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社區衛生「戰疫」的最強內在驅動

2020-12-06 北京豐臺官方發布

古以文載道,今以文聚力。「戰疫」時期,14億中國人民展現出「非凡的團結行動力」,其中無疑有靜水流深的文化驅動,而這也正是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成為最美「逆行者」的根本原因。

疫情防控工作中,大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每一次作為、每一種聲音、每一個文字、每一張影像……一點一滴交織繾綣而成的職工文化,成為醫務人員堅定投入持久戰的內在驅動,更凝聚了磅礴的精神力量。

關愛築起「心」防線

突如其來的應急任務,僅僅2小時的籌備時間,為即將前往集中醫學觀察點「戰鬥」的醫務人員進行「裝備加持」,能配備多少物品?

答案是53種。

防護服、隔離衣、護目鏡、N95口罩……除了保障職工醫療安全的16種防護用品,還有牙膏、牙刷、毛巾等洗漱用具、生活物資、方便食品、常用藥物,甚至還有女性生理衛生用品和免洗衣物。東西雖小,但是裝了滿滿的兩大整理箱,為的就是將防護和關愛都做到細枝末節之處。

天使守護生命,我們守護天使。為了將內心的牽掛化為致敬一線的實際行動,大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會集思廣益,想出不少暖心實招,先後十餘次組織配發提高免疫力的牛奶、中藥代茶飲和中藥防疫香囊,以及防寒出診服、暖寶寶、消毒噴霧、手機自封袋,在「三八婦女節」還為女職工送上「與時俱進」的節日禮物:酒精溼巾和除菌洗手液等等。這些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覺的小物件,在疫情期間卻成了至關重要的日用品。

關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一線人員的行前動員、平安歸來後的歡迎儀式、職工群裡的刷屏點讚、髮型師TONY主動上門的志願「美發」服務,乃至中心主任寧鋒精心烹製的每一鍋 「十全大補羊肉爐」,都提升了「戰疫」的溫度。

職工文化的落腳點是愛。愛與希望加速了我們取得「戰役」勝利的步伐。

聆聽感悟「心」聲音

記錄社區衛生「戰疫」的過程,也是一次發掘「寶藏男孩」和「寶藏女孩」的珍貴經歷。

1月24日,來自三個黨小組的三封熱血請戰書交到了大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46個鮮紅的手印背後,是46個向疫情「亮劍」的赤誠心,以及46封「我給支部寫回信」。

全科醫生陳亭宇在回信中寫道,「作為一名社區醫務工作者,一名家庭醫生,一名共產黨員,我能做什麼?我的同事們,一群可敬可愛的紅醫人已經給了我答案。他們主動請戰,他們放棄休假回到崗位,他們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下沉社區開展宣傳。他們是我的榜樣!」

講好普通職工的「戰疫」故事,捕捉每一個感人瞬間,點亮集體的才能智慧和責任擔當,讓每一位職工都有機會成為「明星職工」,為「戰疫」注入更強大的動力源泉,成為職工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於是,通過每一個防疫公益視頻、每一封「戰疫手記」、「疫情中的家書」、思想匯報抑或是下沉社區人員的工作總結,哪怕只是家庭醫生團隊上門出診的一張照片,都不難從中發現醫務人員直面疫情的勇氣。

而這些主動請戰的「95後」、火線入黨的「美小護」、從疫情開始就沒回過家的全科醫生、在生日當天回社區報到的老黨員,他們的故事為更多人所知,也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戰疫」的命題實在宏大,好在紙筆、鏡頭留下的人間煙火讓它生動可親。疫情之下的眾生相,有些傷感,也有些溫暖。

文化引領「心」感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走心的文化衍生出走心的社區衛生服務。面對疫情大考,大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主動擔當破解難題,交出一份情懷答卷。

「疫情期間將暫停上門服務」,防疫初期,一則保障醫患雙方生命健康的規定看似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而大家卻高興不起來。「我籤約的10位患者都是長期癱瘓在床的老年人,他們出門特別困難,還需要定期更換留置尿管,對這些患者的上門服務也要暫停嗎?」有家庭醫生直接發問。

即便是特殊時期,醫務人員首先想到的依然是患者。經過慎重考慮,中心明確醫務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了解服務對象的健康狀況、排除接觸史等關鍵要素基礎上,可以按需提供上門服務。2月26日收到的感謝信裡,一位患者家屬寫下了這首小詩,「居家養老好,上門服務妙,解決大問題,患者家屬笑。」

疫情時期,各小區普遍實行全封閉管理,本小區人員憑出入證進出,其餘人員不得入內,又一個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讓醫務人員犯了難。中心下屬衛生站正位於小區內,而將近四成的患者並非小區住戶,且以慢性病人、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居多,他們已經習慣在家門口看病拿藥。將心比心,醫務人員無法坐視不管。

