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太空人可以上天,植物也能上天了,很高級嘛!

2020-11-29 中國科普博覽

在人類進入太空時代的開始,研究人員就試圖探究植物能否在零重力環境下生存。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滅霸的響指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植物要上天"

在人類進入太空時代的開始,研究人員就試圖探究植物能否在零重力環境下生存。這項研究的主要驅動力一方面出於對科學的好奇心,而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科學家們認識到,在長時間的太空任務中不能只依賴於帶上天的加工食品,種植新鮮水果和蔬菜更加有利於航天員的健康,而且可以降低帶上天的食物成本。不止如此,如果植物能夠在太空生存,還有更多的可以利用的方面,例如植物可以消耗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同時還能淨化有汙染物存在的空氣。

在太空種植植物,還有著更大的意義。航天員在太空生活離不開氧氣、食物和水,目前這些物資幾乎全是發射飛船送入太空的,非常昂貴。在太空多栽培植物可以產生更多的氧氣,同時也可以培育蔬菜,達到自給自足,甚至可以在空間站馴養動物,作為肉食來源。這些不僅可以降低航天員在太空生活的成本,隨著技術發展成熟,可能還會對人類進入太空中長期生活具有重大意義。

太空中的失重、宇宙射線等因素都會對植物的生存、發育、衰老和變異產生獨特的影響。科學家們會針對這些因素在太空進行進行科學實驗研究,觀察太空微重力、充滿太陽射線和宇宙射線的宇宙環境對細胞和植物生長的影響,觀察不同光周期植物的生長發育和代謝活動,認識重力和光周期在高等植物開花調控中的作用機制等等。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之旅伊始,航天飛行便不斷攜帶植物或種子上天,用於生物學研究。空間站誕生之後,在空間站培育植物生長、開花的實驗也已開展過多次。

那麼,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把植物、或者還未長成植物的種子作為宇宙飛行的同伴,帶到廣闊無垠的太空中的呢?

哪些植物"上了天"?

1946年,美國發射的V-2火箭,把"特別開發的種子菌株"帶到了距地面134千米的高空,這也是最早前往宇宙空間的生物,不過這些樣本並沒有回收;1946年,玉米種子也上了天,而且成功回收,接著是黑麥棉花的種子。1957年,蘇聯的SPUTNIK系列衛星開始進行衛星上的生物實驗,小球藻和各種種子開始搭乘衛星遨遊太空。1961年發射的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VOSTOK)就帶上了小球藻與偉大的航天員加加林作伴。

實際上,各種太空飛行器都或多或少肩負攜帶植物的"使命",有很多太空飛行器攜帶活的植物上天,不過植物通常都死掉了。1971年,阿波羅14號宇宙飛船(Apollo 14)甚至帶著500粒的種子,繞著月球飛了24圈,又把它們帶回來種在了地球上。

植物能夠在太空中生長嗎?帶著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開始嘗試在宇宙中培育植物生長。

1977年,前蘇聯發射的"禮炮6號"(Salyut 6)宇宙空間站上開始搭載了植物栽培試驗裝置,希望建立起小小的"太空溫室"。航天員們把鬱金香球莖種植在一種能產生人造重力的小離心機裡,報告說植物活了下來,並且生長情況良好。據報導,經過類似方法培育的洋蔥也長得不錯。1980年,"聯盟 37號"飛船的航天員來到該太空站工作時,還曾經試著在"太空溫室"裡培植蘭花。

但是,蘭花的培養可謂一波三折!從實驗報告來看,儘管航天員們帶到"禮炮6號"的鬱金香已經是有了花苞,一副很容易就開花的樣子,但這些花並沒有綻開,僅僅是植株在生長。更讓人傷心的是,雖然帶來的蘭花一些本身已經是開放的了,但幾乎立刻是"香消玉殞"。不過植株本身倒是長得健健康康,不僅長著葉子,還有氣生根(氣生根是植物莖上發生的、生長在地面以上的、暴露在空氣中的不定根,能起到吸收氣體或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還能夠吸收和保持水分)。這些 "蘭花"在"禮炮6號"上生長了6個月,最後仍然沒有開花,這實在讓航天員們沮喪。

不過,科學家們並沒有氣餒,開始埋頭繼續搗鼓離心機。1982年,在"禮炮7號"上的"太空溫室"中,蘭花在人造土壤裡長勢良好,並最終開了花,實現了從種子到種子的過程。實驗員認為,開花與否應該還是與重力問題息息相關。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在太空中生長出來的綠色生命吧。

