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空出靈氣,「疏體」美感回味無窮,且看倪瓚畫風的空疏美
文/秋香
戛然而止處,留白韻味顯。和一些大家的筆法不同,倪瓚在描繪山水畫作時,往往能夠在畫卷當中空出靈氣,在空疏當中留下無限遐想,讓看眾在觀賞畫作時有著更強的參與感。
但也會因為畫面構圖過分簡單,讓其畫作在初次品味中略覺清淡。
01疏密交織,境界無垠
在倪瓚的《安處齋圖》中,其畫風簡潔,同時在疏密交織處,繪出了經典畫風。
兩處山勢以留白隔開,既彰顯出遠近之感,另外也讓其中景致呈現出縹緲的意蘊。將平面之勢,通過留白塑造出空間感,在獨到的角度安排中探尋事物的真實特點。
而在想像當中能夠萌生出對於景致的獨到感受,那種跨越了畫卷束縛的境界,展現出無垠狀態,讓人能夠從畫作中脫離出來,生出對於畫外景致地描繪。
02虛實相生,鑄就妙境
在虛實交錯的描繪中,畫中景致的立體感凸顯,筆墨固然是畫家技法展現的一個基礎,但是留白處也能看出功底。
如何讓留白留得恰到好處,讓畫作呈現出深遠意境,自然對於畫家功底也有磨練。
倪瓚便在留白的選擇上想法獨到,被譽為善於處理留白的畫家,在畫中形象、景致的細膩描繪之外,還嘗試通過留白來彰顯意境,讓其成為展現畫面的一種重要組成成分。
03章法獨到,技法交錯
在倪瓚對於畫面的處理中章法獨到,有著多樣的技法,其一在遠景處留白,讓畫面空出大半,見之《幽碉寒松圖》等畫作,其二取中景一部分留白,在《岸南雙樹圖》等作品處有所展現。
其三捨棄中景,讓中部顯得尤為空靈,這是倪瓚畫作中常見的一種方式,《六君子圖》便是如此。
其四便是在景緻密集處留白,將近、中景致集中,並進行留白,讓畫面愈加豐富,諸如 《虞山林壑圖》,《容膝齋圖》。
另外還會採用近、中、遠都入畫的方式,像《雨後空林》等,但是此類技法不夠典型。
從其章法和技巧的使用中不難看出,倪瓚在處理留白處並非沒有規律,而是建立在對留白技法的純熟運用下,彰顯出別樣韻味,也為後世欣賞、學習留白韻味提供了模板。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