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戰疫 | 推出《科學復工指南》歌曲,宣教健康心理諮詢

2021-01-09 澎湃新聞
龍崗戰疫 | 推出《科學復工指南》歌曲,宣教健康心理諮詢

2020-02-29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別鬆懈,在這返崗復工的時候…出門之前先把口罩帶好,主動申報健康信息,千萬不能忘掉,上班路上儘量減少與人接觸…」 僅用三天時間就創作推出的《科學復工指南》原創歌曲,來自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局與龍崗本土音樂人康磊的聯合創作,用另一種溫暖的方式打開了龍崗區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

「正經」培訓+通俗歌曲,為復工復產添己力

短短3分鐘,一句句通俗易懂的原創歌詞,形象生動傳遞了返崗復工防控的關鍵所在,親和力非常強,讓大家安心暖心又有信心。

不止有原創歌曲,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系統還推出「保姆級」《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指南》視頻,從復工復產前準備,到復工復產時防控,通風、消毒、遇到異常情況處理等每一個防疫環節都不落下。

據悉,這已不是龍崗區衛健系統推出的第一個指引培訓視頻。早在大年初二,區衛健局、區疾控中心牽頭開展公職人員防控宣傳培訓工作,培訓視頻線上線下同步推送,累計5萬餘名公職人員參與培訓,視頻閱讀量超過40萬,被市區多部門引用讚譽。

防疫抗疫阻擊戰,健康科普需先行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向市民普及健康知識,如何讓政府工作人員更好地掌握防控指引並保護好自己,關鍵是健康宣教工作先行鋪開。

龍崗區衛健局在全區乃至深圳市健康科普缺位的抗疫初期,與病毒競速,就在春節期間召集本系統新聞傳播、醫療衛生、影視動畫等多元專業的宣教骨幹組成了基層健康科普「輕騎兵」,在深圳各區率先吹響健康宣教衝鋒號,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加班加點編制和原創生產一批視頻、海報、簡訊、微信等多款健康科普作品和政策指引。

一個月來,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宣教團隊累計攝製科普短視頻55條、設計電子宣傳資料24類65款,印製下發69萬張紙質資料,編制疫情科普微信65條,18個宣教作品登上學習強國,15個衛健工作動態被多家央媒報導,原創出品的《每一幀,都是堅守》、《春歸來》、《醫聲》等多部抗疫音樂或視頻作品,連同健康科普一起在全市率先高密度、多頻次投放到基層街道,有效緩解市民恐慌情緒。

看似冷酷卻是愛,防疫路上不孤單

有序復工復產是一種擔當,春暖花開,正是歸期,復工正當時,同心抗疫尤為重要。「集中用餐要錯峰,自己帶飯最安全。分散用餐分開坐,不是疏遠不孤單…防火防盜『防同事』,看似冷酷卻是愛。 」 先行試聽的工友頻頻點讚:「歌詞都是大實話,也挺可愛的,聽到的時候,感覺很有趣,又很貼心,復工知識一下子記住了。」 

