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在知乎問「養一隻浣熊是什麼體驗?」網友喵先森回答:「同事家有一隻,第一次去他家的時候我們很詫異他們家為什麼那麼多水盆,同事做飯的時候丟給它一個土豆,浣熊就會放到水盆裡去搓,等搓得差不多乾淨的時候,拿回來衝一下就可以切了。」網友紛紛稱讚浣熊是動物裡的「田螺姑娘」,長了一雙勞動人民的手。
有人已經意識到了浣就是洗啊,你是不是也是今天才知道浣熊之所以叫浣熊,就是因為喜歡愛洗啊。
知乎網友呈現了很多搜索資料,大概解釋如下:浣熊英文名為Raccoons, 學術上稱為 「Procyon lotor」,是直接從拉丁文中譯過來的,lotor就是 「washer「的意思。浣熊洗東西的這個行為已經被很多動物學家發現了,但是用 」洗」(wash) 這個詞其實並不恰當。很多時候小浣熊們就是撿起它們的食物然後用前爪來磨一磨或者去掉它們不想吃的那部分,所以看起來就像是在做一個洗的動作。它們也經常會跑到水邊做這個動作,因為水會軟化它們的前爪然後磨起來更有感覺。
還記得這隻乾脆麵嗎?哦不,小浣熊,當他拿到一大塊棉花糖之後,非常講衛生地放到水裡洗了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個視頻讓你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小浣熊的崩潰:你看見我棉花糖了嗎?那麼大一塊,就放在水裡來著,沒了……
可是它們為什麼這麼做呢?還別說,真有人在研究,看!
1758年就有人第一個提出了為啥浣熊這麼潔癖這個問題,後來很多生物學家都都嘗試給出了一些解釋,目前公認度比較高的解釋有:
根據維基百科:在眾多科學家的激烈爭論中,廣泛接受的原因是這個算是一種Fixed Action Pattern (固定行為型),就像灰雁們看見蛋滾出巢外後,會首先伸長脖頸,然後把下頦壓在蛋上把蛋拉回,如果中途有人把蛋拿走,灰雁也將繼續完成這個動作。具體為什麼產生這個行為,大家猜測是因為小浣熊們以前收集食物的地方都在水源旁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科學家又發現很多野生小浣熊不洗東西!只有被捕獲的小浣熊才洗!嗯……這意思是,只有被帶回家的田螺才會變身田螺姑娘?
1浣熊沒有多少唾液,吃東西
前想要潤溼食物。
2浣熊們就是愛乾淨!
3浣熊們喜歡那在水中撫摸食
物的觸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