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

2020-12-01 澎湃新聞

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

2020-08-1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每年夏天

總有一種昆蟲的叫聲縈繞耳邊

那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

知 了

知了為啥又叫作蟬呢?

蟬的叫聲都是一樣的嗎?

蟬真的是用嘴來發聲的嗎?

本期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解惑,

來一場蟬鳴盛宴吧!

通常所說的蟬,其實是知了的統稱,是蟬科昆蟲的一些代表種類。典型特徵是雄性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尖銳的聲音,雌性不發聲,但在腹部有聽器。蟬的幼蟲生活在土裡,吃植物的根,成蟲吸食植物的汁。蟬屬不完全變態類昆蟲,由卵、若蟲(經過數次蛻皮),不經過蛹的時期而變為成蟲。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上海生活中常見的蟬有3種。

1

蟪蛄

每年上海最早出現的蟬,便是蟪蛄(huì gū)。它是一種比較小型的蟬,體長20mm,體暗綠色,帶黃斑。前翅有多塊暗褐色斑紋,5至6月開鳴,從早叫到晚,叫聲不如黑蚱蟬般等大型蟬的響亮,比較脆弱,且音調變化幅度小。

《莊子·逍遙遊》提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蟪蛄這一名稱沿用到現在,但是否指同一種蟬則無從考究。

蟪蛄的叫聲是一種持續的「滋兒~~~~~~~~~~~滋兒~~~~~~~~」,音調變化幅度小。你聽 》》》

2

黑蚱蟬

夏天來臨之時,上海最常見的蟬便是黑蚱蟬了,俗稱知了,別稱「野烏子」、「熱死啦」。是上海地區個頭最大的蟬。體長約40-50mm;體黑褐色至黑色,有光澤;複眼強突出;刺吸式口器;中胸背板寬大;翅透明;前足腿節有齒刺。雄蟲腹部有發音器,雌蟲腹端有發達的產卵器。

雄性黑蚱蟬叫聲響亮,以鳴唱吸引雌蟬前來交配。

黑蚱蟬剛出土的末齡若蟲,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蟬猴」、「爬拉猴」、「知了猴」等,體長20~25mm。若蟲的身軀呈佝僂狀,形態上和猴子的姿勢非常相似。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毛猴」藝術主要就是用「知了猴」製作的。

黑蚱蟬羽化後的蛻殼稱作蟬蛻。是一種中藥,味甘、鹹,性涼。歸肺、肝經。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可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急慢驚風,破傷風證,小兒夜啼不安。

蟬 蛻

金蟬脫殼

蚱蟬的叫聲響亮而單調,沒有變音和花樣,是一種持續的強大的電鋸噪音般的「嗞……」。你聽 》》》

3

蛁蟟

黑蚱蟬出現後不久,上海另一種蟬,蛁蟟(diāo liáo)也會出現,蟬類合唱團正式出道。蛁蟟體型中等,個頭比黑蚱蟬小,體長33~38mm,體粗壯,黑綠相間,綠色偏多,局部具白蠟粉,複眼發達。

蛁蟟一般在天氣炎熱的7月開始鳴叫,聲既洪亮又悅耳,聲音似「吱~哇~吱~哇~……」。它一般都棲息在大樹的 4至5米高處,十分機靈。你聽 》》》

蟬很早就走進了文學作品中,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名字。

《詩經》中多次描寫到了蟬。

《詩經·豳風·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詩經·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詩經·衛風·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大雅·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這裡面的蜩、螓、螗都指的是蟬。

大家還知道哪些有關蟬的文學作品呢?

