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陝西蒲城走出的物理天才,美籍院士,曾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

2020-11-06 美好長安

他被評為國際納米領域最出色的科學家,他的研究原創性極大,編寫的文章對於中外納米研究貢獻極大。他是壓電電子學和壓電光電子學的奠基人,獲得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他是我們中國科學領域的驕傲。出生在陝西一個小山村,卻在山溝溝裡面飛出了金鳳凰。他就是王中林

山溝溝的金鳳凰

1961年,王中林出生在陝西蒲城高陽鎮。那一年,正趕上中國在經歷三年自然災害,家裡常常連飯都吃不上,但是父親還是堅持讓王中林上學。1959年理察費米在演講中提出改變世界的納米」詞彙。

1959年的時候,蒲城縣還特別貧困,這裡的山溝溝幾乎連電都很難獲得,卻沒想到裡面的小孩會在日後與「納米」這詞產生聯繫。1977年的時候,中國結束了特殊時期的高考停止,恢復了高考。聽說了這個消息王中林打算參加高考,知道自己數理化基礎不錯,又把這些知識認真複習一遍。

1978年的夏天,王中林考進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開始是打算學習計算機和雷達這方面的,後來因為成績過於出色,被分配到了物理專業。開啟了他成功的物理學生涯。對調配進入物理專業,王中林表示能夠接受,就這樣物理成為了他生活的常態,在後來說到,如果當初沒有學習物理,自己的學術成就不會到達這麼高的水平,還是要感謝母校。

1982年的時候,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得了三個能夠出國留學的機會,但是由於自己英語水平基礎太差,達不到錄取線而錯過這個機會。王中林並不服輸,接下來一年瘋狂的學習英語,機會再次到來王中林沒有再次錯過它,成為了西北五省唯一一個被錄取的學生。

不過當時尷尬的是,由於對外國學校的不了解,認為以A開頭的學校是更好的,所以王中林沒有選擇更出色的哈佛大學,而是申請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王中林選擇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其中的考利教授,是高分辨電子顯微鏡學祖師爺級別的人物。這在王中林日後的研究生涯都是極其有影響的老師。

1987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95年被聘請為副教授,到了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開啟了自己的納米學研究生涯。但由於沒有自己的實驗室,王中林只能白天在教室讀文獻,晚上去實驗室做實驗。

面對這樣的艱苦環境,王中林用三年的時間發表出80多篇論文,並被聘為學校終身教授。1999年,王中林和他的團隊製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稱--納米稱,這為病毒學和分子化學方面都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測量器具。

摩擦帶來發展

王中林常常把「負效應」變成「正能量」。對於自己研發的納米發電機,在數十年以來都是極其的冷門領域。對於認準的領域,就不會輕易改變,無論他是熱門還是冷門。他堅持研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就放棄是不會抓住上天給你的機會。

王中林涉足於納米發電機研究就是源自於發現身邊的機會。2005年的夏天,王中林和他的學生做納米材料方面的測定,卻和理論結果相差100倍,為了驗證這個誤差,王中林足足驗證了一個夏天的時間,不斷猜想是不是假設的前提存在問題,是不是實驗的強度存在問題。

在一次一次的實驗中,王中林確定了納米發電機的研究方向。納米發電機是當時絕對冷門項目,並沒有人支持研究,對於他人的反對,最終王中林選擇堅持自己,直到一次實驗的誤差,發現了摩擦可以帶來電能,於是王中林發明了摩擦納米發電機,並且在國際領域獲得巨大影響。

摩擦納米發電機到底有什麼用?它的問世代表了世界上發電機不再局限於大小。它可以對環境中微小變化反應並收集和利用能量。比如空氣的流動,引擎的旋轉,呼吸頻率的變化都可以為納米發電機提供能量。

這樣能夠收集出電能,就可以為很多設備供電,在未來人體中很多醫療機械中都需要供電,有了這種摩擦納米電子發電機,就可以自供能量保護自己,這一技術在日後可以推廣在老年人保護方面。

王中林被世界記住的理由不光是因為他創新性的研究,也是因為王中林的個人品質。「他是一位天生的領導者,一直充滿活力,對於每個與他合作的人都照顧有加。」

王中林目前已經發布1500多篇論文,根據谷歌數據的記載,他的論文被引用二十多萬次。由於在納米領域的巨大影響力,王中林獲得了埃尼獎和愛因斯坦科學獎,這是第一位能夠獲得這兩項大獎的華人。

為國家做貢獻

王中林在教育自己的學生時候,一再強調知識是重要的,但將學到的知識用來貢獻祖國,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最重要的部分。王中林心繫祖國,始終沒有忘自己的祖國。

1992年開始,擔任了無數學校的教授,榮譽教授,並且和國內無數高校聯合。王中林在中美往返將近120次,培養出200多位華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其中的150多位參與發表論文,極大了擴張了中國學者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在前年,王中林決定回國發展,中科院為他提供了200多人的研究團隊。

