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NASA
自28年前,旅行者一號拍攝了「暗淡藍點」,探測器們從遙遠的地方回望地球並拍攝照片,這已經成為NASA的一項傳統。
上面這張地球照於2017年12月10日,由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拍攝,最近傳回地球,當時克卜勒空間望遠鏡距離我們約為1.5億公裡(9400萬英裡)。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拍攝到的地球反射光非常明亮,以至於曝光成一條亮線,還掩蓋了地球附近的月球。
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已經運行9年多了,目前其任務處於擴展階段,在其數據中,已經發現超過2500顆系外行星,也有恆星,超新星,以及其他天體物理現象的新發現。
我們來看一組從外太空拍攝到的地球。
月球探測器拍第一次拍攝到的地球和月球。
Credit:NASA
阿波羅8號拍攝的地出。
Credit:NASA
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太空人拍攝的地球,這是太空人首次在太空拍攝到了南極冰蓋,非洲的海岸線也清晰可見。
Credit:NASA
旅行者1號第一次拍攝到的地球和月球
Credit:NASA
在月球軌道,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地球和火星。
Credit:NASA
1992年,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拍攝到的地球和月球,圖中月球的亮度其實沒有那麼亮,人為增加了亮度。
Credit:NASA
1994年,克萊芒蒂娜環月軌道探測器在月球北極拍攝到的地球。
Credit:NASA
2005年8月2日,信使號水星探測器飛掠地球時,拍攝的母星!
Credit:NASA
2013年1月31日,好奇號火星車拍攝的地球。
Credit:NASA
2013年7月19日,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到的地球。
Credit:NASA
為了紀念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拍攝的「暗淡藍點」,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拍攝了一張地月合影,當時距離我們約為6660萬公裡。
Credit:NASA
細心再看,你會看見一個小點。就是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就是我們。——卡爾·薩根《暗淡藍點》。
Credit:NASA
1990年2月14日拍攝由旅行者1號拍攝,由其拍攝的60張中篇合成了一張回望太陽系,當時距離我們約為60.6億公裡(37.5億英裡,40.5AU)。
Credit:NASA
最後這段視頻是太空人Randy Bresnik進行太空行走時,拍攝到的地球美景。從這個角度,也能證明地球不是平的,是圓的。
Credit:NASA
本文授權轉載自NASA愛好者,作者塵埃
「我們成功地(從外太空)拍到這張照片,細心再看,你會看見一個小點。再看看那個光點,它就在這裡。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有過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他們的一生。我們的歡樂與痛苦聚集在一起,數以千計的自以為是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經濟學說,所有的獵人與強盜、英雄與懦夫、文明的締造者與毀滅者、國王與農夫、年輕的情侶、母親與父親、滿懷希望的孩子、發明家和探險家、德高望重的教師、腐敗的政客、超級明星、最高領袖、人類歷史上的每一個聖人與罪犯,都住在這裡——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
……
我們的心情,我們的妄自尊大,我們在宇宙中擁有某種特權地位的錯覺,都受到這個蒼白光點的挑戰。在龐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們的行星是一個孤獨的斑點。由於我們的低微地位和廣闊無垠的空間,沒有任何暗示,從別的什麼地方會有救星來拯救我們脫離自己的處境。
有人說過,天文學令人感到自卑並能培養個性。除了這張從遠處拍攝我們這個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沒有別的更好辦法可以揭示人類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對我來說,這強調說明我們有責任更友好地相處,並且要保護和珍惜這個淡藍色的光點——這是我們迄今所知的惟一家園。」
——卡爾·薩根博士
這是卡爾·薩根博士在1996年學位頒授典禮上談論「暗淡藍點」照片的一段話。雖然有點長,但編輯完本文以後,依然想送給大家。
晚安,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