中心領導出面反覆協調,醫務人員全員動員,最終在48小時內為居住在外小區、又確有醫療需求的居民們辦理了「特別出入證」。對於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幹,必須負的責,迎著風險也要擔。

真正能夠深入腦海、佔領醫務人員精神高地的,絕不是利益的驅使,而是醫者仁心與救死扶傷的文化和價值觀。

「戰疫」仍未結束,所有人都在堅持,在等待春暖花開,在守候燈火通明。經此一「疫」,堅定文化自信的社區衛生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必將擁有更強凝聚力和更堅定的理想信念!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來源 豐臺區衛生健康委 《豐臺報》

編輯製作 李冉

相關焦點

  • 廣州荔灣區多寶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荔灣區多寶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地址:黃沙大道8號首層41房、二層31房  24小時值班電話:81386226    中心簡介:  廣州市荔灣區多寶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於2004年,2011年被核定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2014年由區政府購買3213平方米的公建配套,升級改造成配置標準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6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廣東省5A級計劃免疫接種門診,是廣州市中英合作全科醫生服務培訓示範基地之一。
  • 傳承民俗,玩轉剪紙!房產中介我愛我家攜手社區,共建美好社區生活
    日前,無錫房產中介我愛我家聯合崇安寺社區,舉辦了一場「傳承民俗,玩轉剪紙」社區剪紙藝術公益活動。  此次剪紙活動,無錫房產中介我愛我家依舊以豐富居民們的社區文化生活,培養社區居民們的傳統文化興趣愛好為宗旨,積極弘揚傳統民族文化、促進民間藝術交流。
  • 鳳凰社區開展「傳承文明 實木公筷製作」的活動
    鳳凰社區開展「傳承文明 實木公筷製作」的活動 2020-12-02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是院士也是戰士》八集系列戰疫廣播劇(第八集)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為了傳遞偉大的抗疫精神,中國科技館聯合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之聲、湖北經濟廣播共同製作推出了《是院士也是戰士》八集系列戰疫廣播劇,該劇已於2020年12月1日在湖北首播,並將陸續在學習強國、中國數字科技館等平臺播出。希望能夠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科學家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 講述感人故事 禮讚戰疫先鋒
    成都黨建引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高峰論壇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4月28日,成都黨建引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高峰論壇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基層醫衛工作者代表分享抗疫一線感人故事,一批守土有責勇於擔當的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優秀醫務工作者受到表彰。本次活動由成都市衛健委指導,華西都市報、華西社區傳媒聯合主辦。
  • 動態| 通遼市庫倫旗傳承發展安代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
    通遼市庫倫旗是蒙古族第一舞安代舞的發源地,安代文化濃厚熱烈,也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安代藝術之鄉」。庫倫旗傳承發展安代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助推經濟發展。近幾年,庫倫旗相繼舉辦了3次大型安代藝術節;投資近億元建設了庫倫旗安代藝術博物館、安代廣場、安代雕塑等安代文化標誌性建築,劃定安代文化生態保護區;邀請區內外知名專家召開了安代學術研討會,商討安代傳承發展大計;組織專業人員深入農村牧區
  • 和諧鄰裡節走進海興社區 暖心社區展現耕讀文化
    12月11日下午,廈門市第十屆和諧鄰裡節暨「道德模範故事匯」基層巡演走進海滄區海滄街道海興社區,社區居民通過歌曲、樂器表演和詩朗誦等豐富多彩表演形式,表達生活在海滄的新老廈門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道德模範的敬重,以及對文藝生活的喜愛。
  • 非遺文化在社區活起來!大嶗路社區「溫·故」非遺工作室成立
    當天,大嶗路社區以傳承「非遺文化」為核心,以「非遺活動」為載體,打造了家門口的「非遺空間」——「溫·故」非遺工作室,讓非遺文化在社區活起來,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體驗非遺文化。大紅喜慶的燈籠、獨具匠心的剪紙、質樸典雅的紙傘無不吸引居民駐足觀看。
  • 傳統文化傳承的是什麼?有何積極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大地出現了百家(儒、道、法、墨、兵、醫、農、雜、名、陰陽、縱橫家等)爭鳴的局面,如今所說的傳統文化,即是指諸子百家的學說(包括後世補充、完善的部分,如宋明理學就是對儒學的補充)。百家學說各有所表、各有所長,爭相鬥豔。
  • 如何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
    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不僅可以減少恐慌,避免謠言肆虐,節省防控成本,還可以有效引導群眾做好防範、保護自己,避免疫情大規模傳播。◆ 集結力量權威發聲1.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和諸多未知,專業科普如小溪匯聚入海,為疫情防控注入了科學的力量。如近一段時間以來,每天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就有解答公眾疑惑的環節。
