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存壓力逐年攀升,煩躁、焦慮等心理問題也隨之出現。據統計,我國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已達28.7萬人,有200萬人自殺未遂。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吳瑞華研究員認為,缺乏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才是造成我國自殺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
圖 | 2015年至2019年我國心理諮詢行業市場規模
低服務率的背後,映射出我國心理諮詢與專業人才的供需比嚴重失衡——據了解,我國約有1.9億人需要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與治療,總需求量為50萬,但實際上國內從事心理諮詢及治療專業的人員不超過2萬人。毋庸置疑,擁有著巨大人才缺口的心理諮詢行業,將會在成為未來十年最熱門的職業之一。
時光心理隸屬於北京聚禾優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是一家專注於心理學學習的專業教育機構,也是國內心理諮詢師專業培訓指定機構。成立以來,時光心理始終專注心理學領域專業教學,深耕學術團隊建設、技術能力升級和教學服務體驗,為學員提供從入學到就業的全程指導,旨在以教育賦能心理產業,打造一個更為實用、更貼近大眾的心理學習平臺。
VR\AR技術,讓教學如同身臨其境
全球有超300項研究顯示,VR在治療焦慮、抑鬱、創傷和成癮等精神疾病方面有著顯著效果,在全球心理諮詢行業中,VR技術正在成為幫助患者改善和緩解自身痛苦的有力工具。而自從VR\AR技術在應用領域爆發以來,教育就是它滲透最深、影響最大的行業。
時光心理十分注重教學與技術的融合,積極引入VR\AR技術,推出「VR實操就業班」,光單個班型研發費用就超700萬。VR頭盔可以為學員提供一種完全沉浸式立體視覺體驗,它能追蹤學員頭部和手部的位置,進行虛擬實境的立體交互,隔離現實環境,具有很強的新奇特性。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科技,VR\AR技術能夠展示再現所需場景的環境和細節,場景內的人物和聲音也可以通過控制產生互動,更增加了體驗的真實感。學員每次練習的數據都會統一上傳至雲端伺服器,教師可以實施查看並進行分析,為後續的教學、查漏補缺等提供更加科學的方向指導。此外,交互系統還可以通過調取編輯好的課件內容,幫助師生通過硬體設備在構建的虛擬、可交互教學環境中進行授課,實現多屏同步教學與多人協同實訓。
全新正念森田療法,學會掌控負面情緒
時光心理對王牌課程「VR實操班」進行了全新升級,新增備受心理治療領域推崇的森田療法課程。正念森田療法是20世紀20年代日本精神病學家森田正馬博士創立的一種基於東方文化背景的、獨特的、自成體系的心理治療理論與方法。這種具有獨特哲學色彩和人生理論的日本認知行為療法,不僅僅作為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存在,其中許多理論亦可用於調節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課程學習中,學員可以在熟悉VR系統操作的同時,學習「正念」訓練所需要的共計約4萬字的專業引導語,以及不同引導語所對應的場景和音樂,音頻合計時長月300分鐘。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帶上VR眼鏡,就可以在花園瀑布、曲院荷風、小橋流水等20餘個模擬仿真治療場景,進行正念練習。
內容專業實用,更有雙師教學全程跟蹤
課程內容由心理學基礎理論、心理實操和就業進階三大方面的內容組成。學員在前期儲備好足夠的心理學相關專業知識後,學習內容將會更加側重心理學在實際生活中的相關應用,如親密關係中的依戀類型、原生家庭對於個人成長的影響、親子關係中的養育與相處、職場焦慮與困惑等問題。此外,進階課程中學員還能進行房樹人繪畫療法、沙盤遊戲療法、OH卡初階等心理諮詢常見治療方法的實際操作和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高效全面地備考。
值得一提的是,時光心理將會為學員提供從入學到就業的全程護航。「雙師直播授課」全程跟蹤學員學習進度,更有專屬班主任24小時服務。學員結業後,平臺還會提供專業的就業資訊,並由心理學資深諮詢師提供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為此,時光心理也與多個心理諮詢平臺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選擇「VR實操班」的學員在通過心理諮詢師考試後,可以入駐合作平臺,成為兼職心理諮詢師。時光心理還推出了一對一心理諮詢專修課程和「學員講師計劃」,優秀學員畢業後有機會直接成為平臺講師,開啟自己的職業生涯。
知識狂歡活動,為心靈補充能量
恰逢雙十一,時光心理為回饋學員多年來的支持,特推出三大福利,助力學員成長及職業競爭力的提升。11月2日起,時光心理將會啟動「對你愛不完」活動,共持續3天,持續放價雙十一好課搶先購。11月5日至9日,則為時光心理「持續關懷」專場活動,期間,只要學員購買對應班型的心理課程,VR實操就業班或VIP尊享取證班有機會獲贈價值599心理大禮包,限量100份,先到先得!
11月10日至13日期間,時光心理還會送出大額課程優惠券,最低5折即可學習心理諮詢師課程。此外,時光心理還將在11月10日、11日、12日開啟長達三天的直播狂歡,每晚18:00至21:00,將會在直播間抽出超100名幸運兒,分別送出吸塵器、藍牙耳機、咖啡機、超值購物卡、課程優惠券等超值好禮!
詳細內容及更多活動請關注官方公眾號「時光心理研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