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我們身邊的昆蟲——蚱蟬

2021-02-12 犀牛的小屋

正巧在路邊撿到一隻蚱蟬,平時蟬總是高高懸掛在樹上,掉下來後也會很快被螞蟻等其它昆蟲分食,觀察的機會不多,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我們這位熟悉又陌生的鄰居。

點擊直接看視頻:

下方文字部分為視頻文稿,沒有背稿所以內容上有些許不同

蚱蟬是蟬科下的一個屬名,在臺灣它被稱為熊蟬,會有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是蟬中大體型選手的代表。

黃蟪蛄,額頭上兩個明顯的白點是它的單眼

在照片上看不出來,但蟪蛄的體型比蚱蟬小不少,一般在2釐米左右,而蚱蟬則可以達到3-4cm

說到蟬我們立馬想到的就是南方持續一夏的蟬鳴。蟬鳴是求偶的信號,只有雄性蟬才會發聲,正好今天我們撿到的這一隻是男孩子,可以來觀察它的發聲器。

蚱蟬腹面,橙色部分為發聲器和口器

它的發聲器就是後足之後這兩片三角形的肌肉,它就依靠這兩塊肌肉的振動來發聲。

在這兩塊肌肉下方有空腔,就類似於很多的樂器,例如吉他,通過撥動上方的弦產生聲音,聲音在吉他的箱體迴蕩放大。我們能夠在樓下聽到十幾米高的樹上的蟬鳴都「多虧」了這個身體結構。

在腹面我們還可以清楚看到一根長長的吸管,那就是蟬的口器——刺吸型口器,沒有咀嚼的功能,純粹通過插入植物體的體內吸食汁液來獲取所需的營養。大家有機會可以拿一個蟬蛻看一看,是不是有這根吸管。

蟬的前面兩條腿明顯比後兩條腿粗壯,它們被稱為開掘足蟬的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泥土裡渡過,當幼蟲要鑽入土裡或成蟲破土而出都需要依靠這對前足披荊斬棘。

通過對足和口器的觀察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許多昆蟲的食譜和生活方式。

額頭上有3個紅色的單眼,看不到的話看視頻吧hhh

當我們把蟬翻到正面,馬上能注意到頭部兩邊兩顆複眼,昆蟲的複眼單個眼珠當然無法與人相比,但加在一起能獲得比我們更多的信息。

其實許多昆蟲在複眼以外還具有單眼的結構,在蟬額頭上的三個紅寶石一樣的小點就是它的單眼。這些單眼不能感知色彩,清晰度也很低,那麼它們有什麼用呢?

對於單眼的研究還很少,但我們已經知道了單眼可以感知光線以及物體的距離遠近,我們的眼睛從明亮的環境進入黑暗的環境或者從近處看向遠方都需要調整時間,而單眼可以幫助複眼更快更好的完成這一調整。這一點在一些多攝像頭的手機上也有應用,有些手機會附帶一個黑白鏡頭,拍下來的照片不是給人使用而是通過給手機處理器計算,得到一些數據,幫助主攝像頭的照片獲得更好的景深和光線效果。

如果我們把昆蟲的複眼蒙住,單眼也可以起到臨時代班的作用,在實驗中螳螂被蒙上複眼後也可以通過單眼走出設計好的迷宮,當單眼也被遮住時它就無法完成這項任務了。

蟬的翅膀展開,透明美麗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蟬的翅膀,蟬原屬同翅目,現在則與併入「臭屁蟲」蝽為代表的半翅目,屬於半翅目同翅亞目。這裡的同翅指的是它的四片翅膀都是類似於塑料質感的膜翅

所有昆蟲都有四片翅膀,只是經過歲月的流逝進化成了各種各樣的形態,例如甲蟲,它們的前面兩片翅膀硬化為鞘翅,也就是它們的「甲殼」,由飛行的功能轉化為保護的功能。翅膀也是區分昆蟲的一大關鍵點。

今天關於蟬就講這麼多了,希望大家能對我們身邊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有更多的了解,感謝大家的時間,我們下次再聊!