  • 禹城市辛寨鎮:傳承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振興
    臨近年底,禹城市辛寨鎮梁河社區的山東梆子劇團開始忙活起來。「我們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由社區黨總支牽頭,於2020年12月25日成立社區山東梆子劇團,目的是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元素。用我們山東獨有的傳統梆子文化,促進農村文化振興,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傳承文明鄉風。」
  • 他們是社區防控最美「逆行者」
    大塘街黨工委組織社區居委、派出所和社衛醫護人員組成三人工作小組開展社區防控工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黎浣莎同志毅然扛起責任連續值班三天,期間積極學習最新的肺炎防控知識,主動為居民提供健康監測和健康指導,按時上報信息和加強溝通、協調。黎浣莎同志說:「全心全意守護人民的健康是醫護人員的初心和使命。因為我是醫務人員,所以義無反顧。我要小家安,更要大家康。」
  • 人類最早的文化傳承形式是什麼?它竟是人類文化起源的有力物證!
    通常人們會用文字的出現界定人類文明的開始時間,因為文字符號的出現以物質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定格了人們對人類文明的認識,而現實則告訴我們文明的傳承也可以通過口耳相傳和肢體動作,而由於人們無法穿越到原始時期去重新認識原始時期人們的文化傳承形式究竟如何,所以這個問題也就成了人們正確認識原始人的障礙所在
  • 衛生死角變「口袋公園」,寧波這個社區的微景觀火了
    從曾經的衛生死角蛻變成如今的「後花園」,背後的故事很暖心…… 西門社區盆景園位於招寶山街道龍洋路13號與17號之間,佔地約200平方米。別看現在公園裡時常有居民休閒散步,但是在改造前,路過的居民都是捏著鼻子繞著走。 「這塊綠地曾因電力纜線、煤氣管道等設備集中鋪設,加上無人看管養護,寵物糞便、塑膠袋等雜物在草木間隨處可見。
  • 貴州省2020年度「最美戰疫家庭」名單公示中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向灩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牽動著全省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他們逆風前行,挺身而出,為愛而戰,湧現了一大批舍小家顧大家的戰「疫」父子兵、一線夫妻檔、家庭總動員……充分展現了全省廣大家庭攜手同行,共同抗疫的硬核力量,譜寫了「最美戰疫家庭」的愛國情懷。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關於印發《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
    實施健康促進,對社區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活動提供指導和支持,向學校、園區、樓宇等功能社區提供針對性衛生健康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站與村衛生室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功能向居村委的延伸。社區衛生服務站是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的非獨立法人的衛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
  • 當非遺文化走進社區,廣州越秀展示「19世紀的人肉照相機」
    當非遺文化走進社區,廣州越秀展示「19世紀的人肉照相機」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6-11 助力越秀區「非遺進校園」的體系化
  • 傳承優秀文化—泰安市美術館慶「六一」少兒書畫作品線上展(一)
    為慶祝「六一」兒童節,加強泰安市少年兒童傳統文化教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廣大少年兒童從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少年兒童藝術素養,為泰安市少年兒童提供展示才藝的平臺,特舉辦慶「六一」少兒書畫作品線上展覽。此次展覽以「歡度童年,擁抱快樂,展現自我,放飛夢想」為主題,展現了當代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風貌。
  • 萬象羅湖 | 戰疫,這裡核酸檢測量全省公立醫療機構第一!醫改,羅湖...
    萬象羅湖 | 戰疫,這裡核酸檢測量全省公立醫療機構第一!醫改,羅湖居民健康素養穩步提升!羅湖區醫療衛生機構以羅湖醫院集團為載體,以「線上網際網路醫院、線下實體醫療機構」兩種服務織牢「抗疫救治網」,以「社康中心、社區工作站、派出所」三位一體織密「抗疫預防網」,以「醫防、醫養、醫教、醫企」四個融合織緊「抗疫聯動網」,實現抗疫「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五個目標。同時,作為醫聯體,羅湖醫院集團憑藉強大的整合力,統一調配資源,能夠快速組織採樣、檢測。
  • 《海客健康》線上全球直播,共話中醫藥海外戰疫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劉景源傳承工作室有4位醫生直接到了抗疫一線,「我們在治療中用了黨參、黃芪,增強免疫力,效果很好,這是我們在臨床中總結的新經驗,應該向世界各地推廣。」劉景源說。湖北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沈紹平在直播中介紹說,湖北神農架是中醫藥的最大受益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是疫情嚴重地區,神農架用中藥方法有效地阻隔了疾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