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步履不停》到《比海更深》,那隻飛舞的蝴蝶代表著什麼?

2020-12-05 碼字的安曉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

莊周夢蝶的故事廣為人知,其中「不知道是莊子做夢化作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化為了莊周」這一問題即富含浪漫主義,又充滿對生命和死亡的探尋。

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也曾把這個故事寫在了詩裡,「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這首詩的解讀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李商隱借用這兩個典故,抒發對亡妻的思念,以及對過去年華的懷念和惋惜。

可見蝴蝶這一意向在中國文學上並不少見,它的出現往往讓人覺得即浪漫又神秘,忍不住想去探尋。

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兩部作品《步履不停》、《比海更深》中也大量運用了蝴蝶這個意向,它化成了已逝的丈夫、兒子、父親,但作者對它們的安排卻非常的含蓄,沒有透露出具體目的。

我不禁對此產生好奇,為什麼這兩部作品都出現了「蝴蝶」呢?作者又借「蝴蝶」來表達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從書中情節入手,來探尋是枝裕和筆下那隻翩翩飛舞的蝴蝶吧!

01.當幼蟲化蝶,你看到了生命的絢爛,還是死亡的惶惶不安?

《步履不停》中的主人公良多,曾在年幼的時候養了一百多隻蝴蝶幼蟲,他每天給它們餵葉子,看著它們慢慢結成蛹,期待著它們化繭成蝶。終於到了化蝶的那一天,良多打開了水槽蓋子,但這些蝴蝶都呆呆地立在水槽中,根本不飛起來。良多莫名有些害怕,它敲了敲水槽,蝴蝶還是不動。

突然,一陣風吹過,隨著這陣風,蝴蝶好像突然接收到了指令一樣,全部展翅飛了起來。一百多隻蝴蝶從良多眼前飛過,拍打翅膀的巨大聲音給了他極大的震撼。蝴蝶飛走之後,良多看著一水槽的蟲蛹,突然恐懼到嘔吐。是的,他沒有從化蝶中看到新生,他看到的是蛹的死亡

這段情節其實是作者是枝裕和的真實體驗,我們可以從每一個細節裡看出他本人對死亡的思考。

如果把化蝶看作蛹的死亡,那麼良多從幼蟲結成蛹的那一刻起,其實就已經意識到了:死亡是既定的結果,作為旁觀者,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但又不知道它具體會什麼時候到來。

當幼蟲化作蝴蝶,良多意識到死亡已經臨近,他等待著蝴蝶飛起,就像等待著死亡到來的那一刻。所以這段短暫的時間,良多焦慮又惶恐。直到所有蝴蝶都飛出了水槽,蛹也就引來了真正的死亡,隨即作為旁觀者的良多明確感受到了近距離接觸死亡的恐懼,以及無法抵抗其發生的徒勞無助。

「化蝶」是良多第一次直觀的面對死亡,而他再次接觸死亡,就已經是父母過世的時候了。兩次旁觀死亡的經歷都讓他有相同的感受:迷茫而無助。

是枝裕和在書中寫這樣形容這種感受:「我當然知道,它們遲早有一天會走,但那也只是『遲早』,我還無法具體地想像失去父母到底是怎樣的狀況。」「直到我真的搞清楚的時候,我的人生已經往後翻了好幾頁,再也無法回頭挽救什麼。因為,那時,我已經失去了我的父母。」

《步履不停》中的良多和他的母親之間有很深的隔閡,母親在世的時候,他總是拒絕和她有更多的交流。但這一切都在母親去世之後消散了,留在良多心中的只有沒有珍惜過去的無奈和懊悔。

這同樣也是作者本人的悔恨。是枝裕和的母親在2005年的時候去世了,那個時候他正在拍攝《花之武士》,整天沉迷工作,無心顧家。母親的過世對他來說非常突然,雖然是枝裕和知道母親的身體不好,但是他一直覺得這一天不會來得那麼突然,他感覺他仍有足夠的時間去陪伴母親,也有足夠的能力和金錢去延緩母親的死亡。

但是時間不等人,是枝裕和非常懊悔沒有陪伴她走過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於是他拍攝了《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他的這兩部作品其實是獻給母親的告白以及告別。

回到作品本身,我們不難感受到,是枝裕和把他心裡的母親寫進了書裡,他在書中不斷穿插著蝴蝶的故事,試圖提醒著我們:即使我們不願意去面對,但我們所珍視的人總有一天會死亡。子欲養而親不待,雖然人人都懂這個道理,但大多數人卻還是要到失去之後才感到後悔和遺憾。

時間是個非常狡猾的東西,往往在你不察覺間溜走,而等你意識到的時候,也許已經無法挽回。唯有珍惜當下,珍惜每一個和親人在一起的日子,那麼等分離的那一刻到來的時候,我們才能平靜面對。

02.你有沒有那麼一瞬間,認為逝去的親人化作什麼生物來看你了?

