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子》中有一篇故事,傳說,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地叫混沌。倏和忽經常到混沌那裡玩耍,混沌非常殷勤地招待他們。
有一天,倏和忽就在一起商量怎麼報答混沌,他們說,每個人都有眼、耳、口、鼻等七竅,去聽啊、看啊、吃東西啊,混沌一竅也沒有太慘了,我們幫他一下吧。
於是他們兩個人就帶著斧頭、鑿子之類的工具去給混沌開竅。一天開一竅,七天鑿了七竅,可憐的混沌被他好朋友這麼一鑿,一命嗚呼了。
混沌本身雖然是死了,但是繼混沌之後的整個宇宙、世界也由此誕生了。
在《淮南子》中也有一篇關於開天闢地的神話,大意是當上古沒有天地的時候,世界一片混沌,看不出一點形跡。在混沌中誕生了兩位大神,一個是陽神一個是陰神,他們在那裡苦心經營天地。
後來陰陽判分,八方位置定出,陽神管天,陰神管地,這樣就形成了我們的世界。
除此之外,在中國古代書籍中,存在很多開天闢地的人物,大多都似是而非,那麼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是怎麼脫穎而出,變得廣泛流傳,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呢?
先講一個故事。
據說在高辛王當朝的時候,有一年王后娘娘忽然得了耳痛病,整整痛了三年,百般醫治沒有效果。後來從耳朵裡挑出一隻金蟲,形狀像蠶,這一挑出來,耳痛病剎那間就好了。
王后覺得奇怪,便用瓠籬盛著這條蟲,又用盤子蓋著。哪知盤子裡的衝忽然變成了一隻龍狗,遍體錦紋,五彩斑斕,毫光閃閃。因為是從盤子和瓠籬中變出來的,所以取名叫盤瓠。高辛王見了這狗十分喜歡,行坐隨身,寸步不離。
那時忽有房王作亂,高辛王憂慮國家危亡,便向群臣說:「若有人能斬房王的頭來獻,願把公主嫁給他。」君臣見房王兵強馬壯,難以獲勝,都不敢去冒險。
話說忽然有天,宮廷裡不見了盤瓠,大家都不知道這狗究竟跑到哪裡去了,一連找了好幾天都無影無蹤,高辛王感覺很是奇怪。
直到後來盤瓠叼著房王的頭顱跑回宮中,才知他原來是去了房王軍中,趁房王不備,咬下了他的頭顱。
高辛王大喜過望,便叫人多拿些剁得細細的肉來餵他。
哪知盤瓠只是把鼻頭伸向盆邊嗅了一嗅,便走開了,悶懨懨的去睡在屋角,不吃東西,也不活動,高辛王叫他也不起來,就這麼過了兩三天。
高辛王心裡難過,想了想,對盤瓠說:「狗啊,你為什麼不吃東西,叫你也不應我?莫不是想娶公主為妻,恨我不守諾言嗎?非我不踐諾言,實在是狗和人不可以結婚吶!」
盤瓠忽口吐人言,說道:「王,請不要憂慮,你只要將我放在金鐘裡面,七天七夜,我就可以變成人了。」
高辛王聽了,深覺詫異,依言將盤瓠放在了金鐘裡面,看它怎麼變化。
一天、兩天、三天……到了第六條,公主怕它餓死,悄悄打開了金鐘,這時盤瓠全身都變成了人,只留一個狗頭沒來得及變,從此再也不能變了。
於是,盤瓠從金鐘裡跳出來,披上大衣,公主則帶了狗頭帽,兩人就在皇宮裡結了婚。
婚後,兩人生下三男一女。
兩人帶著兒女們回去看外公外婆,並請高辛王賜姓。三個兒子分別賜姓為盤、藍、雷,女兒嫁個了一個勇敢的士兵,跟著丈夫姓了鍾。
藍、雷、盤、鍾四姓戶型婚配,子孫繁衍,成為國族,大家都奉盤瓠為他們共同的老祖宗。
這個故事大同小異的流傳在中國南方瑤、苗、黎等民族中。「盤瓠」這兩個字,音轉為「盤古」。
據說瑤族人民祭祀盤古,非常虔誠,稱之為盤王,人們的生死壽夭貧賤,都歸盤王掌握。
苗族也有《盤王書》,傳唱於苗民當中,說盤王是種種文物器用的製作者。
三國時期徐整作《三五歷記》,吸收了南方少數民族中「盤瓠」或「盤古」的傳說,加以古代經典中的這裡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創造了一個開天闢地的盤古,填補了鴻蒙時代的這一段空白,盤古遂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最後,我們來回憶一下,我們小時候聽到的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和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他用他整個身體使這新誕生的世界豐富而美麗。
歡迎大家關注鹿白說,說天、說地、說神話、說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