王中林的成功生涯滿足了世界上無數人對於科學家的最高期待,出生在小鎮最終成為世界知名學校的終身教授。從冷門領域逐漸研究知道成為世界熱門,他用他的勤奮,努力,堅持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納米科學。

對於世界來說,王中林是人氣極高,地位極高的納米科學家,對於中國來說,他是為把學到的知識用來貢獻祖國的愛國科學家。對於我們現在的中國,已經有更出色的環境和更良好的研究團隊。接下來肯定會有更多的大批海外高端人才和頂尖科學家回到祖國發展,中國的發展一定是會突飛猛進的。

文/平南

相關焦點

  • 從中國農村走出的物理天才,用4年拿博士學位,曾獲世界級科學獎
    2019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中林被授予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這是自從愛因斯坦科學獎設立三十五年以來,首位華人科學家獲此殊榮。愛因斯坦科學獎是由世界文化理事會所主辦的一項世界性科學大獎,1984年開始,每年授予一名為造福人類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 中科院院士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
    IT之家6月15日消息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國科大納米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獲獎
  • 王中林院士斬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網友:華人之驕,世界...
    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斬獲這一世界性的大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6月14日,據中國科學院大學官網報導,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院士獲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系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據「中國能源報」微信公眾號消息: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國科大納米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憑藉在微納能源和自驅動系統領域的開創性成就
  • 「陝西鄉黨」西電校友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系首位榮獲該獎...
    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日前揭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友、該校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名譽院長兼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王中林,憑藉其在微納能源和自驅動系統領域的開創性成就,榮獲這一世界性大獎,成為35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納米發電機之父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附簡歷)
    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西電校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王中林斬獲這一世界性的大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陝西日報】北京時間 從蒲城發出
    2001年3月,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臺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這標誌著我國建立了基本的時間頻率體系;2007年,臨潼—蒲城微波時間傳輸比對系統技術改造完成並投入使用。  2008年,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改造竣工,並開始24小時連續發播,極大提高BPL長波授時全時段授時保障能力,用戶實現全自動定時。
  • 5院士獲百萬大獎!重磅科學獎公布,這些高校最多…
    來源:中國經濟網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名單。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分別獲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各個獎項,獎金100萬元。
  • 5院士獲百萬大獎!重磅科學獎公布,這些高校最多…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名單。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分別獲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各個獎項,獎金100萬元。
  • 川大馮小明院士獲陳嘉庚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四川大學化學學院馮小明院士榮獲本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
  • 嘟嘟嘟,北京時間,這裡是陝西蒲城
    這是我們熟悉的報時聲,讓人感覺親切又溫暖,當我走進蒲城,我忽然覺得這句話「誤導」了我們許多年,正確的報時應該是:這裡是蒲城,現在是北京時間上午12點整。蒲城,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是陝西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龍脈福地 將相故裡」、 「酥梨之鄉、焰火之鄉、西甜瓜之鄉」等美譽,這裡,更是中國的報時城,我們聽到的報時時間,就是從蒲城發出去的。
  • 將相故裡 投資熱土 創新發展 合作共贏——陝西蒲城投資優勢...
    陝西網訊(通訊員 唐蒲縣)11月27日,由渭南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局、中共蒲城縣委、蒲城縣人民政府主辦的陝西蒲城投資優勢(連雲港)推介會在連雲港市花果山國際酒店成功舉辦。會議由蒲城縣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韋濤主持。
  • 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成首位獲獎華人 | 科技早頭條
    關注環球科學周一至周五早間我們為你準時送上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科學家 ·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曉,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因在納米發電機和自供能系統領域的貢獻獲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中科大包信和院士獲陳嘉庚科學獎
    原標題:中科大包信和院士獲陳嘉庚科學獎   5月30日下午,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榮獲本年度陳嘉庚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為「納米限域催化及其在甲烷直接轉化中的應用」。
  • 世界公認的五大天才:霍金上榜,愛因斯坦僅排第四,第一太悲劇!
    世界公認的五大天才:霍金上榜,愛因斯坦僅排第四,第一太悲劇!第一:詹姆斯·席德斯(IQ:250~300)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是一名悲劇性的天才人物,一名擁有極高數學和語言天賦的美國神童。陶哲軒是澳大利亞唯一榮獲數學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的澳籍華人數學教授,也是繼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是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等重要數學研究領域裡的重要數學家,被譽為「數學界莫扎特」。
  • 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Kane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獲得該獎項「復旦—中植科學獎」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合作設立用以表彰在數學、物理和1999年至2005年他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005年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同年11月被增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於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高溫超導電性等。
  • 5院士獲百萬大獎!重磅科學獎公布,這些高校最多……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名單。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分別獲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各個獎項,獎金100萬元。
  • 施一公因剪接體研究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獎金一百萬
    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生命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施一公 西湖大學新聞網 資料圖施一公現年53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結構生物學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施一公因剪接體研究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獎金一百萬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生命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遼寧副省長盧柯獲科學大獎,曾是最年輕院士
    」,他16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2003年11月,年僅38歲的他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除盧柯之外,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88歲)、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96歲),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73歲)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