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陶欣然】臺灣中天新聞臺因換照案無法過關,被迫全面轉戰網絡頻道後,過去對於網絡詐騙、散布假消息視而不見的民進黨當局突然像睡醒似的,又開始試圖把手伸進網絡。
據臺灣《經濟日報》13日報導,NCC(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在中天新聞臺下架當日,在臉書粉絲團突然發布講述美國對於ISP(網絡服務供貨商)判例的帖文,稱使用社交媒體已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造成不實言論在網絡流竄的困擾,因此網絡平臺業者是否需要對平臺上他人發布的言論負責成為熱門話題。此論調被解讀為中天關臺轉戰網絡後,NCC又將矛頭轉向網絡。「立委」鄭麗文直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NCC帖文證實對中天進行政治追殺。
NCC於12日火速澄清稱,談論美國訴訟案是想與民眾分享各地網絡監管的案例,結果造成民眾誤會。不過,NCC將手伸向網絡內容卻絲毫沒有鬆手的跡象。據聯合新聞網13日披露,NCC 21日將召開「數字通訊傳播服務規管趨勢與法製革新」座談會,全臺最大論壇站臺和全臺最知名電玩資訊理論壇的法務站長等都在受邀之列,討論題目就包括「數字通訊傳播法」。
臺灣《聯合報》回顧稱,民進黨兩年前地方選舉大敗後,歸咎於假消息,「行政院」為此積極修改草案,增列關於不實信息的內容,原本要進行朝野協商,但沒有召開,再加上部分「立委」有疑慮,最後並未通過,不過民進黨沒有放棄「數字通訊傳播法」。陳耀祥出任「NCC主委」後,完成先前未三讀的「數字通訊傳播法」立法就是其任務之一。該法目的是建立網絡用戶的基本行為規範,除避免網絡違法行為、建立業者機制,更要控管近年不斷被討論的「假消息」。
但是防止假消息的機制是什麼?根據草案,網絡平臺業者如臉書等由於扮演中介角色,可以不負事前審查及事後監督責任,使用者若有違法情事,則由使用者自行負責。但是,如果有當事人舉報其他使用者上傳內容是假消息,平臺業者可以不經判斷直接下架檢舉內容。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草案規定,若有攸關「國安」的網絡信息,網絡平臺業者應依法配合當局辦理。而所謂的「國安」由當局決定,若有民眾或在野黨爆出重大弊端,當局可以以涉及「國安」而要求相關言論不得在網絡上流傳。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13日在臉書說,NCC立了斬中天的「大功」後,也已準備好對準網絡,要封喉敢對民進黨當局說三道四的人,「殺完中天殺網絡,蔡英文,你瘋了嗎?」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前所長彭文正則質疑,假新聞由誰來判斷?
針對質疑,蔡英文12日聲稱,中天新聞臺換照是由獨立專業機構NCC做的一個專業決定,「我們都予以尊重」。臺「行政院長」蘇貞昌13日也辯解,NCC是獨立機關,NCC委員都是經過「立法院」審查同意通過的。
島內民眾則通過自己的方式給出回答。中天網絡新聞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的節目頻道未隨著系統臺下架,11日午夜12時後仍不間斷地繼續轉播,12日平均同步在線觀看人數達4萬多人,晚間黃金收視時段更突破5萬人,高於有線頻道電視臺在網絡平臺的觀看人數。目前中天電視的YouTube訂閱數已突破200萬大關。
臺灣《中國時報》13日發表社論稱,過去民進黨以追求「民主自由」姿態示人,遮蓋了其「終極臺獨」的真正本性,凡是妨礙這個目標的所有因素都要徹底排除,從臺美日、兩岸關係,到經濟民生、新聞自由、童書、疫情、陸配子女的人權乃至言論自由,「在反中的大旗下,都是次要的,都可以犧牲;任何人、任何媒體只要被民進黨認定親中反綠,就會被追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