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山創對劇情的把控和伏筆的擺放,到達了非常恐怖的級別,而這種級別的故事必須是剛開始創作就已經想好了整個故事的過程結局,這樣才能看到諫山創在某一話畫了一些很少有人注意的細節,然後再隔了四五年(四五十話),告訴你並且劇情瞬間反轉。
而且回頭看這個細節幾乎沒有任何什麼不合理,和傳統的漫畫不同,在知道真相後再回頭看一遍時,會發現非常多當年沒在意的對話和特寫細思極恐。
《巨人》是近十年來日本商業漫畫裡兼顧娛樂性、話題性和作者性的典範。娛樂性體現在角色人設的趣味度、絕望氛圍的營造、懸疑鋪設的精巧、戰鬥設計和分鏡表現力、對信息量的合理把控下敘事的流暢。話題性體現在早期巨人吃人血腥畫面的噱頭、情節反轉的剛猛利落、後期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以及嚴肅對待世界觀設定換來讀者對細節的討論熱情。
其實可以拿最近播出的《鬼滅之刃》做對比,鬼滅也是很好看,但相對進擊巨人在故事的敘述和靈魂上就略遜一籌了。
進擊巨人在戰鬥上布了戰爭迷霧,讀者和主角都是同一平行視角看待事件的發展,主角驚訝的時候,讀者也是驚訝的,怎麼還有這種操作?這個又會是誰?接下來該怎麼辦?
這就有了代入感。
但僅僅是這樣是不夠的。
在進擊巨人出來時,已經出現了使用主角和豐滿的重要配角各種死來升華整個作品高度了,例如:《fate zero》《魔法少女小圓》等,
但能做到這麼徹底,而且直白說的這麼殘酷的少年動畫,只有進擊的巨人,印象中沒有之一。
在《進擊的巨人》出來後就開始出現了一大堆為表達殘酷而殘酷的作品(其實也有受小圓影響的,畢竟魔法少女題材開始向這方面傾斜)但這些作品都做不到進擊巨人的高度,很簡單,進擊巨人裡面的人是不想死或者為了某個目標而選擇犧牲的,但其他作品做不到這個高度,就會被讀者覺得有違和感了。
像寫作文那樣....進擊的巨人是神作主要是因為他是現象級作品,在海賊王、火影這兩大巨頭的巨大陰影下做出了不一樣的熱血動漫,而且戰鬥體系也是顛覆性的創新。
巨人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巨人究竟想要說什麼?
巨人最終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雖然還沒有完結,不過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其想討論的則是左右之辨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同態復仇是否合理?
而這個問題最複雜的情況下就是涉及到民族主義的時候,而諫山就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把這個問題畫出來——讓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究竟是怎麼進行討論的。
(諫山創本人會參與動畫製作、配樂等工作流程,評估是否完美符合作者思維)
首先巨人的動畫的第一季就已經被很鮮明的指出了:
這個動畫的德系風格很濃重,
且不說阿尼和萊納的標準雅利安人外貌,以及艾倫耶格爾這個一股子日耳曼味的姓名,
動畫op和澤野配樂中無處不在的德語,
這些一開始我本來以為可能就是代表了一種風格問題,
但是漫畫出到現在大家才意識到這一切都是故意的——
艾爾迪亞和馬萊的民族矛盾正是藉鑑於德猶矛盾,
同時也是影射了這世界上的一切民族主義問題:民族之間的仇恨究竟要怎麼處理?
在巨人的世界觀中,如果我們不使用這些充滿了影射的臺詞,那巨人目前已知的整體歷史應該是這樣的:元首在二戰的時候獲得了巨人之力,巨人之力無所不催很快整個歐洲大陸就被推平了,其巨人之力接下來被伯恩施坦和曼施坦因等九大元帥吞噬(笑),同時在這期間猶太人變成了二等公民,慘遭鎮壓和屠殺,整天惶惶不可終日——然後後來猶太人使用了反間計,成功的獲得了七個巨人之力,第三帝國被推翻了,納粹餘孽躲到了小島上——然後接下來就是第一個和歷史不同的地方了:猶太人在奪取了政權之後,雖然不再遭受德國人壓迫,但是他們開始反過來壓迫德國人!
曾經關押猶太人的集中營現在被用來關押德國人,
猶太人開始對德國人進行了高壓統治和大屠殺,
也就是說,曾經的德國人是一等公民,猶太人是劣等民族。
但是如今卻反了過來:那就是猶太人是一等公民,德國人變成了劣等民族!
曾經猶太人被強加於身上的苦難和殘忍,現在猶太人全部同樣的還給了德國人——那整個故事的第一個左右之辨就來了:這樣是對的嗎?
左派自然會認為平等才是正確的,同態復仇只會增加殘忍和痛苦,而右派自然不這麼認為:你們曾經在歷史上殘忍的壓迫過我們,為什麼我們現在不可以壓迫你們?
你們這只是在為你們曾經的罪惡還債而已,想要兩族平等,
為什麼當時壓迫我們的時候沒人出來喊兩族平等?
現在出來喊?
你們德國人都是活該!我們猶太人所遭受的苦難,我要你們德國人千百倍來償還!
這樣的事情的話,換做中日關係就是中國為了報復南京大屠殺進入了東京也屠殺了三十萬東京人——同時左右之辨也沒有結束:格裡沙同志認為這個世界實在是太操蛋了,就因為我生為德國人,所以要被你們猶太人關在集中營裡身為二等公民活一輩子?
父母還告訴自己這是為了自己民族曾經犯下的罪孽贖罪,格裡沙表示我根本啥也沒幹過啊!就是出生在這個世界上而已,
因為我祖先犯下的過錯自己就變成了二等公民?這合理嗎?
這時就是第二個左右之辨了。
左派自然會認為父債子償愚不可及。而右派則會認為父債子償天經地義。
同時這個問題還沒有完結,接下來我們看看帶著納粹餘孽逃到了島上的另一夥德國人:145代王認為戰爭是錯誤的,我們犯下了種族清洗這樣的罪孽,已經不可能再繼續在這個世界上繼續被認同了——於是他帶自己族裔的德國人們來到了島上,建造了三座城牆,把自己的族人和自己都關起來永遠剝奪了自由,作為自己的民族做過這樣殘忍的罪行的贖罪——這時我們的主角艾倫同志出生了。
他從出生起就想去牆外看看,追求自由似乎是天賦人權無人可阻——然而王卻告訴他們:我們的祖先是罪人,他們屠殺壓迫,種族清洗,所以我們現在被關在這個城牆裡失去了自由來贖罪(當然洗腦的原因是外面的人被吃光了,這牆是在保護你們),艾倫則表示去你的,僅僅是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憑什麼我要因為祖先的罪過贖罪,我要出城,我要自由,我要真相。
但艾倫和格裡沙還不一樣:格裡沙想要的是恢復德國人(或者說艾爾迪亞人)的統治地位(復權派),再次讓德國人變成一等公民猶太人變成二等公民,而艾倫只是想走出城牆看看自由的世界而已——他想要的並不是什麼艾爾迪亞人的統治地位,只是想要艾爾迪亞人和馬萊人都能平等的走在一起,兩個民族再也不相互仇恨——這就是三個左右之辨了,那麼請聽題:
你認為同態復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正確的嗎?
你認為父債子償(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狗熊兒混蛋)是正確的嗎?
你認為階級社會(人和人之間的不平等,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不平等關係)真的能被確實的消滅嗎?
諫山想要討論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同樣也是討論了五千多年也沒個正確結果,
可以說是左右之辨的幾個基本問題了——
諫山就是想要用一個一百多話的漫畫來討論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