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女碩士發動志願者開通24條「戰疫」心理熱線,疫後又幫困境女性...

2020-12-05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李雅圖

從2007年從事心理諮詢開始,潘蘭已經專注公益事業13年。她是海歸女碩士,高級心理諮詢師,給人第一印象就是幹練、從容。

疫情期間,她發動志願者開通了24條心理熱線;疫後重振,她又將目光聚焦到困境女性的心理健康服務身上。

「海歸」創辦公益組織

說起做公益的最初動力,潘蘭坦言與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有關。在潘蘭上小學三年級時,母親被確診乳腺癌。為了不給父母添麻煩,潘蘭一夜變成小大人,總是努力做好自己和家裡的事情。

2001年,潘蘭還在武漢大學新聞與大眾傳媒專業讀大三。一次心理學課上,老師讓大家聽一段音樂,表述自己的感受。聽完這段音樂,潘蘭仿佛看到一個小女孩的背影,一個人背著碩大包袱前行。而這就是她自己。

潘蘭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是孤獨的,渴望時常被媽媽擁入懷中。這讓潘蘭重新認識了自己,也意識到父母教育和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大學畢業後,潘蘭赴美攻讀紐約大學兒童心理學碩士,學成後回國。2007年,她開始從事心理諮詢公益事業。隨後憑藉專業能力,潘蘭擔任湖北省武漢市融智家庭社區指導中心主任,專注於服務家庭教育及困境兒童心理健康及公益。

2015年,為讓更多家長重視和改善家庭教育,潘蘭所在的社會組織承接了武漢市婦聯「家庭教育進社區公益大講堂」項目。到了2017年,「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進社區(村)」已成為武漢市政府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

發動志願者開通24條心理熱線

疫情發生後,作為湖北省、武漢市婦聯抗疫心理援助團專家,潘蘭帶領60多人的專業心理諮詢志願者加入省、市、區婦聯建立的「抗疫心理志願服務熱線」,開通了24條心理諮詢熱線,運用自身專業力量,對居民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心理幹預,為電話那端一個又一個陌生人提供健康醫護、求助資源、政策宣導、心理援助、情緒安撫等幫助。

2月6日,一位中年男子在電話中為患有新冠肺炎的父親尋求就醫床位。潘蘭通過多方協調,幫助老人入住醫院就診。在後來的回訪中她卻得知這位老人不幸去世了。

潘蘭清楚地記得,那位先生在回訪電話裡告訴她,自己在家是兒子又是父親又是丈夫,平時沒有辦法跟別人去傾訴這樣的一種情緒,唯獨這一刻覺得可以像家人一樣能夠在心理諮詢師面前哭一下。

這件事情給潘蘭很大震撼,她沒想到熱線開通之後一個小小的舉動,會給人們帶來這樣的安慰和釋放。

從最初的惶恐到後來的篤定,潘蘭的心理熱線,記錄了武漢抗擊疫情的過程,記錄了人們內心的成長。

關愛睏境女性心理健康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潘蘭開始關注疫後心理創傷輔導。

礄口區長豐街道,是武漢市保障性住房的集中區域,也是困境女性較集中的區域。礄口區婦聯聯合潘蘭所在的武漢市融智家庭社區指導中心啟動「親果計劃」困境女性關愛項目,助力改善困境婦女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構建「家門口的幸福」。

每個月,「親果計劃」困境女性關愛項目服務人員都會上門走訪及慰問困境女性家庭。今年2月份,長豐街宋阿姨的老伴因病去世,她一下子感到生活特別孤單,但又不便於向子女訴說,內心經常感到苦悶和難過。在項目人員的幫助下,老人註冊了微信,開始學會使用網絡與子女聊天,親情溝通更加方便,老人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在礄口區婦聯的指導下,項目團隊重點面向長豐街道18個社區的女性家庭,通過線上問卷和入戶走訪回收了2000多份調研問卷,了解困境女性的健康服務、子女教育輔導、勞動就業支持、親子教育指導、心理健康等需求。

「生活中有負面情緒很正常,但最重要的不是事件,而是我們面對生活事件的態度……」這是潘蘭和項目心理諮詢師在開展心理團輔活動時常說的話。在她們的細心開導下,困境女性漸漸打開了心結,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