相關焦點

  • 昆蟲星球:我們身邊的昆蟲世界
    隨著夏天的來臨,越來越多的蝴蝶、蜻蜓、金龜子、蚊子、蜜蜂、螞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只要我們出門,它們就會圍繞在我們的周圍。那你有沒有想過,它們小時候長什麼樣子?它們是如何長大的?蝴蝶翅膀的花紋有多少種?蚊子真的是從水裡飛出來的嗎?在地球上,至少生活著1000萬種昆蟲,超過了地球上所有動物物種的五分之四。可以說,我們的地球簡直就是「昆蟲星球」。
  • 個頭不一叫聲各異 青島最為常見的是蚱蟬(圖)
    島城常見的三種蟬類昆蟲。(資料圖片)蚱蟬,最為常見,俗稱"節留"。蟪蛄 ,體型較小 ,俗稱"吱吱兒"。蛁蟟 ,俗稱"伏節留",網友說的"VU哇"。   「兒歌還能唱出來,可是知了的種類還是不知道。」近日,有市民發微博感慨引起網友熱議。我們身邊有哪些常見的蟬?就此記者採訪了解到,市民常說的蟬一般指的是蟬科的數種,最常見的有蚱蟬 、蟪蛄等,都被市民稱為「知了」。
  • 我們身邊的昆蟲 | 跳躍高手-廣翅蠟蟬
    廣翅蠟蟬體型很小,大概就我們的指甲蓋這麼大,平時趴在樹枝上一動不動,稍不注意,我們就將它當作一片小枯葉或者其他什麼而忽略了,即使意識到它是一隻昆蟲,也會以為它不是活的;這時候你會突然發現它們原來不是小花,而是昆蟲,你一定會大吃一驚!
  • 瑞繡小學昆蟲標本製作課
    對於昆蟲標本製作,很多孩子們都是第一次接觸昆蟲標本,一聽說要教同學們親手製作昆蟲標本製作課,孩子們都興致高昂,充滿著好奇,期待著馬上動手製作昆蟲標本。在讓同學們親自動手製作之前,綠野老師為同學們播放了一段昆蟲標本製作昆蟲的視頻,同學們都認真的觀看每一個製作過程細節。
  • 昆蟲都會結繭嗎?結的繭那麼小,出來的蟲子卻比繭大好幾倍?
    1、不是所有的昆蟲都結繭。昆蟲,按發育過程來分,如果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我們稱這種昆蟲為完全變態,如果只有「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這種昆蟲為不完全變態。褪殼進行時,蚱蟬即將由幼蟲變成成蟲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沒有「蛹期」,也就不會結繭。
  • 我們身邊的「昆蟲」 | 解除對蜘蛛的恐懼,只差一隻白額高腳蛛的距離
    蛛形綱動物,如蜘蛛、蠍子,是一類和昆蟲綱昆蟲相似的「非昆蟲」,在很多介紹昆蟲的書籍中,都將蛛形綱作為單獨一章進行介紹。
  • 初識昆蟲(一):昆蟲的口器
    蟲控工作與蟲天天打交道,無蟲無蟲控,因此我們要「感謝」有蟲。認識蟲,了解蟲的習性,是蟲控工作必修課!說到昆蟲,其實我們並不陌生。
  • 大千世界的小昆蟲:給昆蟲畫像
    文/張國雄 大自然中,昆蟲世界自成天地。它們美麗而又充盈著巧奪天工的靈性,吸引著我們去親近和了解。而與此同時,我們又可在觀察當中,用人性去呵護它們的家園,用蟲性去反觀社會與人生。
  • 昆蟲100問:蜘蛛是昆蟲嗎?
    但是你知道嗎,昆蟲是人類身邊最最常見的動物朋友,我們還從昆蟲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呢!連飛機的誕生,都是向昆蟲取經而來的。為了讓大家更多的了解昆蟲朋友,咕咚隊長收集了關於昆蟲的100個問題,帶你慢慢得了解它們。 觀察下,蜘蛛有什麼特徵?
  • 大量昆蟲死亡:如何拯救昆蟲與我們人類自己?
    我們知道,授粉者是CBD COP14(埃及)的三十個重要議題之一、並且通過了重要的決定;期待接下來在CBD COP15(2020昆明)上這個議題將獲得更高的重視。按/Linda 翻譯/薛彤彤 編/Angel大量昆蟲死亡:如何拯救昆蟲與我們自己?
  • 了不起的昆蟲:精彩紛呈的昆蟲日常
    目前已知的昆蟲種類已經超過一百萬種,佔已知生物物種(包括菌類、植物和其他動物)的一半以上。特別是陸地環境中,昆蟲佔物種的絕大多數。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什麼是昆蟲。昆蟲是動物界的一個族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節肢動物的特徵是骨包肉,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就是肉包骨了。昆蟲的軀體大致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段,有三對足,大部分昆蟲都長有兩對翅膀。
  • 一直存在於你身邊的十種昆蟲室友,你發現過嗎?
