女碩士能文也能武
沈宇翔,一個偏男性化的名字,本人也是屬於女漢子型,人送外號「翔哥」。
「翔哥」是土生土長的定海人,從小性格大大咧咧,走訪社區服刑人員家裡時一口方言,「用方言交流有親近感,爭論起來也更有氣勢。」
「翔哥」說方言溜,說英語也很溜,她是海歸女碩士,研究生是在英國讀的。白泉鎮經常有外籍船隻往來,司法所偶爾也會參與處理涉外糾紛,每到這種時候,「翔哥」就出來「顯神通」。她那一口流利的英語,使得問題解決起來順利多了。
去年,「翔哥」懷孕了。醫生說,懷孕前期比較危險,要她小心再小心。「翔哥」仗著自己平時身體好,懷孕3個月時堅持去走訪社區服刑人員,結果見紅了。丈夫埋怨她「懷孕還這麼拼」。「翔哥」安慰他說:「躺幾天就好了,不是沒事嘛!」
做了媽媽的「翔哥」工作起來自帶母性光環。容留他人吸毒被判緩刑的小張是個年輕媽媽,家庭經濟困難。「她參加社區矯正期間,我儘量安排她幹一些較為輕鬆的活兒,也會幫她申請救濟跟糧油補貼。」翔哥說,「現在我也當媽媽了,能體會到她的艱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