多年來,潘蘭獲得的榮譽無數,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省、市三八紅旗手等。面對榮譽,潘蘭說感到榮幸,更感到肩上的責任。「能發揮專業所長幫助到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北區合肥路街道:開設戰「疫」心理課 為志願者搭起「減壓艙」
    半島記者 徐傑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市北區合肥路街道以51個網格黨支部為陣地,成立了51個網格防控工作組,發動轄區500餘名黨員、群眾志願者參與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組織志願者連續80多天奮戰一線24小時輪崗值守,織牢了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 研究生小夥幫服刑人員賣雞 海歸女碩士用英文調解
    且看舟山定海白泉司法所研究生學歷的劉琦、海歸女碩士沈宇翔如何將社區矯正工作做得「含情脈脈」。東北小夥就是這樣熱心腸劉琦是遼寧人,千裡迢迢跑到舟山來闖蕩。進入白泉司法所工作不久,他與同事為每個社區服刑人員量身定製了一本學習筆記。
  • 2251885,青少年心理援助24小時熱線開通啦 !
    啟動儀式舉行   2251885(愛愛我要幫幫我)   青少年心理援助熱線正式開通   護航行動  除了開通2251885青少年心理援助熱線外,還搭建運行一個「南太湖心航」心理健康服務實體化平臺,發出一套《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傳遞一封封從婚姻登記到孩子畢業時「給家長的信」,發揮一支支心理諮詢專家團隊和心理志願者服務隊伍作用,為青少年健康成長護航。
  • 建議開通免費心理熱線,讓專業人士為公眾提供心理支持
    舒曼,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經過舉國上下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形勢持續向好。當下,是戰「疫」的關鍵決勝時刻,保持謹慎的防疫心態是持續控制疫情的基本保障。我們應如何調整心態?記者採訪了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
  • 【戰疫情·心守護】心理疏導,從容抗疫!
    【戰疫情·心守護】心理疏導,從容抗疫! 2020-03-24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歸女碩士貧困山區教英文 徐牧:我想為家鄉做點事
    海歸女碩士貧困山區教英文  徐牧
  • 鏗鏘玫瑰戰疫情 巾幗花開別樣紅
    廣泛宣傳發動,營造輿論氛圍通過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積極開展正面宣傳引導工作,營造疫情聯防聯控濃厚工作氛圍。著力宣傳中央、省、市、區黨委政府疫情防控重大決策部署精神和工作要求,持續通過新媒體平臺、電話、微信、視頻、移動音箱等方式,幫助廣大婦女和家庭正確認識疫情,傳播科學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知識和常識。
  • 海歸青年化身「翻譯志願者」:聚是一團火
    太原海歸俱樂部會長範銳報名成為社區志願者。該志願服務隊翻譯語言涵蓋英語、日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等多個語種,陸續報名參加的志願者人數已達50餘人。志願者服務隊通過線上、線下為海關、機場、車站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翻譯服務。從馬來西亞留學歸來的楊潔在疫情期間為居民提供心理輔導。
  • 爭創示範「無疫小區」,看看南山這10個社區是怎麼做的
    臨時黨支部示範帶動,在「戰疫先鋒」小程序上發布志願服務信息,招募黨員志願者60餘人,他們以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創建「無疫小區」默默奉獻。「您要買什麼東西,打個社區服務熱線就行,或在微信裡列清單,我們幫您買,放家門口。」「專職跑腿」已成為他的日常工作。歐陽鏡明說,我們敲開的不僅是居民的家門,更是敲開了群眾的心門,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傳遞到他們心裡,自己才會安心。 在同樂社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中,「紅馬甲」黨員志願者的身影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北京師範大學開通疫情心理支持熱線 每天開放18小時
    記者27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面對當前疫情,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緊急籌備開通了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在疫情期間為全國民眾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校方介紹,熱線電話均由有豐富經驗的諮詢師接聽,每次30分鐘左右,開放時間為每天6時至24時,共18個小時。熱線電話號碼為:4001888976,已於今天早上早6點開通。網絡輔導服務面對正在被隔離的人員、一線工作人員以及受感染人群的家屬和親朋好友、普通民眾,以及康復患者。
