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比海更深》坎城影評

2020-12-05 Mtime時光網

       時光網坎城訊 坎城常客是枝裕和又重回故地了,以新作《比海更深》入圍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的展映的他,繼續在這片異域裡,向世界展現他電影裡的日常之美和生活哲學。5月18日晚,《比海更深》在坎城開啟首映,導演是枝裕和也攜主演阿部寬、真木陽子、樹木希林亮相現場。

       映後電影深受好評,主創們在現場感受著觀眾洶湧而來長達5分鐘的掌聲,持久熱烈,導致害羞的是枝裕和只得不斷地鞠躬致謝。樹木希林印象最深的是,電影結束之後真的有觀眾激動地拉著她說:謝謝!可見影片確實打動了很多人。而第一次參加國際電影節的阿部寬也心情大好地表示:能帶著作品來,實在是太驕傲了。

是枝裕和的人生哲學:廢柴也有日常之光

       現在的你,有沒有站在自己當初所想像的未來?當是枝裕和腦海中出現這句話時,他的新片《比海更深》中的主人公們便有了雛形——那些面對無奈現實,又無法放棄夢想的,活在矛盾中的成年人。這個形象最具象的延伸,便是影片中阿部寬飾演的「廢柴男」良多。

       他無法實現做小說家的夢想,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看起來是在偵探事務所工作,其實就是去跟蹤偷情的已婚男子搜集證據,但他卻嘴硬得很,用為自己的小說作品積累素材這一理由來打發別人,麻痺自己。除此之外,他還是個濫賭鬼,妻子為此與他離婚,連兒子的贍養費他也付不出來。

       連阿部寬自己都說,「第一次演繹這樣一個廢柴式的角色,感覺他什麼都做不好又靠不住」,那些「廢柴男」軟弱和小氣的毛病更是經由是枝裕和的鏡頭,變成讓人又可愛又可氣的詼諧日常。是枝裕和將鏡頭之光對準了這樣一個傳統價值體系裡的無用男,但卻不帶批判和指責,而是以母親及家庭的愛與庇護,讓失敗者也收穫平凡感動的日常。

       乍看《比海更深》,很容易令人想到是枝裕和的前作《步履不停》,重合度極高的演員陣容和一樣的對家庭的關注,使得《比海更深》從最初就有著重複自我的嫌疑,但是枝裕和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即便是以瑣碎的對話交織出一個小家庭,也能用會心的笑料和點滴茶飯的光輝,來讓自己的電影變得清新可口,又溫暖觸動。也讓跟電影裡主人公一樣,在此地徘徊無法面對自我局限的失敗者,能與平淡日常裡的自己達成和解。

高產重複生活之味?在小規模裡尋找盪氣迴腸

       無論是《無人知曉》,《步履不停》,《如父如子》,《奇蹟》,還是去年在坎城帶來清風般美好的《海街日記》,是枝裕和已經拍攝過很多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比海更深》雖然也是發生在一家人之間的故事,但影片的情感要更加隱晦。阿部寬飾演的「廢柴男」良多不僅與自己和解,也在與疏離的家人彼此親近,這一切有賴於一場暴風雨,也就是與影片片名呼應的《After the Storm》。颱風的到來,使良多不得不與前妻和兒子在母親家下榻,不過,是枝裕和當然沒有把尷尬變成一場鬧劇,而是讓找到平靜的一家人,開始進行一場場走心的對話。

       是枝裕和的故事從來不會恢弘磅礴,對於熟悉他電影的觀眾來說,一年一部如此高產的是枝裕和似乎帶給大家的驚喜也越來越小,就連男主角阿部寬此次都是繼電影《步履不停》以及電視劇《回我的家》之後,與是枝裕和第三度合作。

       但是枝的電影與他在電影中構建的世界高度吻合,都是在小格局裡尋找小規模的盪氣迴腸,他鏡頭下的故事和人物細膩、溫柔,由瑣碎構建生活的凝固之美。那種對「比海更深」的日常本身的敬畏,也讓是枝裕和仍然是日本當代拍攝「生活流」電影的一等一的高手。