2003年3月:空間站上的豌豆芽。(圖片

NASA航天員Peggy Wilson檢查太空大豆的生長情況。(圖片來源:NASA)

我國發射的"天宮二號"也帶了擬南芥和水稻上天,在飛船的空間實驗室開展了高等植物培養實驗。這是我國首次為期6個月的植物"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培養,科學家可以觀察到不同植物的種子在太空中從萌發、生長、開花到結籽的全過程。

"太空沙拉"的誕生

國際空間站上的植物實驗室成立於2014年5月,它的功能不僅在於研究植物在外太空的生長狀況,同時,也是為了探索如何使航天員能自給自足地在太空吃上新鮮蔬菜。航天員們曾經在宇宙中種了各式各樣的植物,現在,在宇宙飛行中"種菜吃菜"也不是新鮮事兒了,太空沙拉也已經是航天員們的日常了噢!

航天員在空間站上進行太空育種試驗,特地挑選了生長周期較短的蘿蔔、圓包菜等植物,帶到太空進行培育,觀察太空環境會對各種植物在生長和抗病性方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曾有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下培育出了優質、高產、抗病性強的農作物新品種,到目前為止,實驗室已經成功種植過兩茬蔬菜,分別是紅生菜和芝麻菜。

2015年,國際空間站的航天員在吃著自己種的蔬菜的同時,還發了一段小視頻。航天員用橄欖油和醋調製了自家種的生菜,並表示"味道好極啦"。除此之外,空間站的航天員們已經掌握了"多次收割"的收穫技術,只從新鮮生菜或是科學樣本上收穫特定的葉子,剩下的葉子和植物的核心將保持完整並繼續生長,大約每隔10天進行新一輪的收割。這項技術的目的是增加在軌作物的產量,同時也有更多的機會給航天員的日常飲食中補充新鮮且營養豐富的食物。這也意味著以後長時間的宇宙飛行中,可以種植一些蔬菜補充新鮮食物。

我國的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也已經是在太空中種植過生菜的人了哦,而且是我國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為探索太空邁出了重大一步。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景海鵬是如何在太空中做"農夫"的呢?

與地面種植使用土壤不同,神舟十一號所種生菜使用的基質是蛭石。蛭石是一種礦物質,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水分在其中傳導非常均勻,即使是在地面有重力的情況下,向上吸附都非常流暢。

在太空環境中,植物的生長同樣要靠光照。神舟十一號中所種的生菜,是通過LED照明系統來實現生長的。使用LED燈栽培植物的方法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的NASA,研究人員發現,藍色光和紅色光的波長是植物生長的基本條件,它們是以電力轉換成光能量最有效率的顏色。而綠色光的波長則幫助強化人類對於植物的視覺效果。

"最好的治癒——太空植物與航天員心理健康"

在研究了太空中種植植物與航天員的心理健康的關係之後,一篇題為《長期太空任務中植物對人類的相互作用》的論文揭示了令人驚訝的結果——植物在維持空間人員的心理健康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太空植物實驗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是研究植物生命對航天員的心理影響。

太空旅行會導致航天員出現睡眠障礙、能量減少、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記憶力喪失等難以解決的身心健康問題,而且長期的太空旅行雖然令人興奮,但是這種危險的長期的密閉環境可能使人們關心更加敵對、行為更加衝動,一旦出現問題將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許多研究表明,園藝,哪怕只是植物的存在,都會對人們帶來積極的心理影響,使他們更快樂、更社會化。園藝可以幫助人們與自然相處,讓人放鬆。而且研究還表明,人類有尋找其他自然生命的傾向,而植物恰好可以幫助減少與太空旅行有關的社會學和認知問題。

航天員們對自己種植的植物表現出了強烈的情感依戀,花時間種植物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種獎勵。航天員Pettit在太空日記中寫道,為了能靠近種植的西葫蘆,其他航天員甚至願意幫忙給過濾器除菌。國際空間站上的航天員也表示"如果去火星,我們需要一個花園!"

