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臨,街頭空無一人,地質專家卻樂翻了天

2020-09-03 科學新知識

疫情期間,我們的社交活動明顯減少了,工業生產顯著減緩,旅遊業更是一落千丈。然而,科學家們發現,這段時間正是探測到的地震噪聲最「安靜」的時間。

所謂的「地震噪聲」,實際上就是一種極其微弱的地震波。它由地球由地球內部的振動產生,可以通過地表的儀器檢測到。地震噪聲可以由地震,火山,還有爆炸產生,但是也可以由人類的日常活動(如工業生產和旅行)產生。


在由數據記載的歷史中,這可能是人類產生的地震噪聲最弱,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段時期。在這樣一段「安靜期」中,科學家們探測到了原先被「藏起來」的地震波信號。同時,這也可以讓科學家們更清楚地區分人為產生和自然產生的地震噪聲。人為產生的噪聲無關痛癢,而自然產生的地震信號往往會代表著自然災害的來臨。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地震噪聲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而逐漸增強。一般來說,人為產生的地震噪聲會在特殊的時期減弱,例如聖誕節,新年等大型節日。在周末和半夜的時候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弱。然而,由疫情造成的噪聲減弱程度比這些時期的還要多。

一篇發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指出,在今年3月到5月期間,受到疫情影響,人類活動引起的噪聲減少了50%。儘管2020年中沒有觀測到地震減少的現象。但是由人類造成的地震噪聲卻前所未有的減少了。關於疫情對我們腳下大地的影響,這樣的研究是全球首次。


為了匯總地震的數據,科學家們收集了全球117個國家中,268個地震波探測器的數據,發現和之前的所有記錄相比,疫情期間的噪聲都是最低的 。中國的噪聲從2020年1月開始降低,隨後是歐洲和世界其它地區,從2020年的3月和4月開始,噪聲也開始降低。

城市地區是這種現象最明顯的區域,噪聲下降的現象主要集中在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科學家們的研究探測到了原先被人類活動掩蓋的地震信號,尤其是在白天的城市地區。在疫情期間,這些地區的地震儀表現得比原來更清晰,更準確。


