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某知名論壇上,一位日本人發帖提問:「日本人沒有中國人聰明,為什麼卻成為世界強國呢?」,以下是日本網友們的看法:
「世界七大不可思議的事情之一:中韓東南亞各國人都比日本人勤奮,但為什麼還是窮呢?」
「不勤奮,不看他們的時候就偷懶。」
「他們不會曠工,至少比日本人認真。」
「先不說他們的聰明,日本人總會發揮出自己的極限,而這種品質是世界第一的。相反,如果可以自由使用資源的話,日本人就不能做出好東西的情況比較多。」
「曾經的日本和現在的中國等東南亞國家的人們雖然會偷懶,但發揮除了驚人的集體力。日過正經做事,一定會富有。現在的日本喊著加油地口號卻衰敗了,想要富裕,但以前不這樣。」
「是你覺得他們窮吧哈哈。」
「日本發展的好,因此變懶了吧。」
「沒有去過其他國家吧,和日本這種懶惰 的水平是不一樣的。」
「以前的日本人很勤奮,現在這種品格衰退了。」
「因為有美國的支援。」
「因為沒有集體行動力。」
「日本人不擅長集體行動,中國和朝鮮擅長集體行動。」
「日本衰退後才開始懈怠,這不止是針對於日本,別的國家也是這樣啊,沒落源於衰退後的懈怠。」
「東南亞人和中國人沒有日本人認真。向日本人學習的中國及東南亞人很認真。缺勤的工作人員回國後期待過著簡樸的生活。認真的人在日本能賺到錢,回國後也會被重用。但是,東南亞人和中國人在自己家做事的「認真」並不是真正的認真。」
「回想到了我那艱苦的學生時代。大家都穿著校服進行集體活動。日本就是施行集體教育的先進國家。」
「每個城市的平均月收入都比日本高吧。儘管如此,既然比日本便宜,那當然是要選擇打工以下的底層人才了。」
「韓國經濟衰退後,國民月收入卻很高!中國人口多,城市經濟發達來自於周邊村落的廉價勞動力。」
「以前的日本人努力嗎?在這樣舒適的環境中生活,我們才變得無能了,不是嗎?」
「我們是怎麼想著用日語蔑視日本人的?說日本人的髒話,結果,陷入了不得不說符合日本人日語的慘澹境遇。」
「中國人的優勢是勞動力豐富,勞動力低廉。」
「由於量產原則,品質變差。使用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進行量產,所以成了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