"上天植物"的培育困難重重

到目前為止,儘管科學家在太空已經開展了多次植物生長實驗,但要在太空條件下成功地利用植物生產糧食與蔬菜,為航天員長期太空生活提供食物來源,還有很多難點要解決。

首先,太空空間狹小。空間站站艙主要用於科學研究和實驗,所以能在太空種植的農作物必須是矮而短小的;由於艙內陽光不充足,這種農作物對光線的要求不能高;同時,這種農作物還要有很強的抗病能力。

其次,太空種植還需要克服許多與植物生長發育有關的環境因子難題,如微重力的影響。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在正常的重力條件下演化而來的,它們的生長發育、生理與代謝活動、行為特徵都與1g的重力相適應,很多生物還演化出專門感知重力變化的器官或細胞器。 特別是綠色高等植物,要依賴重力來引導其生長方向。

而在太空中,植物在失重情況下處於漂浮狀態,雖然人工可以設置微重力條件,但植物生長仍可能表現為無一定方向性,這可能影響到植物有效的光合作用,導致產量大大減少。

專家認為,如果我們將來要派人類超越火星和月球去探索深空,必須要訓練足夠多的"太空園丁"。空間站的小小植物們,願你們茁壯成長,為人類探索星辰鋪平道路。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均已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就決定是你上天了,動物太空人!
    從下圖可以看到,說到航天員的數量,美國一枝獨秀,俄羅斯底蘊猶在,而我國航天事業正在蓬勃發展。 各國航天員人數   自1961年前蘇聯航天員加加林進行太空行走以來,全世界有超過500名人類航天員曾經「上過天」。不過,還有一類航天員,它們的數量要更加龐大。
  • 太空人上天時,為何要隨身攜帶一把槍?專家告訴你大有用處
    太空人是一個國家非常寶貴的資源之一,是帶領我們了解太空、探索太空的重要人物,如果沒有太空人成功登上太空給我們帶回寶貴的太空知識也經驗,我們人類至今可能還會太空一知半解。在二戰結束之後,蘇聯由於競爭的原因,大力的發展了航空事業,派了不少人進入到了太空。
  • 太空人在太空是如何上廁所的?得知真相的你,估計不想上天了
    聽到消息,很多人都很興奮,人類移民外太空的夢想難道真的能實現嗎?不過,大家別高興得太早了。什麼樣的人才能當太空人呢?在太空站會遇到什麼尷尬事?答案就在《太陽系三環到四環搬遷紀要》這本書裡。1. 什麼樣的人才能上天?
  • 你咋不上天?這個飛行滑板真的可以帶你上天!
    由其創立的法國Zapata Racing公司研製出了一種可以「帶你裝逼帶你飛」的懸浮飛行器!Flyboard Air沒了水面的限制,真的能飛上天了。上天成功,御風狂飆▼最高能飛超過3000米▼高難度旋轉,真的不會暈嘛▼
  • 郭麒麟爆夢想當太空人想上天
    郭麒麟說相聲能跟嶽雲鵬爭一哥本周《喜劇狂》的節目上,他自曝理想是當太空人,而蔡明也表示夢想是當醫生,「我根本就不想當演員。」  《我為喜劇狂》選手大多是來自民間的純草根,為了夢想甚至進行零片酬的免費表演,能得到觀眾掌聲,聽到笑聲的鼓勵,就是他們最大的滿足。一番表白感動全場,就連英達也被感染,表示「我是最不愛聽不愛看後邊勵志這一段的,但是你們這個故事講得我都很動容。」
  • 「禮炮七號」的太空人都帶酒了
    「禮炮七號」的太空人都帶酒了2018年春節熱鬧非凡,各家歡慶,許多好電影都趕上春節檔上映,前不久和大家見面的《流浪地球》可謂是成為2018年的春節檔最佳收穫者了,票房和人氣雙豐收,到現在老鐵們估計也能從各瀏覽器丶微博丶朋友圈中看到有關這部電影的梗或者小視頻等。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也是一個不錯的梗,是電影中,俄羅斯太空人馬卡洛夫的說的一句話。
  • 太空人上天為何要帶手槍,是為了預防外星人嗎?可真的防得住嗎?
    當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被送上太空之後。宇宙對於人類來說,再也不是神秘未知的了,儘管如今宇宙依舊隱藏著重重神秘面紗。但至少人類已經知曉自己究竟生存在怎樣的環境空間中。哪怕人類如今還沒有離開地球,離開太陽系,但至少人類在這一方向上不斷的前進著,終有一天,人類能達成心中所想。
  • 史上最貴的馬桶即將上天:價值1. 6億元 採用3D列印鈦合金組件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馬桶最新資訊 > 正文 史上最貴的馬桶即將上天:價值1. 6億元 採用3D列印鈦合金組件
  • 我國第一個上天的女太空人,為何回到地面後,就「銷聲匿跡」了?
    提到中國的航天第一人楊利偉,是老少皆認識他的,但提到劉洋,也許知曉的人會減少,可劉洋的名字也遠比很多當紅的明星要響亮得多,只因為劉洋是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但即便如此,成為太空人每天面臨的訓練依舊是成倍的增加了,且考驗的不僅是劉洋的身體素質,還有她的心理素質,畢竟劉洋是一個女性,在劉洋之前,我國還未曾有過一位女性太空人執行太空任務,即便是蘇聯美國等國家的女太空人人數也是少之又少,似乎大眾對於女性從事高危工作,總是抱有另類的看法,而劉洋的出現打破了這種禁錮!
  • 沙特王子是如何上天的?| 地球知識局
    他們也深知儘管航天競賽花錢如流水,但對掌握了巨額石油美元的沙特王室來說,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根本就不叫問題,一飛沖天的雄心壯志無論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沙特王室精選了一位王室成員——蘇爾坦·本·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真的把駱駝騎上天了。
  • 造個太空電梯能上天嗎?