據了解,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宣教團隊還在全市率先開通健康諮詢和心理熱線,24小時不離線,將「健康話務員」們牢牢 「釘」在座位上,近一個月累計接電3427個,日均接線量160餘個,為龍崗乃至省內外市民提供24小時在線健康諮詢,熱線電話一刻也沒有「安靜」過,連西藏市民都來電諮詢,有效緩解市民恐慌,熱線組還定期從來電分析防疫問題,助力抗疫措施落實和推動。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戰疫情·心守護】心理疏導,從容抗疫!
    【戰疫情·心守護】心理疏導,從容抗疫!從容抗「疫」疫情突發,不僅威脅著公眾的身體健康,也影響著人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狀態。2020年3月19 日、20日下午,介休市醫療集團人民醫院心理諮詢室主任王宏琴帶領科室職工來到弘港商旅酒店和正達海興酒店,為140餘名新冠肺炎湖北疫區返介和境外返介人員進行心理輔導,通過現場視頻互動讓被隔離人員的心靈和身體放鬆下來,把負面情緒傾倒出來,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疫情。
  • 「一帶一路」建設者創作並唱響中英文戰疫歌曲《我們相信》
    歌曲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廣東省文聯原主席、著名國畫家許欽松和中交四航局一公司黨委書記陳囯良指導,由中國知名詩人、詞人肖明葵、王繼秋作詞,廣東音樂人黃俊鵬、關志全作曲,雲南歌手魏宗武、賈天麗、中國海軍優秀歌手彭勇、廣東歌手黃楚欣等專業音樂人,與中交四航局「一帶一路」工地一線建設者共同演唱,表達了全世界人民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家園、同一顆心、並肩攜手、患難與共、共同戰疫、保衛人類生命健康和美好家園的信心
  • 科學戰疫從「強心」開始
    科學戰疫從「強心」開始——用健康心態增強個人免疫力和群體戰鬥力之一彭永 鳳波防控疫情的阻擊戰鏖戰正酣,全國醫療力量馳援湖北,各地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有效遏制了疫情迅速蔓延的態勢。不過,公眾中也出現了不少焦慮、脆弱的應激反應。
  • 如何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
    戰勝疫情離不開科學。如果說實實在在的科技產品是抗疫的有形武器,那麼科普倡導的科學理性則是提升精神免疫力的無形武器。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不僅可以減少恐慌,避免謠言肆虐,節省防控成本,還可以有效引導群眾做好防範、保護自己,避免疫情大規模傳播。
  • 心理諮詢中心召開202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
    2020年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舉行了202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享交流大會,會議主題是「心理健康,護航有我」。學生處副處長康健,華東政法大學教授、註冊督導師張海燕,心理諮詢中心專兼職諮詢師,以及來自各院系的思政老師共計4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心理諮詢中心的薛璟主持。
  • 科學防疫丨《戰疫小勇士》兒童動畫開播!我們一起用科學知識呵護...
    科學防疫丨《戰疫小勇士》兒童動畫開播!四川省婦聯 聯合 川報觀察根據毛萌教授的兒童防疫小冊子《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推出《戰疫小勇士》系列動畫短視頻!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義診送溫暖,呵護孩子心理健康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以普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為目標,以網際網路為載體,充分發揮各協會老專家、老教授的專業優勢,開設兒少心理健康大講堂,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應對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促進全社會樹立兒童青少年「身心同健康」意識。活動通過搭建平臺,推進資源整合,通過互聯、互動、互通,給予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更多關注、關心和關愛,助力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 歌曲《人人都是戰疫的旗》創作完成
    同心同德守陣地,家家戶戶守秩序……」近日,抗疫主題歌曲《人人都是戰疫的旗》在瀋陽創作完成。 面對瀋陽突發的疫情,遼寧作家商國華一直密切關注,他希望為抗擊疫情儘自己的一分力量。他被瀋陽人民在抗擊疫情中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一件件感人的事跡深深感動著,很快完成了《人人都是戰疫的旗》的歌詞創作,並聯合作曲家黃華橋,完成了歌曲的全部創作工作。近期將進行錄製並在全市播放。
  • 河北在線心理諮詢平臺典型案例丨連續工作壓力太大,身體出現不適...
    2月8日,由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與長城新媒體集團共同推出的河北在線心理諮詢平臺上線,聯合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等多家省級醫院,為全省群眾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疫情期間,你是否恐慌焦慮不知如何應對?復工在即內心充滿擔憂?一線工作壓力過大?心理專家來為你答疑解惑!河北在線心理諮詢平臺。
  • 天津市中研附院舉辦「世界腎臟病日」健康宣教活動
    為普及腎臟疾病相關知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天津市中研附院腎病科於3月14至15日開展了「世界腎臟病日」健康宣教公益講座及專家諮詢活動,本市及該院腎臟病專家主任為廣大市民患者面對面傳授腎病科普知識,解答疾病相關問題。據悉,講座當天近300人前來參會,宣教活動中測血壓55人,測血糖75人,測體質成分46人,健康諮詢近60人。