    原標題:一直存在於你身邊的十種昆蟲室友,你發現過嗎? 除了蒼蠅,蚊子,蟑螂等害蟲外,在你的家中一定有著這十種昆蟲室友。它們很小,無害,但是一直存在在你的家中。不要脊背發涼,無論你承認與否,在你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這些昆蟲一定是與你共存的。
  • 你認識多少種昆蟲?1200多種昆蟲,開啟孩子昆蟲探索之旅
    全書收錄1200多種昆蟲,有我們身邊常見的蜜蜂、蝴蝶、蜻蜓、螞蟻,也有不常見的如彩虹象甲蟲。專業的昆蟲科普知識+高清昆蟲生態照片+昆蟲標本照片+幽默風趣的昆蟲趣事,讓這本科普圖鑑讀起來很好玩。1、昆蟲認知入門:滿足孩子好奇心,提高孩子對昆蟲的認知孩子眼裡,萬物有靈。很多孩子天生就對小動物,小昆蟲感興趣。
  • MOVE圖鑑昆蟲:生動豐富的內容帶領我們進入昆蟲世界
    《MOVE圖鑑 昆蟲》與我們的學習、生活似乎並無什麼太大的交集,實則不然,讀《MOVE圖鑑 昆蟲》收穫的不僅僅只是昆蟲小知識,還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昆蟲和植物構成了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礎。所有的昆蟲和植物是一同進化的。地球上現存的開花植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昆蟲幫忙傳粉的。同時,昆蟲們也依靠植物進行生命活動。
  • 昆蟲世界那麼大,你該去看看《MOVE圖鑑 昆蟲》
    中文版審訂是昆蟲學者、科普作家、生態攝影師,張巍巍。在我們的地球上,至少生活著1000萬中昆蟲。這一數量佔到了地球上所有物種的五分之四還多,可以說,我們的地球簡直就是一個昆蟲的星球,昆蟲似乎才是地球隱匿的主角。 《MOVE圖鑑昆蟲》這本書與以往的大部頭書籍不同,書目分類和使用方法都非常清楚,簡單操作,可以作為案頭的一本昆蟲類實用工具書。
  • 《昆蟲記》: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擁有這種超能力的小傢伙,它們都有誰呢?如果你感興趣,請千萬不要錯過《昆蟲記》這本書哦!因為,書中的主人公們,是一群古靈精怪、擁有超能力的小昆蟲,像是蝴蝶呀、蜜蜂呀等等。可你一定會問:「咦,不就是蝴蝶、蜜蜂這些常見的它們能有什麼超能力呀?」
  • 我們是「昆蟲」
    我們走入了訓練營。27名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學的專業也是五花八門,文學、會計、物聯網、機械電子,就是沒有戲曲。只有"昆蟲"(崑曲愛好者),是他們的共同標籤。蔡筱君,同濟大學影視表演專業學生,青春版《長生殿》第一個報名者,從小受爺爺影響喜歡聽京劇,是個地地道道的戲迷。
  • 《MOVE圖鑑 昆蟲》:用真實的精靈圖鑑,發現身邊的精靈寶可夢
    在城市化進程和自然退化這兩者之間,有沒有辦法能讓我們的孩子真實了解到昆蟲的魅力?發現我們身邊的"精靈寶可夢"呢?在探索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發現了一本有趣的圖鑑,這本圖鑑就像是寶可夢遊戲中的精靈圖鑑一般,幫助我和孩子打開了一扇通往昆蟲世界的大門——《MOVE 圖鑑:昆蟲》
  • 《昆蟲總動員》(昆蟲展)
    時間流逝,我們的生活卻和自然漸行漸遠。對虛擬的網絡世界了如指掌,卻對窗外的自然一無所知。花草魚蟲都從熟悉的夥伴變成了陌生甚至可怕的「敵人」,是時候改變一下現狀了!     經過精心籌備,國際兒童節之際包頭博物館聯合珙桐博物為廣大市民尤其是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有趣的昆蟲展,通過製作精良的昆蟲標本和奇幻的昆蟲活體,配合生動有趣的博物活動,為您展現昆蟲的微觀世界。
  • 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
    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那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知 了知了為啥又叫作蟬呢?黑蚱蟬剛出土的末齡若蟲,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蟬猴」、「爬拉猴」、「知了猴」等,體長20~25mm。若蟲的身軀呈佝僂狀,形態上和猴子的姿勢非常相似。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毛猴」藝術主要就是用「知了猴」製作的。黑蚱蟬羽化後的蛻殼稱作蟬蛻。是一種中藥,味甘、鹹,性涼。歸肺、肝經。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