「我總覺得人往生之後,會存在於萬物。我失去母親之後,反而認為母親存在在周遭的一切事物中,會在街頭擦肩而過,會在陌生人中發現她的身影。這樣想著,就慢慢超越了悲痛。」——是枝裕和。

在日本的神奈川縣,人們認為人死之後,會化成蝴蝶或者蜻蜓,如果家裡飛進了蝴蝶和蜻蜓,就是親人逝去的靈魂附在上面回來了。

《步履不停》中就有「蝴蝶飛入家中」的情景:一隻紋黃蝶飛入了家中,主人公良多的母親認為它是長子純平的化身,顫顫巍巍地追逐著它,但它總是從母親指尖飛走。父親斥責她胡鬧,誰料到這隻蝴蝶扇著翅膀,停到了純平的遺像上。這一瞬間,在場的每個人都產生了蝴蝶就是純平的微妙感覺。

純平死於意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會預料到,他會以這樣的方式,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去世。對此最無法接受的就是母親。母親一遍一遍回憶純平,並且強行讓每個人都和他一起回憶,她甚至強迫那個被純平救起來的孩子每年都來祭拜,這都是因為她心裡有怨,她怨老天的不公,怨兒子不顧及生命去救一個一無是處的人,甚至怨所有在純平死後仍然能好好生活的人們,包括她自己

我們已經討論過,是枝裕和筆下的蝴蝶象徵著死亡,以及活著的人對已逝親人的無法釋懷,這確實能解釋為什麼母親會把蝴蝶和純平聯繫在一起,那麼他為什麼會安排蝴蝶飛到家裡去呢?

是枝裕和在自傳《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中,對生與死有這樣的觀念:生與死是表裡一體的,死亡未必始於生命的終結。死去的人並不是就這樣離開了世間,而是從外部批判我們的生活,承擔著倫理規範的作用。

也就是說,是枝裕和認為純平雖然死亡了,但是他仍然站在旁觀者的視角在看著母親,看著她無法釋懷的後半生。是枝裕和安排一隻蝴蝶飛到家裡,就是希望藉助蝴蝶給母親帶來安慰,告訴她:「媽媽,我很好,你也一定要好好生活啊!」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母親和自己和解,讓她活得對得起死去的人,好好積極地擁抱生活。

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出,這裡的蝴蝶還代表著「對留下來的人的寬慰」。在中國蝴蝶也有類似的含義,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梁祝》。在這個故事中,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終在墓前化為兩隻蝴蝶,互相陪伴著飛向遠方,讓原本悲劇結尾的故事增添了一絲希望。蝴蝶仿佛告訴人們:既然死亡無法避免,活著的人就請好好活著吧。

03.我期盼著蝴蝶的到來,一如我期盼著你

《比海更深》的書名取自書中母親所喜歡的一首歌:比海更深,比天更藍。我真的無法超過如此般地愛你。

母親在聽到這裡之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她說:「活到這歲數,我還從來沒有感受過比海更深的愛。」為什麼母親從來沒有感受過比海更深的愛呢?那是因為她把這樣的愛都給了孩子啊

在創作《步履不停》的時候,是枝裕和的身份是兒子,而在創作《比海更深》的時候,他已經有了女兒,成為了父親。在這部作品中,是枝裕和站在了「父母」的角度,重新闡述母子情,是以這部作品中的母親形象更為溫和,字裡行間中也充滿了長輩獨有的寬容和愛。

《比海更深》的主人公良多是一個年近五十,人生依然失敗的一塌糊塗的男人。但他的母親從未因此而責備他,她對孩子的愛一如既往,無關成就。

母親在窗臺養了一株橘樹,有一天,她發現一隻漂亮的青鳳蝶停在了橘樹上,母親感到非常開心,她認為這隻蝴蝶就是吃橘樹葉長大的,現在它回到了「家」。於是,母親開始日夜期盼蝴蝶的到來。

但作者卻告訴我們,這種蝴蝶是不吃橘樹葉的,它應該是在附近的雜木叢裡長大,只是因為休息才停在了橘樹上。可想而知,是母親把離婚後窮困潦倒,偶然回一次家的兒子和這隻蝴蝶重疊在了一起,這隻蝴蝶代表的是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愛和期盼。