期待你的分享。

原標題:《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吃知了的影響你可知了
    據麗水當地媒體報導,知了成了夏日餐桌上的美食,據估算,當地每年要吃掉知了上億隻。  知了在生態鏈中的地位如何?如此大量捕捉、食用,會不會對物種種群造成破壞?生態鏈會受到影響嗎?本報記者就上述問題,專訪浙江大學昆蟲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學新。
  • 知了猴什麼部位不能吃 昆蟲之寶金蟬用途廣泛
    大家都知道每年夏天七月中下旬知了猴就會如約和大家見面了,有一些小夥伴對如何清洗知了猴的衛生產生了疑問,吃知了猴是否需要消毒,下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知了猴是蟬的若蟲,在經過長期的休眠之前會攝入很多的食物,因此,在知了猴的體內存在很多殘渣,不適合食用,而知了猴其他部位都能吃,蛋白質含量極高,都可食用。
  • 不是所有知了都會叫 這位「夏天的使者」還有什麼秘密你不知道?
    現在這時節,如果你住的地方有樹木,你一定正在被知了聲所困擾。那和鼓聲一樣大的叫聲,吵得人心煩意亂,睡不著覺。那麼你知道知了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知了的神秘世界吧,看過之後你會發現,它的一生可比你想像的傳奇多了!
  • 知了猴的營養價值你知道嗎
    知了猴的營養價值你知道嗎 2020-08-20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了能不能吃 食用價值你知道嗎
    原標題:知了能不能吃 食用價值你知道嗎   潮溼的梅雨天一過,便進入伏天,人們明顯感覺到天氣開始變得炎熱,在午後,知了的鳴叫聲更是不絕於耳,杭城正式步入了夏天。知了學名叫做「蟬」,是一種完全變態昆蟲,它的一生可分為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
  • 食用知了猴有什麼危害?
    吃知了猴有什麼危害?首先來說明一點的就是,杜拉龜屬於一種對林業有害的昆蟲,它們生長的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大的階段,幼蟲入土潛伏生長,成蟲之後飛人天空,杜拉龜的一生飛天入地,也算是昆蟲裡面很奇特的一種了,知了猴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並且金蟬脫殼之後的外皮具有很高的價值,在我們這裡夏季每一個野生知了猴的價格在0.7到一元之間,所以夏季不忙的時候,農民都三五成群的全家出動去摸知了猴,
  • 知了吃什麼?知了的幼蟲吃什麼?
    炎熱的七月,窗外總能傳來陣陣知了的叫聲。知了喜歡棲息於樹上,並傳來陣陣的鳴叫。
  • 金蟬脫殼成就了知了,留下的一味中藥卻能治病救人,你真的知了?
    「知了,知了,知了……」樹上的蟬兒正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著呢!正是它的歌聲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住,問一問你究竟知道什麼了?每到盛夏,知了就神不知鬼不覺地上了樹,天越悶它越叫,你高興時它就叫得高興,你若心煩,它會平添心煩,一刻不停,居高臨下地鼓譟,你只有躲開的份,沒辦法制止它。忙碌的人們並不在意知了的歌聲是優美還是悽婉。
  • 知了在浙江的吃法你知道伐?
    夏天,窗外的知了不停的叫,南朝人王籍卻聽出了人生境界,一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就名垂詩史,如果王籍是吃貨,聽到知了的叫怕是另外一番感悟了。在衢州常山等一些地方,在這個季節,就展開捕捉行動,抓住知了的幼蟲,銷往麗水,一夜可獲利不少。那麼這種蟬幼蟲到底有何營養價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金蟬的幼蟲各個地方稱呼不一樣,知了龜、知了猴、爬爬、食孩兒、老少狗、爬叉等均是它的名字,可能在網上傳出新聞之前,很多人並不知道,知了也能吃?其實,知了不僅美味,而且營養價值也極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譽。
  • 知了?多年以後就沒有人知了 蟬為何不吵了?剛出土就被吃了!
    我們單聽一種聲音就夠了,那就是知了,知了!知了聲音不絕於耳,讓本來就燥熱的夏天,心裡更加煩躁,特別是人困馬乏,好想好好一個午覺,剛剛睡著,或者即將睡著,而你的耳畔不斷的響起知了知了的聲音,那時候真的恨不得爬起來,把它們一個一個的抓起來關起,然人卻又對它無可奈何。
  • 知了猴的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可是到底應該怎麼吃,你都知道嗎?
