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回國人員總數43.25萬人,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
從《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來看,展現80、90後為主的這屆海歸的各方面情況,調查也發現,為了與家人團聚、受到情感和文化因素的影響成為了大批留學人才歸國的主要原因,而這與他們中超七成為獨生子女有很大關係。
這屆海歸的表現到底如何?我們先來看結果,報告顯示,接近60%的海歸就職於普通崗位,近一半的海歸稅後月收入低於6000元,68.9%的人認為實際收入遠低於自身期望。
「學非所用」也很常見,僅有16.9%的人認為專業與工作崗位非常契合。
碩士+商科是當下海歸的最熱標籤
受調查的海歸中有超過六成為碩士畢業,博士生僅3.5%。商科是最熱門的專業大類,接近一半海歸是金融、管理、經營、人力資源等專業畢業,其次流行的工農法教育等應用學科,修讀的畢業生佔16.2%。
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行業是職業首選
就業人數從此前2015年調查中的第四位至第一位,增長了10個百分點。海歸就業崗位中,前兩位分別是銷售(13.5%)和技術(12.3%)崗位,緊接著是市場公關和運營類。
海歸的職場經驗競爭力並不具太大優勢
與國內競爭者相比,海歸的職場經驗競爭力並不具太大優勢。超過四成的海歸沒有海外工作經驗,而曾經在海外就業的待的時間也不長,有6年及以上海外全職工作經驗的僅佔3.5%。
缺乏對國內的了解又使他們容易錯失寶貴機會
數據顯示,約65%的海歸都表示自己不了解國內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對於國內就業政策以及人才薪酬福利待遇服務也了解不多,例如僅有21.8%的海歸熟悉關於留學人員回國發展優惠政策內容。
這同樣也影響到了他們的創業成敗。7.9%的海歸回國參與創業,可惜有過半數都遭遇失敗。而除了運營成本高和融資困難成為最大的問題(目前他們的主要資金來源有個人存款、親朋借款和銀行貸款),被列為第三大的影響因子就是缺乏對國內的了解。
儘管光環減弱,還是有48.4%海歸認為自身競爭力是高於國內同類學生的,近半數海歸有明確的職業規劃。而在就業方面,海歸身份的最大優勢體現在國際視野、語言優勢及跨文化溝通能力上。相對而言,海歸的職業價值觀更健康,大部分會把個人職業發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薪水。其次,海歸的心態更開放,更願意在民營企業工作。報告數據顯示,47.4%的海歸選擇民營或私營企業,多數選擇在500人規模以下的企業。
回國之後,多數海歸還是能順利融入國內生活和工作,僅有4.8%的人表示完全無法適應,而這相比2015年的調查結果(12.9%)已經有了明顯好轉。
那麼,多年留學在外的海歸回到國內,又是怎樣的生活呢?
情況一:比在國外還孤獨寂寞
回國後,和誰都說不到一塊兒去。每次面對別人尷尬的提問,比如:是不是留學的女生思想都很開放?這種一棒子打死所有人,非黑即白的觀點,都送上最禮貌的鄙視,眉頭都不皺,微微一笑,啥都不說。
天哪!這是什麼想法?為什麼要貼上標籤?帶上有色眼鏡看人?
倍感孤獨,比在國外的時候還孤獨。跟父母聊天的唯一內容只能是圍繞「啥時候結婚啥生孩子」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財富和價值」這兩大板塊。
曾經玩兒的很好的小夥伴也有了距離,大家都在長大,但是,卻是朝著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價值觀。
情況二:生活上的廢人
在國內就是半條廢物,擠不上去公交車,過不了大馬路,看不住錢包。被朋友嫌棄,這齣了個國怎麼回來連 「生活能力」都倒退了?被人埋汰,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連個手機錢包也看不住?
愛生病,一到冬天就咳嗽,霧霾一嗆就呼吸道感染。剛回去居然還會傻呵呵的直接擰開水龍頭然後接杯水一飲而盡,結果就是隔天就拉肚子。
跟別人一起去擼串,人家都好好的,結果你進了醫院。時間久了,自己都懷疑自己,怎麼腸胃變得這麼「敏感」了?
早上起來洗澡還被家人室友埋怨:屁事兒多,瞎講究。作為男生想噴點香水,結果被人說變態。女生稍微穿的清涼一點晚上出門,立馬遭人非議,你看,肯定是去夜店的。
總之,幹什麼都感覺格格不入。
情況三:回歸現實,就當自己沒去過國外
平時也從不主動提起自己的留洋經歷,該吃吃,該喝喝,從不輕易抱怨什麼。當別的同時還在討論著八卦閒話的時候,他/她並不參與,也不表態。
因為,他/她清楚,大家不是一類人,所以,沒必要去附和別人,更沒有必要去扭轉別人的想法。
很快,靠著國外那套「包容的」性格,在公司人緣不錯。在領導眼裡,也是能力強,務實性格好的企業重點培養對象,不出3,5年,便邁入了中層管理的職位。
情況四:吃苦太多,決心回國
用最快的速度定了最近的航班,一屋子東西能扔就扔,能送就送,回去時候比來的時候東西還少。邁著輕快的步伐,回歸到祖國的懷抱。
從此才懂得了「感恩」二字。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180度大轉彎,和父母有說不完的話,和朋友有吃不完的飯,每天都覺得好開心。
雖然沒賺到什麼大錢,也沒成為什麼「不一樣」的人。但是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心態比誰都好,每天總是笑呵呵的。
情況五:生活不得志
今天要去外企,明天要考公務員,後天又想做生意。什麼都會,什麼都做不好。眼看當初不如自己的朋友在原本自己都看不上的公司越做越好,自己一手好牌卻出的亂七八糟。不停的在更換著人生目標和奮鬥方向,結果,三五年過去了,幹過不少工作,跳槽了無數個公司,卻總是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不禁感嘆,是自己想的太多,還是做的太少?
情況六:生活八面小能手
做得一手好菜,小事兒從不求人。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鍛鍊身體。沒事兒就去旅遊或者健身,偶爾還參加個插花班什麼的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
在一線大城市裡打拼卻也活的不算太累,不自知間,就變成了公司同事眼中的「女神」「男神」。有情趣,有情調。
情況七:一直堅持使用自己的英文名字
回國多年,不管工作單位是國企私企還是外企,一直堅持使用自己的英語名字。別人讀不對還不高興。張嘴閉嘴都是自己當年的海外生活。今天埋怨國內空氣太差,明天埋怨國內的人際複雜。永遠堅持的,都是國外的生活方式,永遠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留學生的身段」。在她/他嘴裡,國內是最可怕的地方,你也不知道她/他在國內到底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總而言之,以上的結局都是有些極端的個例,但是,卻在點滴間映射著大家的影子。對於在國外生活這麼多年的留學生們來說,再次轉身回到國內,並不是一張機票那麼簡單,無論是從心態上,生活方式上,還是與人的相處,接人待物上,都需要再次的調整和適應。
最重要的,就是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畢竟,有一個好的心態,才能一切順利,迎刃而解。所以,在選擇專業的同時,也得考慮到就業的問題。什麼專業合適自己,適合就業市場,也是要做慎重選擇的。如果還是糾結不知道怎麼選,可以來柳橙網諮詢,我們顧問老師們會給您專業的留學建議,為您量身打造留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