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都不能少!用R繪製最完整中國地圖

2020-12-03 投必得專業論文編譯

我們前邊用三篇推文介紹了用R對世界地圖搭配數據的繪製,分別是:

用ggplot2包繪製主要地區和城市的疫情格局:

用tmap包繪製國家/地區水平的整體情況:如何用R繪製新冠病毒世界格局(二)(附完整代碼)。

探討局部地區疫情發展情況的繪製以及繪製時間序列動態圖:用R繪製局部地區疫情分布圖+時間序列動態圖。

三篇推送受到了非常好的反響,推文中也包含實列代碼,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親自測試一下。但是同時,我們推文中存在的一個「瑕疵」,正如有位朋友的留言(上圖中最後一個),一直讓投必得編輯部如鯁在喉,終於經過我們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很驕傲的宣布:使用咱們投必得的地圖文件包,讓你繪製出一幅包含最全中國的世界地圖: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前言

我們中國的地圖一點都不能少,然而我發現大部分的R包中的地圖文件對中國地圖都做的不認真,這些包都不是中國人開發的,所以我們也沒有什麼辦法,但作為中國人,我們有自己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尤其是在一張全球地圖中。

那為什麼我們今天要做這個事情呢?因為我們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一份世界地圖在r中,R包中帶有的地圖,有正確的標註中國邊境,連西藏南部和臺灣都是錯誤的。不用說海南諸島了,和九段線了!

一份包含完整中國地圖的世界地圖

首先是得到一份標準的中國地圖,這個網絡上很難下載得到。我們通過地理信息專業的朋友搞到了一份擁有正確中國邊境的世界高分辨地圖shape文件。這張地圖繪製出來超過了1個G,可以滿足大幅出版印刷需求,但是我們正常科研用的沒必要這麼大(尤其是R中作圖),所以我們在這裡將這份地圖改成了適合我們常用的版本。

載入R包

library(maptools)

library(sf)

library(ggplot2)

library(maps)

library(mapdata)

library(sf)

library(raster)

library(dplyr)

library(spData)

繪製世界地圖總體輪廓

使用正確地圖文件添加世界地圖總體輪廓:

worldmap <- sf::st_read('../正確的世界地圖/WorldMap.shp')worldmapp = ggplot() + geom_sf(data = worldmap ,aes( geometry = `geometry`,fill = `ENG_NAME`)) + scale_fill_discrete(guide = FALSE)pggsave("worldmap1.pdf",p,width = 40,height = 30)

添加九段線

使用九段線文件添加相應實線:

nine <- sf::st_read('../中國邊境等/全國行政區劃練習用數據/國界九段線.shp')ninepp1 = p +geom_sf(data = nine,aes( geometry = `geometry`),color = "grey30")p1ggsave("worldmap2.pdf",p1,width = 40,height = 30)

添加南海諸島

南海諸島很小,但是要都添加上去:

northear <- sf::st_read('../中國邊境等/全國行政區劃練習用數據/南海諸島.shp')p2 = p1 +geom_sf(data = northear,aes( geometry = `geometry`),color = "grey30")p2# p = ggplot() + geom_sf(data = worldmap ,aes( geometry = `geometry`,group = `ENG_NAME`),fill="grey",alpha=0.3) +# scale_fill_discrete(guide = FALSE)# p# ggsave("worldmap.pdf",p,width = 24,height = 16)ggsave("worldmap3.pdf",p2,width = 40,height = 30)

大功告成

通過細節展示中國部分:

寫在最後:

投必得畢竟不是地理信息方面的專家,不過我們已經盡力專業,全面,如果小夥伴們發現有任何瑕疵,請一定對我們批評指正!讓我們大家一起守護祖國的一點一滴!