    知了猴,大家也是應該很熟悉了吧!沒到夏季,尤其是下過雨之後,知了猴也是非常的常見了!是大家的生活中非常的喜歡的一道美味!很多的小孩子也是非常的喜歡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知了猴的一些關於吃的知識。知了猴的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可是到底應該怎麼吃,你都知道嗎?
  • 知了,記憶深處的呼喚!
    記得小時候,在家鄉的盛夏,我們在放假後,每天泡在河裡洗澡,摸魚,或者湊在一起捉知了,對於知了肯定是我們小時候很喜歡的昆蟲了,特別是知了那不覺疲憊的叫聲,讓我們很好奇,它為什麼要不停的叫呢,難道有很多很多的心事要向別人傾訴嗎?
  • 泰國的昆蟲美食太多,油炸知了3元一隻,但當地人都說買貴了
    裡面賣的東西都是些昆蟲。有油炸螞蚱、油炸蠶蛹、油炸麵包蟲、油炸蠍子等。 看看品種可真是多啊!有一個冷知識點你可能不太知道,這世界上的食物中,有一種食物,不僅是低熱量、低脂肪,還是高蛋白!你知道它是什麼食物嗎?就是昆蟲食物了!想不到吧?我想泰國人之所以愛吃這種昆蟲食物,也是有這方面的原因吧,其實它們還是挺好吃的。
  • 知了 - 知了--浙江頻道--人民網
    夏天最該玩的就是抓知了。知了偏愛柳樹,但樹到底長得好不好看我看不是個問題,樓下幾棵矮樹,樹幹長得歪七扭八,枝葉稀稀拉拉,它們照樣安安頓頓俯在上面,悠閒地叫兩聲又歇兩聲地挑逗人。小鬼們最喜歡在這種樹下知了——樹矮夠得著,葉少沒阻礙。 捕蟲的杆子似乎是一根光禿禿的拖把棍,纏上鋼絲圈,套個塑膠袋,人人手上只要有這一把簡易裝備就已經夠使。抓知了首先講究目明。
  • 知情知了|回望故鄉
    知情知了文/榮凡詩知了,學名叫蟬。對這小昆蟲,各地稱謂不同,一個地方一種叫法。幼蟲時,其形似猴,爬行如龜,故俗名,膠東叫「知了猴」,老家鄆城叫「嘟老龜」;一旦脫去半透明的琥珀色的「外衣」,這裡叫「知了」,老家叫「嘟老子」。據說,古代叫:「蜩螗」,如今還有叫:「爬蟬」「解了猴」「鑰匙頭」的,叫法多多。
  • 這些知了你絕對沒見過!
    蟬,俗稱知了(蛭蟟),古人對蟬的稱呼有蜩、蜺、、蝒、螓、蠽、五色、日暮、丕蜩、茅蜩、秋蜩、蚱蟬、寒蜩、寒螿、螂蜩、蜻蜻、蜓蛛、螗蜩、蟪蛄、螗蛦、馬蜩、螇螰等稱呼,生活於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蟬聲雖然聒噪,卻是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是夏天不可或缺的動物。
  • 市民夜晚出動抓知了 知了作用可不少
    7月12日,湖北省襄陽市,市民夜晚在樹林裡抓知了。在漢江襄陽城區段的一個沙洲上,生長著數百畝楊樹林,近一個月來,每晚都有成百上千的市民趁著夜晚成群結隊在裡面抓知了。  襄陽本地收購的知了大部分都銷往山東,每天發貨在5萬斤左右。  說起知了猴的營養價值,民間就有把知了猴比作唐僧肉的說法,意為知了猴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味道也鮮美可口,有一種讓人吃了就會長生不老的感覺。
  • 吃蟲風氣漸長,油炸「知了猴」佔領夜市,差點就被國人吃到滅絕?
    儘管沒有說夜市就是屬於夏天的東西,但確實在夏天有很多比較獨特的「美味」,就比如這個油炸「知了猴」,你今年夏天吃過了嗎?應該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知了猴」吧,其實它就是蟬的幼蟲。蟬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醫生要經歷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而知了猴其實就是蟬的幼蟲,也有地區叫它帕叉。說到蟬其實就得回味它的一生。
  • 三伏將至,知了猴出現,吃知了猴對身體有危害嗎?看完有數了!
    三伏天馬上就要到了,對於喜歡吃美食的人來說,有一種美食即將出爐,對,這種美食就是知了猴。知了猴是蟬的幼蟲,從土中爬出來還沒開始蛻殼時的狀態。往年人們對吃知了猴並沒有什麼其它想法,但是由於今年情況特殊,很多人會問,吃知了猴有危害嗎?
  • 知了猴不能吃了嗎
    如果說所有的野生動物都不能吃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有多少能吃的野生動物嗎?那將會對當前的特種養殖產業產生什麼影響嗎?據統計,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豐富的的國家,自然分布的脊椎野生動物達7300餘種,已定名昆蟲達 11萬-13萬種。依法受保護的約有200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和120屬的部分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