世上的母親大多如此,她們不關心我們飛得高不高,只關心我們飛的累不累。是枝裕和的母親就一直為他的前途擔憂,哪怕在她病逝前,是枝裕和就已經有了不俗的成就,母親還總擔心他賺不到錢。

這讓我想起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他在《媽媽及生命的意義》中也提到過,即便母親不識字,也並不太明白她的兒子事業上的成就,但在她晚年的時候,總是把他寫的書放在身邊,一遍一遍的撫摸它們。

《比海更深》中,良多每次回母親家裡都是為了偷點什麼出去換錢,他急匆匆來又急匆匆走,而母親卻總是懇求他能多陪伴自己,哪怕只是一起吃個飯。母親難道對良多的所作所為一無所知嗎?怎麼可能呢,只是她一一寬容罷了。

就像母親總是望著窗戶,期盼那隻偶然才會停留的蝴蝶一樣,對於她來說,沒有什麼是比孩子在身邊這件事本身更重要的。

我們都知道,「分離」是家庭中永恆的主題,當孩子長大、遠行、成家,每一步是孩子的成熟,也是母子的分離。這些分離不僅會讓年幼的孩子感到焦慮,也會讓父母感到難受。但這種分離焦慮其實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孩子能常回家看看。

就像那句歌裡唱的: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04.家庭:無法代替,卻很麻煩

在拍攝和創作這兩部作品的時候,是枝裕和是沒有追求方法論,也沒有帶得失心的。也因此他在拍攝它們之後,心情一直非常輕鬆愉快。

《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是時隔八年的姊妹篇,它們都是作者對「家庭」的思考和認知。是枝裕和認為,人們總是抱有「正因為是家人才不想讓他們知道」,「正因為是家人才無法理解」這樣的想法來和家人相處的,也因此現實家庭中才充滿了矛盾和悔恨。

愛著彼此,又傷害著彼此;無法代替,卻很麻煩。這是他眼中的家庭。

是枝裕和把這種感情放在了作品裡,也創作出一隻貫穿全文的蝴蝶。我們來一起總結一下,這兩部作品中的蝴蝶代表著「人們對親人終將逝去的無奈和恐懼」;代表著「既然死亡無可避免,活著的人一定要好好生活」的勸誡;代表著「無論輝煌還是失敗,你在我眼裡只是個未歸家的孩子」的期盼。

其實仔細想想,它代表的都是愛,是一個家庭中互相牽掛,又不夠坦誠的愛。如果說作者把什麼「意義」放在了作品中,大概就是:請坦誠地表達感情,珍惜當下的每一天,請好好的擁抱家人,熱愛人生。