  • 心理諮詢≠有病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心理諮詢?
    而「心理諮詢」也逐漸映入了人們的視野內。「有病才去找心理諮詢。」「去做心理諮詢?讓人知道了多丟臉。」「去一次能解決得了我的問題嗎?」由於心理諮詢在內地的接受度與認知度尚在起步階段,人們對於這四個字的了解以及產生的一系列疑問仍然不勝枚舉。
  • 東北區域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成立
    東北區域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揭牌儀式今天在瀋陽市遼寧電力中心醫院舉行。該中心依託遼寧電力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成立,是一所公益性、綜合性的專業機構,為兒童、青少年、家長及社區心理輔導人員提供專業服務。
  • 世界精神衛生日-弘揚抗疫精神 護佑心理健康
    該熱線負責人、新疆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主任莫蘭榕說,今年突發新冠肺疫情,對不少人造成的心理恐慌與焦慮,為了預防及減輕由疫情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新疆精神衛生中心(烏市第四人民醫院)以科室為單位,依託0991-3016111等9部熱線電話,60餘名心理醫生、諮詢師24小時為公眾免費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危機幹預等服務, 目前該心理援助熱線仍然常態化24小時免費提供諮詢服務。
  • 2020年主流媒體戰疫報導網絡傳播效果評估報告
    3、立足大眾,做好抗疫服務  主流媒體在做好新聞報導的同時,不忘服務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自有平臺和各類新媒體渠道,提供各種防疫防控知識、居家學習指南、復工開工建議等,極大豐富了人民大眾的「宅」生活。  總臺在抗疫服務方面起到行業表率作用。
  • 喜馬拉雅聯合華大基因上線抗疫科普節目《戰疫》
    1月30日,喜馬拉雅聯合國內基因測序龍頭華大基因推出的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普節目《戰疫》正式上線。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開展病毒防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圍繞這一重大社會公共衛生事件,《戰疫》由華大基因CEO尹燁主講,節目提供來自抗疫最前線的實時動態報導,並邀請專家全面解讀疫情,關注疫情成因與真相,給出專業的防治建議,讓每一個人學會科學地保護自己和他人。新冠比SARS更厲害嗎?華南海鮮市場是否是新冠源頭?高溫、酒精能殺死病毒嗎?「萬能神藥」維C、板藍根還有用嗎?
  • 重慶首條心理健康在線測試系統上線 掃一掃就能做心理測試
    此外,由重慶市衛生信息中心和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牽頭,在我市高校開展了心理健康服務系列活動——心窩行動,為高校在校學生提供線上心理測評、心理健康管理和心理諮詢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已在40個區縣落實患者監護以獎代補政策,在6個區縣試點開展免費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工作,並於2018年項目化免費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在渝中區、沙坪垻區開展國家級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
  • 2020「戰疫」:科技公司在行動 ②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面對突發的疫情,全民「戰疫」開啟。無數個人、組織、企業主體積極而自發地對疫情傾力相幫、發起馳援,這期間也少不了科技公司的身影。上一期中,36氪整理了部分在對抗疫情中積極行動的科技公司(2020「戰疫」:科技公司在行動 ①),他們用自身技術技術優勢為相關各方提供「戰疫」支持。本期,更多的科技公司也加入到積極抗疫隊伍中。
  • 全球近10億人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 2020中國心理諮詢行業發展規模...
    在工作和生活中,擁有健康的心態已經成為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的有力保障。由於社會需求的加大,有利於心理健康的職業已日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認可,心理諮詢行業順勢在國內悄然升溫。 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曾預測,抑鬱症將成為2020年第二大的疾病負擔。如今,2020年恰逢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人們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
  • 科普問答|濟寧「科學戰疫」全民答題活動邀您來戰
    濟寧新聞網訊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遵行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保持社交距離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在濟寧已成為風尚,這些生活新景象,展現了戰疫強大共識和力量,以及文明生活之美,亦體現著更高的生活追求。在日前科技活動周期間,濟寧新聞網特推出「科學+戰疫」全民答題活動。點擊圖片即可參與,讓我們讓在日常生活中繼續擁抱科學、倡行文明,為戰疫增加持久定力,為詩意生活提供保證、增光添彩。
  • 網際網路心理諮詢行業市場調研報告:簡析,國內心理諮詢市場為何一直...
    在諮詢問題中,戀愛諮詢佔比達20.7%,心理健康19.4%,婚姻家庭佔比19.1%。從年齡分布看,20-29歲是心理諮詢最核心人群,其次是30-39歲,這兩個年齡段佔比達85.3%。小於19歲的用戶主要關注焦慮、抑鬱、恐懼等。醫院的就診人群也以中青年為主。這與承擔壓力的年齡分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