    我們希望探索太空能夠變得簡單廉價,每個人都有機會從月亮的角度看看地球,現實的狀況是如果你想進入太空,只有兩條路,要麼成為萬裡挑一的太空人,要麼成為百萬富豪。如果有一天,上天變得像上樓一樣簡單,普通人的太空之旅才算正式開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科學家做出了大膽的設想,既然上樓可以坐電梯,為什麼上天不能坐電梯?
  • 美國:「你想上天嗎?」世界上第一個「太空真人秀」正在籌備
    他補充說,這次活動是為了展示「太空向所有人開放,而不僅僅是對太空人和億萬富翁。」目前,全球已有12名普通公民以遊客身份訪問過國際空間站,都是通過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火箭登錄,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億萬富翁。
  • 為何太空人要帶槍上天,蘇聯的慘痛教訓,全世界都不得不防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空人卻要帶著手槍上天,這看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在實際上,這是世界各國幾乎是約定俗成的慣例,因為在人類航天史上,曾經有過深刻的教訓。返回艙中走了出來,但是此時的列昂諾夫要面對叢林中的野熊和狼的攻擊,幸運的是,列昂諾夫在心驚膽顫中度過兩個晚上平安無事,蘇聯的地面救援人員通過滑雪的方式將太空人救了出來。
  • 楊利偉返回地面後,為何十七年不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
    楊利偉返回地面後,為何十七年不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的不早,但是卻是發展最快的,2003年,我國航天事業有了新的突破,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而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太空人就是楊利偉。這次航天事業的成功,是所有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努力 ,最終得到了成果。
  • 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天?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
    要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太空人,楊利偉在上太空之前付出了很多常人無法忍受的辛苦,所以在太空人上的挑選也是十分的嚴格。可是大家奇怪的是,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天?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財力和精力培養出來的,他們對於國家來都十分的金貴,就算從太空回來之後沒有再上天,他們也能夠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的人。
  • 首位炸雞「太空人」!英超市慶50周年送炸雞上天,還確保安全著陸
    導語:首位炸雞「太空人」!英超市慶50周年送炸雞上天,還確保安全著陸炸雞翱翔太空啦!最近,英國的一家大型的連鎖超市——冰島(Iceland),正趕上成立50周年,為了慶祝這個周年,這家大型的連鎖超市決定:向太空發射炸雞塊!
  •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2020-04-24 0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火箭為什麼能飛上天?
    火箭使用的是噴氣式發動機,它的燃料在燃燒室內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這種氣體從尾部以極高的速度噴出,同時產生很大的反作用力,就能推動火箭飛上天了。由於火箭本身帶有燃料和助燃用的氧化劑,不需要外界空氣來助燃,因此,他既能在大氣層內飛行,也可以在沒有空氣的太空飛行。
  • 歷史上最悲慘的太空人,剛上天國家就沒了,最終如何返回地球的?
    蘇聯率先完成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太空人加加林成為世界上首位進入太空的人類,美國不甘人後,成為第一個完成載人登月任務的國家,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表面的那一刻,實現了人類千百年以來的夢想。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載人航天任務都這麼順利,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位最悲慘的太空人,剛上天就被遺忘,回頭發現國家都不存在了,他的名字叫做克裡卡列夫。
  • 沙特王子(MBS八爺的二哥)是如何上天的?
    他們也深知儘管航天競賽花錢如流水,但對掌握了巨額石油美元的沙特王室來說,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根本就不叫問題,一飛沖天的雄心壯志無論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沙特王室精選了一位王室成員——蘇爾坦·本·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真的把駱駝騎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