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年前,人類發現了煤礦並開始使用,
東漢時期,中國就已經發現了天然氣和石油並開始使用。
到了今天,能用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礦等不可再生資源已經越來越少。
為了解決能源問題,人們利用大自然開發了可再生能源:風能、潮汐能、太陽能等。
太陽能不用說,小到計算器上的太陽能板,大到瓦爾札札特-努爾太陽能發電站
風力發電機大家也一定見過。相信大家在見到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時都會有疑問,轉這麼慢產生的電夠用嗎?
先給大家看一張它的內部結構圖。
在風力發電機內部,葉片連接的是一根低速轉軸,因為葉片本身的重量很大,每一根葉片一般都有20米長,如果轉速很快的話,底座就會支撐不住斷裂。
低速轉軸上有一個巨大的齒輪,齒輪下方有一個小齒輪,而小齒輪連接的是高速轉軸。而發電機連接的正是高速轉軸。
風力發電機工作時,每分鐘葉片大約轉動20-30轉,而內部的高速轉軸速度大約是低速轉軸的50倍,也就是每分鐘可以轉動1000-1500轉,大家看到這個轉速還會覺得風力發電機的效率低嗎?
如果想讓他轉的在快一些,最好的辦法就是再裝幾根葉片,這樣,葉片的受力率就會增加,速度也會變得更快。
在看看潮汐能,這個相信大家基本沒多少人見過,畢竟這種發電機在水裡或者海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海裡遊過泳,如果去過的話,那一定對大海的力量深有體會,海裡的水湧動時,人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大家應該都見過電影裡的潛水艇螺旋槳,快速旋轉來擁有推動潛水艇的力量。潮汐能的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換成了海水流過,帶動了發電機旋轉產生電能。
將外海水引入壩中,途中穿過發電機帶動葉片進行發電,而後在將壩中的海水放出,在此穿過發電機進行發電。這種潮汐能發電機有一定的缺點,只適合低水頭,大流量的地方。
最後,給大家看看這是加拿大政府在芬迪灣計劃2025年開始的海底潮汐能發電項目,利用海洋能發電的兆瓦級雙向渦輪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