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們的社交活動明顯減少了,工業生產顯著減緩,旅遊業更是一落千丈。然而,科學家們發現,這段時間正是探測到的地震噪聲最「安靜」的時間。
所謂的「地震噪聲」,實際上就是一種極其微弱的地震波。它由地球由地球內部的振動產生,可以通過地表的儀器檢測到。地震噪聲可以由地震,火山,還有爆炸產生,但是也可以由人類的日常活動(如工業生產和旅行)產生。
在由數據記載的歷史中,這可能是人類產生的地震噪聲最弱,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段時期。在這樣一段「安靜期」中,科學家們探測到了原先被「藏起來」的地震波信號。同時,這也可以讓科學家們更清楚地區分人為產生和自然產生的地震噪聲。人為產生的噪聲無關痛癢,而自然產生的地震信號往往會代表著自然災害的來臨。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地震噪聲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而逐漸增強。一般來說,人為產生的地震噪聲會在特殊的時期減弱,例如聖誕節,新年等大型節日。在周末和半夜的時候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弱。然而,由疫情造成的噪聲減弱程度比這些時期的還要多。
一篇發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指出,在今年3月到5月期間,受到疫情影響,人類活動引起的噪聲減少了50%。儘管2020年中沒有觀測到地震減少的現象。但是由人類造成的地震噪聲卻前所未有的減少了。關於疫情對我們腳下大地的影響,這樣的研究是全球首次。
為了匯總地震的數據,科學家們收集了全球117個國家中,268個地震波探測器的數據,發現和之前的所有記錄相比,疫情期間的噪聲都是最低的 。中國的噪聲從2020年1月開始降低,隨後是歐洲和世界其它地區,從2020年的3月和4月開始,噪聲也開始降低。
城市地區是這種現象最明顯的區域,噪聲下降的現象主要集中在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科學家們的研究探測到了原先被人類活動掩蓋的地震信號,尤其是在白天的城市地區。在疫情期間,這些地區的地震儀表現得比原來更清晰,更準確。
疫情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變化,然而,這也為科學家們研究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劇和人口數量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居住在地質危險區域。區分各種地震信號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這次的疫情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角度,人類究竟給地球帶來了多大的影響?我們希望科學家們能利用好這次難得的機會,幫助我們更好的探測地球,從自然界的信號中讀出我們原來錯過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