相關焦點

  • 【資訊】《花木蘭》、《信條》檔期推遲,是枝裕和中國直播首秀
    電影畢竟是為大銀幕而生的藝術,線上觀影這樣的方式儘管便捷,但是也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看電影的儀式感,電腦屏幕和大銀幕還是存在巨大的差異。B站將在本月24日至28日,發起一次「雲上坎城」雲觀影活動,是枝裕和將迎來他的直播首秀。
  • 一周影訊 | 《花木蘭》、《信條》檔期推遲,是枝裕和中國直播首秀
    電影畢竟是為大銀幕而生的藝術,線上觀影這樣的方式儘管便捷,但是也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看電影的儀式感,電腦屏幕和大銀幕還是存在巨大的差異。B站將在本月24日至28日,發起一次「雲上坎城」雲觀影活動,是枝裕和將迎來他的直播首秀。
  • 從《步履不停》到《比海更深》,那隻飛舞的蝴蝶代表著什麼?
    母親的過世對他來說非常突然,雖然是枝裕和知道母親的身體不好,但是他一直覺得這一天不會來得那麼突然,他感覺他仍有足夠的時間去陪伴母親,也有足夠的能力和金錢去延緩母親的死亡。但是時間不等人,是枝裕和非常懊悔沒有陪伴她走過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於是他拍攝了《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他的這兩部作品其實是獻給母親的告白以及告別。
  • 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的角度解讀《比海更深》獨特魅力
    日本影片《比海更深》是由有著「一生只拍一部電影」之稱的日本電影大師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一部家庭故事片,獲得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電影講述了良多憑新人文學獎,一度被視為日本文學界的新星,但榮譽過後生活陷入窘迫的境地。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獲坎城金棕櫚! 斯派克李摘評審團大獎 中國短片...
    時光網坎城訊 法國當地時間5月19日晚,第71屆坎城電影節頒獎典禮落下帷幕,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新作《小偷家族》獲得最高殊榮——金棕櫚大獎,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切特為他頒發了獎盃。  這部在場刊評分中獲得了3.2分的影片,講述了被遺棄之人的故事,感情濃鬱震蕩人心,也是是枝裕和回歸他最擅長的家庭題材的作品。
  • 第68屆坎城電影節強片多 2部華語片入圍爭大獎
    下面就讓小編先給讀者獻上一份「坎城戰報分析」。  歐美軍團依然很強大師和新導演同臺競爭  坎城電影節向來重舊情,不少國際級的導演大師有著五六次入圍坎城「金棕櫚獎」競賽單元的經歷,但它也注意吸納新人。從今年片單上看,義大利導演南尼·莫萊蒂和美國導演格斯·范·桑特兩人都拿過坎城的金棕櫚大獎。
  • 米津玄師與「カナリヤ」(金絲雀)MV導演:是枝裕和對談影像公開!
    由作品「小偷家族」在第71屆坎城電影節榮獲了最高獎金棕櫚獎的世界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導演為本次的MV親自操刀,並在 11月28日公開了是枝裕和導演與米津玄師的對談視頻。同時也在作品『無人知曉』中感受到了與這一概念的親和性,而邀請到了是枝裕和導演共同達成了這一次的合作。在本MV中,更是邀請到了是枝導演作品中大家所熟悉的蒔田彩珠(『比海更深』『第三度嫌疑人』『小偷家族』)、作為舞蹈家 演員活躍在一線的田中泯等著名演員出演。
  • 是枝裕和《無人知曉》:媽媽自私拋棄4個同母異父的"黑戶"孩子
    《無人知曉》曾榮獲第57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14歲的主演柳樂優彌更是一舉奪得當年坎城最佳男主角,也成為坎城電影節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可以說,影片無論從獲獎歷史還是觀眾口碑上,都無疑是成功的。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敘事風格及其電影帶來的現實反思也是影片的極大亮點。
  • 是枝裕和《真實》曝預告 德納芙比諾什罅隙難消
    是枝裕和《真實》曝預告 德納芙比諾什罅隙難消 時間:2019.08.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JAKO
