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人投籃那麼準?正確標準的投籃姿勢,保持良好的手感

2021-01-20 專注體育評講

相信對於所有籃球愛好者來說,擁有一手精準的投籃才是最終的王道吧。NBA中不乏投籃高手,有後仰美如畫的科比、教科書式的甜瓜、典範跳投者雷-阿倫以及水花兄弟庫裡和湯普森。誰才是你認為最好看最準的呢?

後仰跳投美如畫

教科書投籃

最好看最標準的跳投

水花兄弟

那麼為什麼別人能投得那麼準,自己卻無論怎樣練習投籃還是沒用呢?那問題肯定出在手勢方面。今天,老王將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正確的練習投籃,在比賽中得心應手。

第一點:預備站姿

一個好的站姿是投籃的基礎,就像蓋房子需要花很多功夫修地基一樣。站姿的標準與否影響到投籃的力量,方向,手感等等。投籃時應該雙腳平行撐開,雙膝同腳持平,不要內扣,也不要雙腳合併在一起,會影響整體協調性。

第二點:發力點

中遠距離的投籃要求投籃的力量更大一點,正確的發力應該保持腳踝、腰部、手肘三點保持在一條直線上。手腕向正前方壓,切忌手腕向外撥或向內扣,不然籃球的旋轉方向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從而改變了球的彈道,降低了精準度。