疫情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變化,然而,這也為科學家們研究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劇和人口數量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居住在地質危險區域。區分各種地震信號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這次的疫情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角度,人類究竟給地球帶來了多大的影響?我們希望科學家們能利用好這次難得的機會,幫助我們更好的探測地球,從自然界的信號中讀出我們原來錯過的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單日新增病例7天翻一倍,英國疫情正面臨「危險轉折點」
    疫情現狀:單日新增病例每7天增加一倍根據英國衛生部9月22日發布的數據,該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4926例,累計確診病例達403551例。據BBC報導,英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量於7月開始再次增加。英國第二波疫情中,年輕女性住院人數增多。/《衛報》報導截圖當地時間9月21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發出警告稱,目前英國單日新增病例數大概是每7天增加一倍,按照這種速度,到10月中旬單日新增病例數或達到5萬例,這會導致到11月中旬每天新增大約200例死亡病例。
  • 成都一場初雪,滾滾們樂翻了
    成都一場初雪,滾滾們樂翻了 2021-01-08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又一國疫情惡化!遺體被拖上街頭拋棄,工程師發明移動火化爐
    但是還有一些國家依舊處於疫情的高峰期,根據環球網報導,近日又有一個國家的疫情情況開始惡化,而這個國家便是玻利維亞,甚至有不少的遺體被拖上街頭拋棄,為此,該國的工程是準備發明一種移動的火化爐。
  • 全球疫情形勢嚴峻,2020年冬季來臨,新冠疫情還會捲土重來嗎?
    從新增確診趨勢曲線圖可以看出,全球疫情仍然處於上升階段,遠遠沒有看到下行結束的跡象,很多病毒專家也表明此次全球疫情屬於第一階段,7月份以來又再次出現了反彈疫情。很多國家正處於夏季,但是仍然無法阻止病毒的迅速蔓延,那麼可以想像得到,到時候冬季來臨,新冠病毒會更加適應低溫,變得更為活躍,感染能力更強大。
  • 從街頭無措到農場安頓,露宿者在疫情下找到一份工
    2天前,他們仍於廣州市區的大德路和人民橋一帶流浪。疫情防控期,街上可撿拾的廢品驟減,掙錢的唯一途徑沒了。天氣驟冷,雨水突襲,全部家當就是拉在身邊的一臺板車,他們守著,盼著疫情帶來的「糟日子」有一天能改變。除了尋親返鄉,抑或忍受著飢餓等待疫情結束,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是露宿者生存下去的另一出路。「可誰要我們,我見工很多次了,沒一次好結果。」
  • 此北歐國家令全球驚訝,疫情之下街頭繁華,專家:別國都錯了
    據外媒4月11日報導,在歐美新冠疫情極其嚴重的情況下,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採取了居家禁足令等嚴厲的防控措施,但是北歐國家瑞典卻"與眾不同",一直採取著較為寬鬆的應對措施。目前瑞典的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6000例,呈繼續上升的趨勢,死亡300餘例,但直到4月初仍然沒有宣布任何封閉措施。
  • 疫情加快「中國時代」來臨,2023年,中國將躋身高收入國家?
    2017年就有經濟學專家分析,中國很有可能會在十年之內成為高收入國家,徹底擺脫曾經貧困的身份。而近日,英國一家著名智庫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預計,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到了2023年,中國將成為高收入國家。中國的GDP將在2028年超過美國除此之外,該報導還表示,如果中國可以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那麼到了2028年,中國的GDP很有可能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系。
  • 美國街頭藝術家回應疫情:焦慮與恐慌,呼籲與思考
    美國街頭藝術家回應疫情:焦慮與恐慌,呼籲與思考 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2020-04-08 09:07 來源:澎湃新聞
  • 因疫情封鎖海灘,泰國稀有海龜數量增長達到20年之最
    因疫情封鎖海灘,泰國稀有海龜數量增長達到20年之最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邢穎 2020-04-21 13:38
  • 老師公主抱男生演示闌尾炎手術 整個教室樂翻了
    老師公主抱男生演示闌尾炎手術 整個教室樂翻了 2020-11-16 10:28:01  來源:北京時間
  • 倒計時2天!深圳第二屆爵士藝術節即將如「樂」而至
    三大舞臺全天候表演不斷為期兩天的深圳第二屆爵士藝術節,設置了三大主題舞臺循環開演,讓廣大市民的身心在周末能夠盡情放鬆,享「樂」不停歇。原有的小鎮舞臺保留了下來,將多彩的音樂氣氛與彩色小鎮結合,與市民一起創造「爵士潮流」的奇妙氛圍。「爵士大師殿堂」主題舞臺設在文華東方觀景臺。
  • 地質專家回應
    地質專家回應 2020-10-14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被韓紅稱讚的「最好鍵盤手」丨哈爾濱第十屆街頭音樂節星光閃耀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為重啟哈爾濱文化旅遊市場,提升音樂名城的影響力,2020哈爾濱第十屆街頭音樂節於10月9日至11日每晚舉行。10日晚,是哈爾濱第十屆街頭音樂節演出的第二天,炫酷的舞臺背景與燈光超級吸睛,隨後架子鼓、貝斯、鍵盤與薩克斯以一段節奏歡快的爵士樂拉開了當晚演出的序幕。
  • 用地質錘敲出夢想的火花!高考倒計時28天!
    用地質錘敲出夢想的火花!高考倒計時28天!0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距2020年高考還剩28天
  • 武漢重症病例清零,英國暫不解封,非洲疫情暴發或引發饑荒,今日疫情...
    (圖說:4月21日,一名婦女走過巴黎街頭一家關閉的餐廳。 據悉,23日湖北現有確診病例首次降至50例以下,連續20天無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近10日,全國現有境外輸入病例逐步下降,但仍有境外輸入關聯本土確診病例報告,要全面查清確診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等行動軌跡,精準圍堵、消除隱患。 武漢重症清零!
  • 疫情結束後,去曼谷幾家街頭美食餐廳吃吃喝喝
    本網3月19日訊 如果沒有新冠肺炎疫情,你現在應該在哪裡旅行?聽說這段時間進出家門口、菜市場都少不了體溫探測器和安保人員的三大詢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疫情過後,摘下口罩好好生活吧!健身、存錢、旅遊,相約朋友或者愛人來泰國打卡,一路上聊啊聊,吃啊吃,盡情享受自由和幸福!
  • 新聞1+1丨年關將至,疫情未退!防控該如何繼續?專家詳解來了→
    對於這一輪出現的疫情,又產生了很多的疑問與思考。我們的疫情防控該如何繼續?如何看待全國多地出現的零星病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①入冬以來全球疫情變得更加嚴峻,每天報告病例數從30萬、40萬漲到50萬、60萬、70萬,前幾天單日報告數更是達到了80萬,無論是歐洲、美洲、亞洲都出現了報告病例數的劇烈反彈。
  • 與地質專家面對面,解鎖地球的秘密
    9月4日至5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博物館和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的數十位專家組成的科技服務小分隊走進懷化市、沅陵縣和麻陽縣等地的中小學課堂,為這裡的學生們帶來了一系列關於地球科學、地質災害的科普講座,使廣大學生對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