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在我的想像之中,星空應該是代表著未知,代表著宇宙的文明,所以在這一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當中,我找到了我所尋覓的宇宙文明的一種可能性,這部電影當中最打動我的一幕就是展現『千星之城』裡面,有各個不同外星人工種的那個鏡頭,這次呂克貝松的表現也屬於中上水平,看得出他全力以赴地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無疑是一部史詩級災難片,但這部電影在北美的口碑和票房是雙重的滑鐵盧,反而我對這部電影的印象和別人不一樣,其實我還挺反對有些人評價說沒有興趣走進那個世界,但是我其實完完全全地進入到了那個世界,所以我覺得一個好的科幻片,它最應該做到的事情就是要帶領我們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所以呂克貝松的這部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它其實非常詳細地描述了那個世界的所有的細節,我覺得我已經很久沒有在看電影的時候就是眼睛一秒都捨不得離開這個屏幕,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類型它其實就是一個青少年口味的漫改電影,這部電影我覺得可能一開始大家的期待會不太一樣,可能大家聽說是一個耗資2億美元的大片就會拿它去跟《星際穿越》《火星救援》或者《地心引力》這樣的大片去做對比
但事實上它跟這些電影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因為剛才說的這些大片都是非常有科技感的,但是對於《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來說的話,它實際上其實能看到很多奇幻的元素跟科幻元素的一個融合,而且這部電影的風格非常地復古,就是那個年代他的小時候看到的一部漫畫,這樣的對未來星空的一個想像,還有對未來外星人的一個想像
現如今我們提到呂克貝松都會想到《第五元素》這部電影,也有不少朋友把《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看作是二十年之後《第五元素》的高清加強版,我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當中找到了很多當年《第五元素》的影子
首先第一我會覺得它的色彩都非常地強烈,而且能在這兩個電影裡面看到電影對這個世界的世界觀,其實事實上就是奇幻和科幻融合在一起的,還有這部電影裡面我覺得它對視覺的這種描述是我本人特別喜歡的,它就是把不同時代的元素還有不同國家的文化風格全部都融合在一起,像在《攻殼機動隊》或者《銀翼殺手》在這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在《第五元素》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風格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電影時隔二十年《第五元素》的特效鏡頭是180個,《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是2700個,這樣的情況下,很多觀眾覺得當年看《第五元素》的時候這個時代的超前性特別強,那種科幻感是前所未見的,但是《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沒有達到那個時候《第五元素》帶給我們的那種震撼和超期的體驗
所以我覺得它視覺的背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東西想要去呈現的,當然我也能理解很多觀眾對於視覺大片已經見怪不怪了,所以口味肯定確實會越來越刁,而且我們的世界觀是逐漸形成的,坦白說我自己覺得最巔峰我世界觀的肯定是像《黑客帝國》這樣的電影,但是現在如果想再要有一個科幻片去徹底巔峰我的世界觀,我個人感覺是非常難做到的一件事情
但是呂克貝松想要給我們的其實是他童年時候的幻想,所以這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沒有那麼差勁,還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