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我國卻傳來好消息!俄網友:美國已沒有退路

2020-10-09 前沿銳評


國際空間站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把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為了讓航天員有一個更加優異的工作環境,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就牽頭各國一同研製了國際空間站,自2000年第一批航天員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到目前為止已經運行了接近20年,所以,它的剩餘壽命一直都受到科學界的廣泛關注,近日,俄羅斯媒體報導了國際空間站的最新消息。

環球網消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分析稱:如果國際空間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周期,目前,國際空間站上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國際空間站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俄羅斯媒體報導

據了解,安德烈∙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多個國家聯合研製的國際空間站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一些小問題,但是這種情況被叫做開始散架,現在相關工作人員還可以找到國際空間站的裂縫並將他們修復完成,但是,今後很有可能還會出現新的問題。

早在去年九月份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就發現,國際空間站上就出現有空氣少量洩露的問題,時隔一年之後,國際空間站上空氣洩露的速度已經擴大到了5倍,為此,國際空間站上的航天員們兩次關閉各艙段艙門,以此來檢查它的密封性,隨後,航天員發現空氣洩露點位於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

空間站上的太空人

按照最初的計劃,國際空間站將會使用至2015年,但是,根據實際情況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期限又被延長至2020年,隨後又被延長至2024年,目前,項目參與國正在考慮將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期限延長至2028年到2030年。可是,通過國際空間站目前的狀態來看,它能不能撐到2024年都是個大問題,所以,國際空間站參與國的工作人員為此感到束手無策。然而,就在這些國家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我國的空間站卻傳來好消息。

有消息稱: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十分順利,我國預計在2022年前後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並且,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由此可見,我國的空間站已經蓄勢待發。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獨自將空間站建立完成後,其他國家也可以使用我國的空間站進行各項研究任務,所以說,像俄羅斯等國家完全不用擔心未來他們無空間站可用,為此,有俄羅斯網友說道:美國已經沒有了退路。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空間站

眾所周知,此前,美國在國際空間站這一項目上拒絕我國參與,並且,美國還出臺了禁止和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合作的法案,這項法案嚴重阻礙了兩國航空航天領域交流合作的正常發展。所以說,即使我國空間站建設完成了同意他們加入,他們自己也無法加入我國的空間站,屆時,美國方面很有可能無空間站可用。(曲奇)

相關焦點

  • 我國將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卻「開始散架」,俄稱其四年後或停用
    國際空間站是美俄歐日等16個國家主導的一個國際性航天項目,也是太空中最大的人造物體,總重量已達420噸左右,長達109米,寬度也有70多米,內部加壓空間有916立方米,其本質上是一個可以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運營以來已經取得了諸多的科研成就。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據報導,約寧表示,「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是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指出,目前的裂縫會找到、控制住並修理好,但此後可能會出現新問題,這意味著寄希望於國際空間站無故障運行沒有根據。約寧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或在2024年停用
    舉報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
  • 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出現「散架」,4年後或將停用,中國空間站將接棒
    前言:國際空間站已經運行了近20年,它剩餘的壽命已經沒幾年了。科學家本來還希望延長它的壽命,但是國際空間站總是出現毛病,再過幾年或許就會退役了。來自俄羅斯的專家表示道,國際空間站已經出現了「散架」,表層出現眾多「小孔」,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
  • 中國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已開始「散架」
    圖片來源:大陸央視截圖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安德烈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小問題,「舊車車主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認為,國際空間站或許會在2024年停止使用。約寧說,國際空間站最初計劃使用至2015年,但隨後其工作期限延長至2020年,然後再延至2024年。
  • 好消息,我國空間站航天員已經選定,國際網友:美國該後悔了
    近年來,我國的航空航天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國也開始著手研製宇宙空間站,近日,關於我國建設空間站的好消息再次傳來。據觀察者網報導: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十分順利,在2022年左右,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
  • 中國笑到最後,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專家表示最多撐到2024年
    不過,就在中國航天不斷傳出好消息之際,曾經拒絕中國加入的國際空間站卻遇到了大麻煩。,假如一切情況正常的話,可以嘗試再度給國際空間站延長使用期限,可現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很多毛病開始顯露。最近國際空間站表層甚至出現了小孔,這種形勢下必須做好準備,它可能最多撐到2024年,在這之後國際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約寧指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著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不斷冒出各種小問題,開始「散架」。
  • 這次必須求助於中國,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俄: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分析稱,國際空間站已經開始散架,很有可能在2024年停止使用,對此有俄羅斯網友表示:看來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而在國際空間站老化的同時,中國天宮空間站即將完成建設,屆時或將取代國際空間站成為唯一,看來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的國家這次必須求助於中國。
  • 俄專家稱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最多撐到2024年,中國笑到最後
    人類對太空服的探索從地面探測器到空間探測器再到登陸月球和空間站,永遠沒有停下腳步,面對廣闊無垠的星空,吸引著多少人的嚮往啊,為此建立了國際空間站。而根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
  • 中國空間站傳來好消息,接下來將進行11次發射,又將是歷史性成就
    中國空間站傳來了好消息,根據《中國航天報》報導,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將在2021年上半年,通過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同時在未來2年時間內,我國還將展開多達十一次的發射,完成空間站的全部組建工作。,全球僅有國際空間站在軌運行,而我國因為被美國排擠,無法順利加入其中,只得自力更生。
  • 俄要拋棄美國一個人玩!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所以早在1983年就有人提出了一個設想建造國際空間站,之後以俄羅斯、美國為首,多國合作建造了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際空間站。而現在這個國際空間站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齡,美國本還想著延遲這個空間站的使用,而現在俄羅斯要拋棄美國一個人玩!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不妙……
    記者 | 趙覺珵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網」(ID:huanqiu-com),原文首發於2020年10月7日,原標題為《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不妙,俄航天專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被中國拒絕後,美媒開始擔憂國際空間站,美網友:最後的希望破滅
    》的報導,該報導內容表示:國際空間站是獨一無二的,此前,從來沒有任何人能在軌道上建造如此之大的太空飛行器,並且還能夠運行這麼長的時間。,而是一些小問題,但是這種情況被稱為「開始散架」,雖然說現在的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找到國際空間站的裂縫並將它們修復完成,但是,未來很可能還會出現其他的問題。
  • 空間站在軌建造拉開序幕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航天員已選定
    >繼今年5月5日,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飛行任務告捷後,最近又傳來了我們中國空間站遙想當年,國際空間站建設之時,美國毫不猶豫的將我們中國拒之門外,但我們中國的航天事業並沒有因別人的封鎖而停止前進的步伐,所以,我們中國一定要建造出我們自己的空間站。近年來,我們中國在航天領域的一系列大動作也意味著我們中國在航天技術領域已由追趕變為超越!
  • 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拉開序幕,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航天員均已...
    B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飛行任務告捷後,最近又傳來了我們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的好消息! 遙想當年,國際空間站建設之時,美國毫不猶豫的將我們中國拒之門外,但我們中國的航天事業並沒有因別人的封鎖而停止前進的步伐,所以,我們中國一定要建造出我們自己的空間站。 近年來,我們中國在航天領域的一系列大動作也意味著我們中國在航天技術領域已由追趕變為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