相關焦點

  •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坎城影評
    當是枝裕和腦海中出現這句話時,他的新片《比海更深》中的主人公們便有了雛形——那些面對無奈現實,又無法放棄夢想的,活在矛盾中的成年人。這個形象最具象的延伸,便是影片中阿部寬飾演的「廢柴男」良多。       乍看《比海更深》,很容易令人想到是枝裕和的前作《步履不停》,重合度極高的演員陣容和一樣的對家庭的關注,使得《比海更深》從最初就有著重複自我的嫌疑,但是枝裕和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即便是以瑣碎的對話交織出一個小家庭,也能用會心的笑料和點滴茶飯的光輝,
  • 想你的時候,總有一隻蝴蝶在心頭
    這是我解讀《步履不停》的第三篇書稿——關於思念,關於情。#蝴蝶#1.許多人都聽過梁山伯和祝英臺化蝶的故事,兩人死後變為蝴蝶比翼雙飛。橫山的母親,也認為自己的大兒子純平化為了蝴蝶。在橫山的父親去世後,母親也談起曾見到過父親變為蝴蝶來看她。在去給純平掃墓回來的路上,母親看到一隻紋黃蝶,說這是活過冬天的紋白蝶變的。
  • 蝴蝶泉邊彩蝶飛舞景觀重現
    如今,茨蓬已除,泉邊樹幹葉枯,加之周圍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田野大量使用農藥,蝴蝶被誤傷不少,那連須鉤足懸於泉面的奇觀久已不見。  蝴蝶泉邊彩蝶飛舞何日能重現?  2017年,中國林科院資源昆蟲研究所傳來喜訊,陳曉鳴研究員率領的研究團隊,經過16年的努力,不僅培養了蝴蝶的學習能力,同時開展了蝴蝶人工養殖與彩蝶飛舞景觀構建的創新技術研究,讓蝴蝶泉邊「蝴蝶會」的景觀得以重現。
  • 上海動物園第八屆蝴蝶展9月26日開幕,這個十一假期,與「飛舞的精靈...
    日「飛舞的精靈」與你相伴本次蝴蝶展主辦方將在活動開展的一個月中陸續放飛約30種,共7.5萬隻色彩斑斕的活體蝴蝶,保證遊客每天都能感受到漫步於蝶海中。不僅如此,本屆蝴蝶展還將引進5000隻蝶蛹用以展示蝴蝶的羽化過程,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蝴蝶從毛毛蟲→蝶蛹→破繭成蝶的全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生命之偉大。
  • 延邊琵巖山:帶你置身「蝴蝶飛舞」的世界!
    你可曾想過城市中的你也可以置身蝴蝶群中,享受著蝴蝶翩翩起舞的樂趣? 不要覺得不可思議,我們給你一次機會!帶你走進 延邊 琵巖山,置身「蝴蝶飛舞」的世界,邂逅美麗蝴蝶!蝴蝶谷生態園來了!
  • 蜜蜂為何總圍著你飛舞?它有重要事情要通知你?究竟是何原因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用「招蜂引蝶」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魅力無限,確實在生活中有些人真的能引來蜜蜂和蝴蝶。就比如一個美女用了帶花香的香水,那走到外面蜜蜂由於香水氣味的吸引會圍著美女飛舞,這時蜜蜂圍著你飛舞只能說明你用的這款香水不錯。
  • 飛舞的蝴蝶
    也許是當時溼度過大,沿途只有幾種常見的蝴蝶沿著公路往山頂飛去,地上時不時快速地跑過幾隻甲蟲。公路旁邊的水溝裡蛇的數量比沿途的路人還要多。▲別小看這條小蛇,跟我一起的圈友告訴我它可是保護動物。有幾個路人對我的採集起了很大的興趣,問我是不是認識這座山上所有的蝴蝶,隨後指著一隻飛過的蝴蝶問我,「那個黑的學名叫什麼啊?」
  • 上萬隻螢火蟲漫天飛舞有多神奇?重慶大學城螢火谷下周開放
    螢火蟲那金色的光斑,撲閃的透明翅膀,撥動著我們的童心。今夏,漫天飛舞、點點星光的螢火蟲將重現沙坪垻。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沙坪垻區獲悉,位於大學城片區的豐文街道三河村的螢火谷文創農場7月26日將正式開放,這裡將為市民在「山溝溝」裡點亮一片「星光」。
  • 南城陽光二小:磁鐵實驗讓學生看到飛舞的蝴蝶
    ,並將繩尾固定  「同學們有沒有見過蝴蝶飛舞啊?大家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隻神奇的蝴蝶,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飛舞的蝴蝶好不好?」在南城陽光二小的科學課堂上,孩子們對著紙盒裡飛舞起來的紙片蝴蝶驚奇不已。「蝴蝶飛起來了。」「看,手能從蝴蝶和紙盒中傳過去。」「是不是磁鐵讓它飛起來的?」……  這個簡單的實驗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磁」的力量。
  • 親子摺紙一個飛速舞動的蝴蝶翅膀,好像蝴蝶在飛舞,太好玩了
    說起翩翩起舞,我們一般會想到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自由自在的飛舞,好比一副漂亮的圖畫,充滿春天的氣息,給大自然增添無比絢麗的色彩。這款翅膀像極了蝴蝶的翅膀,只要快速捏動下面,兩邊的翅膀就會快速揮舞,太好玩了。而且折法非常簡單看一遍就會了,也可以作為哄娃神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翅膀的詳細教程圖解吧。
  • 貴州有683種蝴蝶!都被這名「發燒友」拍到了
