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愛文者喜其詞,知音者賞其律」。
由清初劇作家洪昇創作的《長生殿》以唐代的安史之亂為背景,講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2007年上海崑劇團推出全本《長生殿》,結束了該劇沒有全本演出記載的歷史。
眼下,27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大學生,卻要對經典發出挑戰,演繹青春版《長生殿》。這些年輕的"業餘"演員能把《長生殿》演好嗎?我們走入了訓練營。
27名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學的專業也是五花八門,文學、會計、物聯網、機械電子,就是沒有戲曲。
只有"昆蟲"(崑曲愛好者),是他們的共同標籤。
蔡筱君,同濟大學影視表演專業學生,青春版《長生殿》第一個報名者,從小受爺爺影響喜歡聽京劇,是個地地道道的戲迷。
蔡筱君說,崑曲比較雅致,之前也經常會聽,不過,這次的訓練營對他來說還是第一次有機會可以系統地學習崑曲。
不僅自己感興趣,蔡筱君還主動請纓,發動周邊高校的"昆蟲"。
林籽辰,是蔡筱君從南京找來的"昆蟲"。本科學的是文學專業,研究生讀了戲曲史。
林籽辰從第一次看到崑曲《桃花扇》就被崑曲之美吸引了,隨後就跟著昆大班老藝術家們的錄像學習,很想借這次訓練營學習身段和發聲技巧。
7月初,這個由上海崑劇團和同濟大學攜手打造的青春版《長生殿》,正式開啟演員招募。
不限性別不限地區不限專業,會崑曲也不是必備門檻,這個青春訓練營更注重潛力和興趣,目的是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讓更多的年輕人體會崑曲之美。
崑曲源起江蘇崑山,有著600年的歷史,被譽為"百戲之祖"。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崑曲曲詞典雅,有的甚至艱深晦澀,對演員的文學基礎要求很高。此外,崑曲還講究行腔婉轉、載歌載舞,演員每唱一句都有與之配合的身段。雖然唯美,崑曲也是出了名的難學。
8月3日,青春版《長生殿》正式開班。
一群幾乎零專業基礎的學員,要快速入門、開場亮嗓、完成唱段,而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一個月。
基本功,成了巨大的鴻溝。
為了儘快抓住崑曲的神韻,林籽辰和另外兩位小夥伴,在劇團附近合租了房子。三個姑娘每天都在一起唱戲、看戲,常常為了揣摩楊貴妃的一個動作,而爭論不休。
每天課後,劇團的排練廳也安靜不下來,學員們繼續練習,不捨得離開,直到劇團關門。
努力之餘,學員們還獲得"大師"點撥。年屆八十的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也不時來到現場。
從87版《長生殿》開始,蔡正仁參與了這齣劇目的所有演出,並把唐明皇一角刻畫得入木三分。
在他看來,要把《長生殿》演好並非易事,唐明皇需要大官生,楊貴妃有著不同於杜麗娘的氣度,歷經人生波折,絕不止於漂亮年輕。不過,相信經過訓練以後,學員們可以有很好的表現。
8月最後一周,學員們迎來集訓的終極考驗,學會《長生殿·驚變》中唐明皇和楊貴妃在御花園遊賞秋景的一個經典唱段。
再過兩個月,此次集訓的優秀學生,就將進行《長生殿》折子戲演出。明年,他們還有可能完成全本《長生殿》演出。
無論最終呈現結果如何,這個夏天,都讓他們和崑曲走得更近。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孫悅 孔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