相關焦點

  • 重慶4歲萌娃和爸媽手繪地圖: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王亞楠一家三口在家裡黑板上手繪的中國地圖。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9日6時訊(記者 王瑋)「媽媽快來看『中國』。」「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哦。」近日,由自然資源部微信公眾號發出的一則短視頻刷屏了朋友圈,萌寶和爸爸媽媽一起,繪製了一幅「一點都不少」的中國地圖。今天(8月29日)就是全國測繪法宣傳日,記者從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短視頻的主角就是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的地圖工程師王亞楠一家三口,這則短視頻也是自然資源部特意向王亞楠約稿的作品。「其實我們去年也拍過一個宣傳正確使用地圖的短視頻。」
  • 點一點獲取標準地圖,一點都不出錯
    信息時報訊(記者 奚慧穎 通訊員 穗規資宣)種類繁多的「問題地圖」屢有發生。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不能少,對地圖上的「點線」須得較真。今年8月29日是第17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規範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
  •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一文教你鑑別「問題地圖」
    電話:010-68047618網址: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gtzybwx@163.com資源君最近時常能被一個關鍵詞刷屏——「問題地圖」,輸入這個關鍵詞便能看到諸多連結,先是某外國化妝品品牌海報中國地圖出錯,再是26萬張「問題地圖」出口至歐洲某國被追回,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地圖」各大媒體紛紛發聲,「嚴查問題地圖,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 一點都不能錯!使用中國地圖要注意
    紅網時刻記者 楊朝文 通訊員 劉泉子 長沙報導地圖是地理信息最重要、最普遍的呈現方式,是人類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更事關國家的主權、安全與利益。常見的「問題地圖」錯在哪今年的全國測繪法宣傳日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而近期某熱播偶像劇中出現的「問題地圖」,則錯了不只一點點。
  • 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完整宇宙3D地圖呈現5萬星系
    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繪製的最完整的3D本地宇宙地圖,所涵蓋的星系最遠距地球3.8億光年  北京時間6月17日消息,科學家繪製了一幅壯觀的臨近宇宙3D地圖,呈現2微米全天巡天計劃(以下簡稱2MASS)在紅外線條件下觀測到的5萬個星系。這幅不可思議的星系圖可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如何形成和演變。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繪製的最完整的3D本地宇宙地圖,所涵蓋的星系最遠距地球3.8億光年。
  • 自然資源部發布2020年標準地圖 呼籲:規範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
    央廣網北京8月30日消息(記者劉樂)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地圖,是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一樣東西,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出行導航、查詢位置、網購外賣等都離不開地圖。每年的8月29日是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
  • 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規範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
    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規範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今年8月29日是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今年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自然資源部免費向公眾提供標準地圖服務】近日,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第39集中存在的「問題地圖」引發廣泛關注。
  • 十八世紀的古老世界地圖,朝鮮人繪製的地圖中國是世界中心
    1、這幅 地圖是18 世紀晚期由奧格斯堡出版商出版的世界地圖。這是根據法國地圖繪製師繪製的地圖。該地圖使用彩色色調和邊界來劃定各大洲,歐洲、亞洲和非洲之間的邊界劃分的非常清晰。2、這幅地圖屬於木刻地圖。
  • 一點都不能錯!2020年最新版中國地圖來了
    中國地圖 1:4800萬 一點都不能錯 在自然資源部標準地圖服務的頁面上,可以獲得這些地圖。
  •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
    巴爾布達的《中國新圖》       巴爾布達繪製的《中國新圖》,是西方歷史上繪製的第一幅單幅中國地圖。在西方以往繪製的地圖上,中國常被畫在亞洲或東亞地圖上,不被當作一個獨立地理單元來繪製。該圖於1584年問世,最早收錄在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的《寰宇大觀》地圖集中,在西方造成巨大影響,並成為接下來近70多年中西方人繪製中國地圖的標杆。巴爾布達地圖在西方地圖繪製史上無疑是有重大意義的,因而,復旦大學周振鶴教授說,「這是歐洲人繪製中國地圖的奠基之作。」巴爾布達的1584年版《中國新圖》及圖上信息。
