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
編者按:
4月20日,我國第一艘太空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升空,其除了要完成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以及推進劑補加試驗外,近日它將撤離天宮二號,獨立飛行三個月,期間開展若干項生物實驗。
本次天舟一號所攜帶的生物樣本主要為生物細胞,然而在人類航天史上,我們也曾送許許多多的動物航天員上過太空,它們為人類航天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航天員培訓哪家強?從下圖可以看到,說到航天員的數量,美國一枝獨秀,俄羅斯底蘊猶在,而我國航天事業正在蓬勃發展。
各國航天員人數
自1961年前蘇聯航天員加加林進行太空行走以來,全世界有超過500名人類航天員曾經「上過天」。不過,還有一類航天員,它們的數量要更加龐大。例如1998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第25次飛行,除了7名人類航天員,還有超過2000名「特殊」的太空人同行——1500多隻蟋蟀、223條箭魚、170隻實驗鼠和135隻蝸牛。
時至今日,人類航天活動如此頻繁,動物上太空,已經很難引起轟動效應。然而,細數航天技術發展的歷史,可以發現人類能走出地球,與動物航天員們的鋪墊和犧牲是分不開的。
幾十年來,一批批動物被送上太空,要麼代替人類進行危險的旅程,要麼被當成實驗對象。這裡就盤點一些較為著名的動物航天員。
執著於猴子的美國人
美國是最早開始太空動物試驗的國家。1946年至1947年,美國在白沙試驗場先後發射了8枚火箭帶著植物種子、細菌芽孢和果蠅等生物上天,這應該是最初的太空太空人實驗。
早期火箭發射的高度還都比較低,大部分的動物都還算不上「動物航天員」。外太空的起點通常被認為是距離地面100千米高的空中,被稱為「卡門線」(Kármán line)。只有飛到卡門線高度以上,才認為是真正進入外太空。
1947年美國用V-2火箭送一隻果蠅到109千米高空;1948年美國將一隻編號為阿爾伯特一號(Albert I)的猴子送到62千米高空,但不幸的是,它在降落時摔死了;1951年,美國送到天上的11隻小鼠生還,但同行的猴子降落後2小時依然死亡;直到1952年,2隻猴子才實現上天之後的成功回收。
狹小火箭中的動物
美國人執著於猴子,是因為猴子的生理結構與人類相似。猴子往往是麻醉後上天的。最早上天的猴子是剛才提到的1948年的阿爾伯特一號(Albert I),但它所乘坐的火箭沒有飛到卡門線高度(100千米)。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隻太空猴是它之後的阿爾伯特二號(Albert II),1949年它乘坐的火箭飛到了134千米高。阿爾伯特二號同樣因為降落失敗死去。
第一隻進入外太空的太空猴:阿爾伯特二號
鍾情於狗的前蘇聯
前蘇聯從一開始就鍾情於狗,因為他們認為狗能更長時間忍耐惡劣的發射環境。
航天狗萊伊卡
1949年到1958年,前蘇聯曾把42隻狗發射升空。
1957年11月3日,第一個到達地球軌道、真正的動物太空人誕生了——前蘇聯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2號圍繞地球飛行,衛星近地點約211千米高,遠地點約1659千米高。衛星上搭乘了一隻名叫萊伊卡(Laika)的小狗。它是第一隻到達地球軌道高度的動物,可惜由於缺乏空氣和水僅存活了2天。
平安返回安度餘生的黑猩猩
第一隻進入外太空的黑猩猩則叫做哈姆(Ham)。
航天猩猩哈姆
1961年1月,哈姆作為宇宙飛船「水星號」的唯一乘客進入253千米高的外太空,成為第一個到達外太空的類人動物。
它的任務相當重大——當看到儀錶盤閃現藍光時,扳動拉杆引導降落。在地面上是通過香蕉和電擊來訓練哈姆學習這項操作的。哈姆成功完成了任務,太空艙墜入大西洋,營救人員打撈起太空艙,給出艙的哈姆一個蘋果和半個桔子作為獎勵。
哈姆在這次太空之旅中毫髮未損,後被送到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生活了17年,最終在北卡羅來納州動物園去世,享年25歲。
進入太空的喵星人
1963年法國發射Veronique AG1火箭將一隻來自巴黎的、名為Félicette的黑白色母貓送到了156千米的太空中。
<divdiycontentbottom">
免責聲明: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另,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投資者若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訪問科技快報網:http://www.citreport.com
編輯:sop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