  • 全國12355服務臺開展心理援助服務 關愛青少年成長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12355共接收電話、網絡諮詢167163件,聯繫心理諮詢師和社工18099人,精準對接醫護人員子女、因疫致困青少年和染疫青少年18867人,處置幹預自殺事件兩起。武漢12355作為全國區域中心之一,建立24小時值守機制,接受電話和網絡心理諮詢,組織陽光心理輔導團到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開通心理諮詢廣播,組建「康復驛站」微信群,與「武漢之心」聯合推出4期心理援助公益直播。團湖北省委和各市州團委安排專人負責12355心理援助服務,實行「每日一匯總、兩天一梳理、五天一總結」。
  • 海歸女碩士回農村撿垃圾稱:是水到渠成,自然發生的過程
    海歸女碩士陳立雯卻徒手翻垃圾桶、騎三輪車走街串巷,垃圾一撿就是10年!出生於河北滄州農村,碩士學歷的她曾經出國留學,有留校任教的機會,但在「看過世界」後,她選擇回到故鄉。在河北保定的南峪村,她倡導村民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和再利用,改善農村環境。碩士畢業後,她進入一家在北京註冊的環保組織。按她的說法,「當年就是覺得這個概念特別美好。」
  • 北京「96156」未成年人非緊急救助保護熱線開通
    北京「96156」未成年人非緊急救助保護熱線開通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北京市政務門戶網站獲悉,5月31日,北京市「96156」未成年人非緊急救助保護熱線正式開通。
  • 龍崗戰疫 | 推出《科學復工指南》歌曲,宣教健康心理諮詢
    龍崗戰疫 | 推出《科學復工指南》歌曲,宣教健康心理諮詢 2020-02-29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瓷娃娃」海歸女碩士求職,英語口語太「牽強」,拔苗助長為哪般
    之後大家各奔東西,為了各自的前程,後來才知道,上了大學後的他就出現了程度很嚴重的抑鬱症,無奈退學。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他或許達到了父母的高度,進入名校,可他又是否清楚他的高度在哪裡。02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是有前提的雖然有很多前車之鑑,但還是有很多父母為了自己心目中的高度和面子,前赴後繼地走在這條路上。在一段視頻中看到一個海歸女碩士,嬌弱的像一個「瓷娃娃」,旁人和她說話都需要三思謹慎,生怕會傷害到她。就這樣刷新了大家的以往的認知。
  • 戰「疫」,雲南新興青年在行動!
    給正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志願者提供及時、有效的專業培訓與智力支持,助力志願者正確開展服務。截止2月13日,共招募11名骨幹講師,主要圍繞疫情防控應急志願者通用知識、疫情防控心理疏導、疫情防控科普知識三個內容,組成三個課題小組,通用知識小組完成課程直播錄製2份,心理疏導小組完成課程直播錄製3份,防控科普知識小組4份。
  • 天大心理中心疫期心理援助工作邁上新臺階
    本站訊(通訊員 侯祥慶 安莉)從2020年1月30日天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暨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註冊工作委員會督導項目天津督導點開通針對校內師生和校外民眾及醫護人員的疫期心理服務平臺以來,截至2020年3月15日24時,總預約數達540人次,為求助者進行網絡心理輔導總計327人,包括263人次天津大學校內學生和64名校外民眾,回覆郵件諮詢20人;2020年2月18日增開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後
  • 華東交通大學:師生共同上好戰「疫」思政大課
    在戰疫大考中上好思政大課  疫情發生後,衝在防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白衣執甲築起一道道守護生命的鋼鐵長城。「宅」在家裡的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徐傑玲看到這一幕幕,情之所至,由感而發,隨即寫下一首《我沒有見過天使,我只見過你》原創詩歌,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 澳洲PR女碩士回國,卻因為這個成為父親心病!
    確實, 這位大爺的海歸女兒, 還不是一般的海歸, 而是相 當 優 秀的海歸!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浙大本科畢業, 澳洲金融會計雙碩士, 高薪工作,澳洲PR, 條件這樣優越的女海歸, 在相親角卻遭受了重挫—— 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