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戰疫從「強心」開始
——用健康心態增強個人免疫力和群體戰鬥力之一
彭永 鳳波
防控疫情的阻擊戰鏖戰正酣,全國醫療力量馳援湖北,各地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有效遏制了疫情迅速蔓延的態勢。不過,公眾中也出現了不少焦慮、脆弱的應激反應。
有人情緒沮喪、低迷;有人看著手機控制不住發火;有人嚴重失眠,醒來就刷新聞,睡的時候噩夢連連。一些人出於對自身防護的高度重視和對疫情發展的高度警惕,搶購各種物資:從口罩、手套、消毒液到日常的感冒藥,甚至蔬菜、糧油。
重視疫情,是打贏阻擊戰的民意基礎。然而失去理性,出現動搖、彷徨、畏懼、怯陣、怨天尤人等種種負面情緒,於阻擊疫情毫無用處,反而會自亂陣腳。
事實上,當我們用心去觀察身邊的變化,放眼全國疫情防治的總體情況,了解黨中央和各地正在推動的工作,就會對戰勝疫情充滿信心。
黨中央密集部署,各地迅速行動全力阻擊,醫學專家不斷解疑釋惑、為消滅病毒開良方,醫務工作者與死神決戰搶救生命,一線黨員幹部日夜值守推動防控做實做細,社會各界紛紛向疫區捐款捐物……有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新中國成立70年來積累的巨大財力物力,病毒嚇不倒英雄的中華民族。
雖然即將過去的春節讓每個人刻骨銘心,商場冷清了,道路安靜了,走親訪友沒有了,但基本的生活秩序並沒有紊亂,奮戰在一線的各行業工作人員依然在堅守崗位,保證著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行。交警、環衛、超市、快遞,依然在為城市的運轉、市民的生活提供保障。醫藥工廠在加班加點趕製醫療物資;環衛工人定時清理垃圾保持環境衛生,超市盡力補齊物資保障供應,社區、物業聯動築牢疫情防控「銅牆鐵壁」……眾人的努力儘管不能完全消除種種擔心焦慮,卻足以保障工作生活井然有序。
連日來,治癒出院的病例越來越多,科研攻關的好消息頻頻傳來,一些地方確診病例增速正在走「下坡路」,各地的防控效果日益彰顯,這些都是刺破重重陰雲的一縷縷陽光,是突圍凜凜寒冬的一叢叢花蕊。
「看不清白衣中模樣,但知無畏堅強/再冷的天會感受到,溫暖的力量/我們萬眾一心,等待就不再漫長。」這是長沙、武漢等地音樂人聯合創作的歌曲《守望漢江》裡的一句歌詞。人的身心是一個整合系統。像歌曲中描繪的那樣,每個人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把負面情緒降下去,讓平和、理性、樂觀等積極心態升上來,便能促進自身免疫力增強,更好預防或治療病毒感染。
在防控重大疫情中,信心和藥物一樣重要。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鼓勵、肯定、幫助的氛圍,整個社會傳遞出的溫暖、友愛和信任,以及眾志成城、同心同德的氣勢,是戰勝疫情的無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