    20年前,「攝影發燒友」陳正軍在歸類自己拍攝的照片時,對貴州蝴蝶產生了好奇。在攝友的建議下,他開始調整拍攝方向,從科普的角度來拍蝴蝶。約巴掌大小的帝王蝶側面像片枯葉的枯葉蛺蝶  但追蝶之路並不平坦。為能拍到一張好畫面,陳正軍有時要在荊棘密布的叢中苦等兩天。最長的一次隱蔽,他趴在地上等了5個多小時。
  • 蘭花中的佼佼者,蝴蝶蘭開花似蝴蝶飛舞,平日養護這樣做
    蘭花中的佼佼者,蝴蝶蘭開花似蝴蝶飛舞,平日養護這樣做說到蘭花,就不得不提一下其中最好看的一個品種——蝴蝶蘭。就和它的名字一樣,這種植物有著非常美麗的花朵,就好像是優雅的蝴蝶在花叢裡面飛舞。蝴蝶蘭的花朵大多都是那種比較鮮豔的顏色,而且往往都是兩三種顏色交雜在一起的。
  • 來這裡,你也可以變「香妃」,億隻蝴蝶繞你飛!
    來嘍來嘍,今天,小新就帶你實現蝴蝶圍繞你飛的夢,還是有上億隻蝴蝶的那種~6月5日,雲南省金平縣馬鞍底鄉迎來今年的首次蝴蝶大爆發,眼前蝴蝶漫天飛舞的奇幻景象不是只有在童話裡和電視劇裡才會出現嗎?原來現實裡也可以存在!圖為箭環蝶。
  • 像蝴蝶飛舞一樣的花朵的種類以及它不同的特點
    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植物,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非常漂亮的盛開時如同蝴蝶一樣的色彩斑斕的花朵——蝴蝶蘭。蝴蝶蘭屬於蘭科蝴蝶蘭,原來一直生活在亞熱帶雨林地區。它的氣根比較的粗大露在葉子的周圍,它可以吸收空氣中的養分進行光合作用。
  • 七彩雲南的神秘地帶,上億蝴蝶破繭而出,漫天飛舞宛如金色海洋
    雲南被譽為動植物王國,動物種類多如牛毛,其中蝴蝶種類達700餘種,高居全國之首。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馬鞍底蝴蝶谷,地處中越邊境,面積僅百餘平方公裡,每到六月份的時候,這裡近億隻蝴蝶集中爆發,翩翩起舞。由於海拔落差大,立體氣候較為明顯,森林資源豐富,有保存較好的原始森林植被和複雜多樣的區域環境,為蝴蝶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寄主條件,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我們中國現在有12科的蝴蝶,在蝴蝶谷範圍內就有11個科,300多種,據估算有上億隻,其中有箭環碟、鳳眼碟、枯葉蛺碟、白帶鋸蛺碟、褐鉤鳳碟、喙鳳碟、紫斑環碟、美鳳碟等種類。
  • 「蝴蝶效應」是什麼?
    生活中我們總聽到「蝴蝶效應」這個詞,那「蝴蝶效應」是什麼呢?蝴蝶效應指在長時間和大範圍內,微小的空氣系統變化可能導致連鎖反應,並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產生極大變化。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提出了蝴蝶效應這個概念,他通過電腦進行「天氣預報」的模擬,發現如果將輸入的數據進行微調,得出的計算結果差別會非常大。這個概念被形象的表述為: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一個月前一隻蝴蝶在巴西輕輕拍打翅膀。「蝴蝶效應」這個名稱也就此誕生。
  • 職稱變革「步履不停」,「教學型教授」是門檻降低還是行業新風?
    教師職稱變革「步履不停」,評教授不看論文看教學是門檻降低還是行業新風?| 周四話題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這些年,教師職稱變革「步履不停」,尤其是在崗位聘用打破「終身制」的高校,任何關於職稱評審的「風吹草動」,都牽動著高校教師群體的心。對高校教師來說,做研究、寫論文、出成果是他們工作的「日常」,而這些通常直接影響他們的職稱晉升。文章、項目的數量、質量是否達標,輕則影響教師的職稱評審和工資收入,重則可能讓教師在聘期後離職或轉崗。
  • 蝴蝶飛舞、孔雀開屏…聯歡活動上的煙花樹咋做出的
    【七棵煙花樹為啥能「七十二變」】牡丹盛開、蝴蝶飛舞、孔雀開屏……聯歡活動上的七棵煙花樹是怎麼做出來的,有什麼寓意?戳視頻。
  • 上海動物園蝴蝶展上8萬隻蝴蝶翩飛,展覽重視科教、珍視鄉土
    上海本地的中大型蝴蝶藍鳳蝶,有靛藍色的天鵝絨的光澤,高貴不凡。如此美妙畫面自然要拍個痛快,可要拍到起舞的蝴蝶就需要功夫了。很多攝影老玩家都帶上裝備,耐心守候,等待那玲瓏身姿起躍的瞬間。上海動物園 圖展館內許多植物的樹幹樹枝上或懸掛或粘有各樣造型的蝶蛹,想了解蝴蝶羽化知識的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到蝴蝶破蛹成蝶這一刻的奇妙過程。
  • 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的角度解讀《比海更深》獨特魅力
    日本影片《比海更深》是由有著「一生只拍一部電影」之稱的日本電影大師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一部家庭故事片,獲得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電影講述了良多憑新人文學獎,一度被視為日本文學界的新星,但榮譽過後生活陷入窘迫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