  • 羅宏鎮《哭聲》坎城影評:真相無盡頭
    時光網坎城訊 雖然並未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但《哭聲》在今年電影節受到的關注度絲毫不遜色於樸贊鬱的《小姐》,作為韓國影壇「慢工出細活」的類型片好手,羅宏鎮雖然只有三部長片作品,但都與坎城淵源不淺,前兩部《追擊者》、《黃海》也都入圍過坎城。
  • 影評大神羅傑·伊伯特畢生力挺的15位導演
    不僅如此,伊伯特認為這部影片和她之前的作品不同,他從第一遍看就迷上了,而且「越看越沉迷」。坎皮恩1993年的《鋼琴別戀》獲得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伊伯特為其寫下影評,開頭是這樣的:「《鋼琴別戀》是我看過的最特殊也最難忘的一部電影。」他不光讚美電影的結構和世界級的表演,還讚美坎皮恩對這個故事的理解極其深刻。
  • 新千年以來的坎城金棕櫚大獎電影(2000-2018)
    2019年的坎城金棕櫚大獎由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獲得,什麼時候能在國內公映不得而知。那麼,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新千年以來的19部電影吧,是否都已經看過?想看哪一部?最喜歡哪一部?歡迎和小嘿交流!在鄉下,他每天安靜的吃飯、納涼、看家人勞作,一個清涼的夏夜,布米叔叔、侄子和妻妹在院子裡吃飯閒聊,布米叔叔去世很久的妻子竟然出現了,和他們訴說近況和多年思念,稍後,布 米叔叔失蹤很久的兒子也出現了,變成了一隻紅眼黑毛猩猩,卻沒有人受到驚嚇。
  • 柯西胥,2019年坎城「醜聞」電影 | 坎城短評
    它更像是一次燃燒到頂點並急轉直下的過渡,正如阿明全程不斷張望的狀態,柯西胥逼迫觀眾和阿明一樣清醒地旁觀瘋狂,三個小時真實時間的蹦迪之後,只留一場戲盡收狂歡之後的空虛和迷茫。私認為敢於冒犯觀眾恰恰也是表達最勇敢的藝術家共通的特質。
  • 坎城"冥王星時刻"影評:影片本身即旅程
    時光網坎城訊 拍攝電影時所遇到的苦惱,其實是許多導演都願意津津樂道地表現的。而《冥王星時刻》迷人、含蓄,又充滿哲思的故事,則在這個主題上提供了一個新的探索角度,讓影片的故事本身變成了一段旅途。不過它與「黑暗」和「距離」的具體聯繫,也和片中許多耐人尋味的情節與人物關係一樣,需要觀眾自己來忖度。  《冥王星時刻》混雜著現實的故事和縹緲的畫面,在攝影指導李錦陽的鏡頭下,章明通過角色涉足荒野中的長鏡頭,向人們展現出了中國山林中詭異的寧靜。
  • 是枝裕和拍的「懸疑片」都那麼高級
    《第三度嫌疑人》,擅長拍攝家庭題材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次嘗試懸疑、推理題材的類型片。是枝裕和的作品風格樸實,注重內省,對於人物的心理刻畫極為深刻、透徹,看似平靜的固定鏡頭裡藏有暗火。主動離開舒適區的是枝裕和究竟能帶給我驚喜還是一種不適呢?
  • 2019最該收藏的年度好片在坎城電影節
    第72屆坎城電影節已於上周開幕,各國明星電影人齊聚紅毯,自然星光無限。 在去年的電影節上,是枝裕和導演憑藉《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櫚大獎,熱度一路燃燒到國內,使其成為當時最受關注的一部藝術電影。
  • 影評應該怎麼寫?寫影評的13個切入點是什麼?
    整部片子只有一個鏡頭組成,沒有影響和情節設計,更談不上故事情節和矛盾衝突。直到近代,蒙太奇剪輯手法的出現,使得有故事情節架構的電影不斷產生,有故事就有人物,有人物就有情感交雜,有情感就有評頭論足,於是影評出現了。但,讀故事的評論只是普通大眾對影評的認識,專業的影評至少有十三個要說的點。
  • 谷歌在坎城國際創意節展示AR廣告的潛力
    從印刷,電影到數字和社交,自全球廣告和創意社區首次在上世紀50年代齊聚於坎城國際創意節以來,廣告和創意內容已經擴展到各種媒介。我們相信增強現實將能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成為尋求與受眾建立更深聯繫的品牌和機構的強大畫布。AR允許創作者將3D對象投射到物理世界之中,從而能夠與它們進行交互,仿佛它們如同真實對象那樣。
  • 保羅範霍文的電影她影評口碑頗豐,烈女本色重口味衝擊坎城
    荷蘭導演保羅·范霍文憑藉《機器戰警》、《宇宙威龍》、《本能》、《星河戰隊》等作品培養了不少忠實的影迷,保羅·范霍文攜手伊莎貝爾·於佩爾的新片《她》亮相坎城收穫好評,併入圍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一部顛覆性的故事,悲傷的性侵主題,卻拍出了諷刺喜劇的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