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把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為了讓航天員有一個更加優異的工作環境,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就牽頭各國一同研製了國際空間站,自2000年第一批航天員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到目前為止已經運行了接近20年,所以,它的剩餘壽命一直都受到科學界的廣泛關注,近日,俄羅斯媒體報導了國際空間站的最新消息。
環球網消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分析稱:如果國際空間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周期,目前,國際空間站上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國際空間站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俄羅斯媒體報導
據了解,安德烈∙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多個國家聯合研製的國際空間站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一些小問題,但是這種情況被叫做開始散架,現在相關工作人員還可以找到國際空間站的裂縫並將他們修復完成,但是,今後很有可能還會出現新的問題。
早在去年九月份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就發現,國際空間站上就出現有空氣少量洩露的問題,時隔一年之後,國際空間站上空氣洩露的速度已經擴大到了5倍,為此,國際空間站上的航天員們兩次關閉各艙段艙門,以此來檢查它的密封性,隨後,航天員發現空氣洩露點位於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
空間站上的太空人
按照最初的計劃,國際空間站將會使用至2015年,但是,根據實際情況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期限又被延長至2020年,隨後又被延長至2024年,目前,項目參與國正在考慮將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期限延長至2028年到2030年。可是,通過國際空間站目前的狀態來看,它能不能撐到2024年都是個大問題,所以,國際空間站參與國的工作人員為此感到束手無策。然而,就在這些國家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我國的空間站卻傳來好消息。
有消息稱: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十分順利,我國預計在2022年前後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並且,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由此可見,我國的空間站已經蓄勢待發。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獨自將空間站建立完成後,其他國家也可以使用我國的空間站進行各項研究任務,所以說,像俄羅斯等國家完全不用擔心未來他們無空間站可用,為此,有俄羅斯網友說道:美國已經沒有了退路。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空間站
眾所周知,此前,美國在國際空間站這一項目上拒絕我國參與,並且,美國還出臺了禁止和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合作的法案,這項法案嚴重阻礙了兩國航空航天領域交流合作的正常發展。所以說,即使我國空間站建設完成了同意他們加入,他們自己也無法加入我國的空間站,屆時,美國方面很有可能無空間站可用。(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