第三點:出球手與護球手垂直

正確的出球手和護球手應該是這樣:護球手置於籃球一側,出球手指尖垂直於護球手手掌位置。而不是將出球手置於籃球底部。

第四點:出球手五指撐開

出球手應該五指張開,儘可能將球置於手掌掌控之中。

第五點:出球時以食指為主要發力點

投籃出球瞬間,以食指為主要發力點。食指平行於護球手,直線發力。切忌出球手歪斜、扭曲或雙指發力。

第六點:食指與大拇指垂直

出球手的食指與大拇指保持90度垂直分開。

其實,所有規範的投籃動作都不如適合自己的動作,畢竟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也各不相同,只要能投進籃筐的動作都是適合自己的。以上規範動作的分享,僅供參考不做討論。只要我們勤加努力,多多練習,一定可以投得更準。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投籃技巧:正確的姿勢和正確的握球
    知道如何正確打籃球是籃球初學者需要掌握的最重要技能,從本質上講,籃球是一個簡單的體育遊戲,您需要能夠將球放入籃筐,隨著籃球以最高水平的發展,能夠遠距離投籃變得越來越重要。您可能並非天生就具有非凡的身高,但是您的投籃能力是可以控制的。擁有正確的形式和習慣,您將在比賽中輕鬆得分!
  • 籃球培訓基本功訓練:正確投籃姿勢手型教學
    投籃精準會讓你在混跡各類野球場或正規比賽時成為大腿,那麼想要成為一個好的投籃手,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關於投籃的基本功,包括投籃的正確姿勢和發力機制,然後才是高效的訓練方法和持之以恆的投籃訓練。今天我們來為大家上一堂投籃動作教學的課程。
  • 正確的投籃姿勢,原來90%的人都錯了
    小編看到最近許多人都在網上諮詢關於投籃姿勢的問題,每個愛打籃球的小夥伴都希望自己的投籃姿勢能夠很標準,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很多人的投籃手型以及接球站位都不是那麼的科學,下面小編就用自己了解到的知識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投籃的基本站立姿勢:雙腳原地開立,肩部與地面平行,右腳稍前,讓身體的重心落在兩腳中間,屈肘,手腕後仰,五指自然張開,持球於右眼上方,左手扶球側,兩膝微屈
  • 盤點NBA個性的投籃姿勢!
    喜歡麥迪投籃的人就像中了毒癮,沉迷於觀看麥迪一次次的幹拔跳投。諾維茨基金雞獨立名揚江湖,老司機得以成名。2米13的身高,投籃點高,加上投籃姿勢的空間大,幾乎不可能在NBA被封蓋,成為司機在聯盟的招牌技能。布澤爾布澤爾的投籃絕對稱不上好看,整個球根本不是舉在頭頂,而是扛在肩上,好像是肩上扛著一枚大炮,靠著彈力把球投出去。
  • 只投籃不突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相信在座的各位兄弟都是如此,絕殺還是喜歡看投籃,更加刺激。 我個人感覺,投籃終結帶來的樂趣無疑比突破來的舒服,特別是在野球場接波的時候,最後一球,大家都會習慣性的收縮防守
  • 深入了解庫裡式投籃的原理,可以升華我們的投籃技術
    在我們在籃球場上拿起籃球朝向籃筐去投籃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籃球會掉進籃筐,這個問題是每個想要學習投籃的人都必須明白的,但是卻是被絕大多數人所忽略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一切投籃的原理,也是庫裡式投籃的原理,那就是:主動意識(這個詞學習自池邊的樹籃球教程)。
  • 姚明大哥現身休斯頓,身材保持不錯,羅伯森女友秀投籃連中8三分
    姚明大哥弗老大現身休斯頓,身材保持不錯,羅伯森女友秀投籃連中8三分北京時間8月16日資訊,昔日火箭球員弗朗西斯,姚明的大哥近日迎來最新消息,他現身了休斯頓當地一個橄欖球球隊德州人隊的訓練場。從照片上看,弗朗西斯身材保持不錯,肌肉線條分明,沒有因為退役後不打球而顯得身體發福,身材走樣,可見每天是保持訓練狀態的。現已經42歲的弗老大,退役後就再無他的消息。當年他為火箭抽下了狀元籤,獲得了姚明,或許是自己籤下來的,弗朗西斯非常照顧姚明,令剛進入的姚明不受欺負。而弗老大的稱呼也是那個時候盛行起來的。
  • 《紙上籃球》第一章第8節:投籃分布之兩分球
    簡單說就是,我們不清楚一支球隊兩分準,究竟是因為兩分球各個區域都準,還是因為在近框區域有更多出手,畢竟老話講「越靠近籃框把握度越高」嘛。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籃球歷史的發展:眾所周知,NBA從1946-47賽季創立,直到1978-79賽季為止,32年裡壓根兒就沒有三分線這個東西。也就是說期間所有球隊的基礎命中率、兩分命中率和有效命中率就是同一個數值。
  • 神級公式算最佳投籃角度 林書豪離神射只差毫釐
    秘訣1  黃金50°神級公式  在物理研究員的眼中,籃球從出手到進籃筐,不過就是一條拋物線,要找到百發百中的竅門,不過就是控制幾個量:文章裡面假設,籃球出手速度、籃球初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籃筐和出手點之間的豎直高度、從投籃地點到籃筐的水平距離……研究員將籃球場上的實際數據,帶入公式,用計算機模擬出該公式,經過一系列繁雜的推算,可以得出一系列神投手秘訣。
  • 新手如何正確練習籃球
    新手如何正確練習籃球 2019-08-03 17:52  用戶4498800143509931
  • 喬治:我就是帶著自信投籃,今天球隊的攻框起了大作用
    在談到本賽季自己火熱的外線手感時,喬治表示:「我就是帶著自信投籃,並相信球一定會進入籃筐的。我知道應該追尋些什麼,也知道該期待些什麼,我知道怎樣才能把球投進。」在被問到如何與不同的陣容組合保持連貫性時,喬治回答道:「說到底就是反覆的練習,沒別的。」
  • 模擬飛行器駕駛操控機器人投籃 中學生大玩高科技「玩具」
    模擬飛行器駕駛操控機器人投籃 中學生大玩高科技「玩具」  【解說】無需擔心無照駕駛,模擬飛行駕駛艙讓人真切地過了一把「飛行員」的癮。由滑行到起飛,從巡航到降落,在15到30分鐘的飛行時間裡,通過控制面和操作杆全程控制,感受飛行操控和遨遊天際帶來的刺激。
  • 庫裡投籃總距離!從地表射到地幔?
    庫裡投籃總距離!從地表射到地幔?那麼這一距離有多遠呢? 地球大陸區域的地表厚度大約為20英裡,也就是說,庫裡命中投籃的總距離已經可以從地表到達地幔開始的位置了。
  • 擁有最完美投籃曲線 伯德:他的投籃技術可以載入歷史
    擁有最完美投籃曲線 伯德:他的投籃技術可以載入歷史 2018-09-05 12:40  InSneaker財哥鞋鋪
  • 場均17.6分,投籃熱圖卻像內線球員,姜宇星難以入選國家隊!
    本賽季至今,吉林隊能夠打出16勝10負,聯賽排名第六的戰績,身為球隊核心的姜宇星自然功不可沒,正是憑藉他出色的發揮和全面的表現,讓第一階段以全華班出戰的吉林隊始終保持著足夠的競爭力
  • NBA6大「後躺投籃」高手,喬丹已被超越,阿杜180度平躺射!
    在籃球比賽中,投籃者為了躲避對方的防守,贏得更大的投籃空間,往往會向後起跳,身體向後傾斜,這便是所謂的「後仰投籃」,喬丹科比等超巨都是後仰投籃的集大成者,但隨著防守者對後仰投籃的不斷研究,有時候在千變萬化的賽場上,簡單的後仰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這就需要題目中所提到的「後躺投籃」來躲避防守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 NBA不可思議七大投籃:羅斯與地面夾角僅30度,杜蘭特幹拔平框
    有的球星他們在一瞬間的投籃,別說會讓球迷吃驚了,就連防守球員都會崩潰掉,不信您看看下面:納什高難度出手腳蹬防守者肩膀大家都聽說過後仰投籃,納什這個投籃完全可以形容為後躺投籃了。這難度實在是太高了,大家注意納什的一隻腳已經是放在了防守球員白巧克力的肩膀位置了,這讓防守人怎麼防守啊?
  • 字母哥無解輸出,恩比德投籃失準,76人未來的路怎麼走?
    儘管76人擁有多位高大的內線球員,但依舊無法給字母哥帶來壓力,不論是恩比德還是霍福德都很難跟得上字母哥的速度,就算全部退縮到禁區內,那雄鹿隊還能通過字母哥和其他人的掩護,製造出空位,完成外線的投籃。76人防是防不住的,只能盼望著雄鹿隊三分球失準,這樣才有「一線生機」。
  • 豐田推出AI籃球機器人 投籃命中率接近100%
    該機器人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能夠進行籃球運動,投籃命中率接近100%,比職業籃球運動員還高。這臺籃球機器人已經學會了運用人工智慧技投籃,並已進行了20多萬次的投籃練習。在投籃大戰中,這臺機器人的命中次數比日本頂級職業籃球聯賽的Arvalq東京隊的球員還要多。Cue高6英尺3英寸(190釐米),比NBA球員平均身高6英尺7英寸(200釐米)略矮一些。
  • 英讀廊——人在籃球投籃時是怎樣精確計算需要多大力量和角度的?
    【譯】人類如何才能正確地預測所需的力量和物體的精確軌跡,例如籃球投籃或者投擲棒球的時候?【短語】such as 比如,例如;例句:I know many of them, such as John, Peter, and Tom. 我認識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例如約翰、彼得和湯姆。【單詞】correctly [kuh-'rekt][k'rektli] 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