  • 一點都不能錯!2020年新版地圖來了
    中國地圖 1:4800萬世界地圖 1:2.5億G20國家分布圖中國分省地圖—北京市 1∶98萬>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圖二 1: 120萬長三角地區圖規範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在自然資源部標準地圖服務(戳這裡)的頁面上,可以獲得這些地圖。
  • 避免繪製「問題地圖」!廣西上線海量標準地圖供公眾免費下載使用
    今年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的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細心的市民可能會注意到,在標準的中國地圖上,會特別標註一些島嶼,即使這些島嶼在地圖上僅是一個小點,實際面積也很小。這些不起眼的小點能否隨意去掉?答案是「一點都不能錯」。地圖是表達國家版圖的最主要形式,代表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錯誤繪製地圖,輕則會影響使用者出行,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外交糾紛。
  • 西洋人繪製的第一幅中國分省地圖
    這是歐洲人繪製中國地圖的奠基之作,代表了當時葡萄牙及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識水平。這幅地圖雖然非常粗略,但在其出版後的半個世紀在歐洲一直作為標準的中國地圖使用的。 16世紀葡萄牙人的向東擴張  歐洲人最初是通過絲綢之路知道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的。
  • 科學家繪製出史上最完整月球地質全圖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導 西媒稱,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與行星研究所展開合作,首次繪製出了一份完整的月球表面地質圖,並進行統一分類。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4月25日報導,這份新的月球地圖被命名為「月球統一地質圖」,為人類後續的探月任務提供了一份有關月球表面地質情況的最終藍圖,對國際科學界、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公眾而言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這份新數字地圖以1∶5000000的比例顯示了月球的地質情況。
  • 古人是怎樣繪製地圖的?拉著「機器人」全國跑,繪製方法了不起
    歷史九點半/文古人沒有衛星,是怎樣繪製地圖的?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大家都知道繪製一幅地圖,需要知道疆域的大致輪廓線,內部的山川河流走向,山脈的等高線,以及兩地之間的距離等。目前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地圖繪製於戰國時期,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共有7幅,但這7幅地圖繪製的主要是秦國境內山川水系,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全國地圖主要是《禹跡圖》和《華夷圖》。《禹跡圖》和《華夷圖》參考唐代的《海內華夷圖》,宋朝時繪製,經過不斷地完善,和今天我們看到的全國地圖已經非常接近,特別是境內的長江、黃河等水系的輪廓十分接近當下,看完讓人驚訝古人的智慧。
  • 迄今最完整宇宙 3D 地圖誕生 可呈現 5 萬星系
    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繪製的最完整的3D本地宇宙地圖,所涵蓋的星系最遠距地球3.8億光年  6月17日消息,科學家繪製了一幅壯觀的臨近宇宙3D地圖,呈現2微米全天巡天計劃(以下簡稱2MASS)在紅外線條件下觀測到的5萬個星系。這幅不可思議的星系圖可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如何形成和演變。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繪製的最完整的3D本地宇宙地圖,所涵蓋的星系最遠距地球3.8億光年。
  • 來,一起翻閱宋人繪製的地圖
    儘管如此,在科技水平尚不發達的11世紀,宋人已初步探索出一套較為完整的繪圖方法。通過遺留至今的地圖,我們或許可以窺視出宋人的「天下觀」以及對世界的認知。《東震旦地理圖》地圖作為古代社會王權的象徵,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極為突出的地位。舉凡版圖之拓展,疆域之徵戰,邊防之鞏固,土地之經界,日常之行政,皆需地圖。故地圖之繪製,乃歷代王朝之國家事業,向為發達。
  • 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
    「輿」指的是車輛,古人繪製地圖時就是駕著一種叫做「記裡鼓車」的馬車丈量世界,馬車行到哪裡,地圖便畫到哪裡。至於地圖之外的世界,不是一片蠻荒,就是與己無關。在古代中國,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地圖測繪,也只有作為知識分子精英的士大夫才掌握著繪製地圖的秘密。
  • 科學家公布了史上最完整月球地圖,光輝熠熠
    當你現在地球遙望月球時,能看到它的表面明暗交錯,那只是從離我們最近的鄰居身上發現的豐富的地理多樣性的一點小提示, 這不僅是一張已繪製完成的令人嘆為觀止的地圖,同樣也是一張讓後人完成更多探月任務的藍圖,引導太空人找到適當的降落地點和區域以便對月球進行更有價值的科學探索。
  • 她繪製的地圖,革新了我們對海底的認知
    瑪麗·薩普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人類已經進行了無數次深海探險,並從海底採集到了許許多多的樣本,但人類對海洋最深處的了解仍然非常少。儘管如此,了解海底對我們來說卻意義非凡。據薩普回憶說,當時之所以有這樣的課程設立,是因為男性都參軍打仗了,因此需要女性來填補空缺的職位。後來,薩普先是在俄克拉何馬州的一家石油公司工作,到了1948年,她在哥倫比亞大學找到了一份地質學方面的工作。然而,那時女性並不能登船參與研究工作,但由於薩普會製圖,她被僱傭來協助男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