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鄉黨」西電校友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系首位榮獲該獎...

2020-12-05 西安日報

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日前揭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友、該校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名譽院長兼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王中林,憑藉其在微納能源和自驅動系統領域的開創性成就,榮獲這一世界性大獎,成為35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為王中林頒發埃尼獎獎章。圖 | 西安發布

王中林1961年11月生於陝西省蒲城縣;1978年,考入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82年,考取中美聯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之後赴美留學;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王中林是國際公認的納米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領軍型科學家。2006年,王中林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最小的發電機——納米發電機,被譽為是「納米發電機之父」。他同時也是壓電電子學和壓電光電子學兩大學科的奠基人。2018年7月23日,王中林因其在納米發電機理論和技術方面的重大原創性貢獻獲得了世界能源領域的權威獎項「埃尼獎」。2018年Google Scholar(谷歌學術搜索)公布的納米技術與納米科學專家全球排名(截至2017年11月),王中林院士排名第一;在2018年4月公布的所有學科領域專家的H指數全球排名中,王中林院士位居第35位,是H指數前100名中三位華人科學家之一 。

據了解,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是一項著名的世界性科學大獎,由世界文化理事會設立,從1984年開始每年頒發一次,每次全球僅有一人獲獎,目的是表彰和鼓勵世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大研究進展,授予為人類帶來福祉的傑出科學家。該獎獲獎人由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124位世界著名科學家組成的跨學科委員會選出,委員會成員包括25名諾貝爾獎得主。

世界科學獎評選委員會對王中林教授的科學成就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在納米發電機和自供能系統研究方面做出了影響深遠的開創性貢獻,使人類從環境和生物系統中獲取能量這一全新的技術成為現實,這一技術被評選委員會認為「有潛力徹底改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改變世界」

評選委員會在認可王中林教授在科技領域貢獻的同時,也對他在物理學領域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認為他首先證明了納米發電機起源於麥克斯韋的位移電流,建立了利用機械能為移動傳感器供電的原理和技術路線圖;認為他對摩擦帶電物理學闡釋解決了一個2600年的科學問題,為摩擦電納發電機奠定了理論基礎。並且評選委員會認為他發明的海洋藍色能源技術,「有可能從海浪中獲取大量能源以解決世界未來的能源需求」。

除了開創性的科研成果,王中林的個人品質也贏得了評選委員會的高度評價——「他是一位天生的領導者,總是非常善良,鼓舞人心,充滿活力,對與他合作的每個人都有積極的影響」。

來源:記者 姜泓

編輯:芥末花生

相關焦點

  • 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系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據「中國能源報」微信公眾號消息: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國科大納米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憑藉在微納能源和自驅動系統領域的開創性成就
  • 中科院院士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
    IT之家6月15日消息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國科大納米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獲獎
  • 西電校友王中林院士獲世界能源領域「諾貝爾獎」——埃尼獎,系獲獎...
    王中林院士是迄今為止獲得埃尼獎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也是在中國境內現職工作期間獲此重大國際性獎項的第一位科學家。埃尼獎(Eni Award)是世界能源領域最權威、最負盛名的獎項,被譽為世界能源領域的「諾貝爾獎」( The Nobel Prize for energy ),與計算機界圖靈獎、數學界的菲爾茲獎及沃爾夫獎等並稱為領域性的最高獎項。
  • 納米發電機之父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附簡歷)
    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西電校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王中林斬獲這一世界性的大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王中林院士斬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網友:華人之驕,世界...
    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斬獲這一世界性的大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6月14日,據中國科學院大學官網報導,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院士獲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成首位獲獎華人 | 科技早頭條
    關注環球科學周一至周五早間我們為你準時送上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科學家 ·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曉,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因在納米發電機和自供能系統領域的貢獻獲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國科大科學家王中林獲得愛因斯坦科學獎
    原標題:國科大科學家王中林獲得愛因斯坦科學獎   本報訊(記者 劉婧)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學獲悉,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日前揭曉,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斬獲這一世界性的大獎,
  • 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被譽為「納米發電機之父」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國科大納米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斬獲這一世界性的大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王中林獲「能源界諾貝爾獎」 系獲該獎首位華人科學家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獲悉,北京時間10月22日下午5時,世界能源領域最高獎、被譽為「能源界諾貝爾獎」的埃尼獎(Eni Award)在義大利羅馬市奎裡納爾宮頒發,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等科學家獲得該獎。
  • 剛獲「世界科學獎」的王中林教授畢業於哪所大學?不是清華、北大
    剛獲「世界科學獎」的王中林教授畢業於哪所大學不是清華、北大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是由世界文化理事會設立的一項世界性科學大獎,這項大獎旨在表彰在科技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為人類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學家,每年頒發一次
  • 西電校友王中林與諾貝爾物理學獎「擦肩」
    10月5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物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10月6日揭曉,頒給Arthur B. McDonald 和Takaaki Kajita ,是關於中微子振蕩的研究。在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中,來自陝西蒲城的鄉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78級校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王中林教授入圍,遺憾的是與諾獎「擦肩而過」。
  • 西電校友王中林院士 獲得能源領域「諾獎」
    本報訊 (記者 任娜) 埃尼獎是世界能源領域最權威、最負盛名的獎項,被譽為世界能源領域的「諾貝爾獎」。7月23日,埃尼獎組委會宣布將第十一屆埃尼「前沿能源獎」授予王中林院士,以表彰他首次發明納米發電機、開創自驅動系統與藍色能源兩大原創領域,並把納米發電機應用於物聯網、傳感網絡、環境保護、人工智慧等新時代能源領域所作出的先驅性的重大貢獻。王中林院士是迄今為止獲得埃尼獎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
  • 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榮獲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剛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可及早診斷唐氏綜合症及多種遺傳病。現時全球每年有超過90個國家逾7百萬名孕婦受惠。
  • 蘭大校友馮小明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8月29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28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蘭州大學1981級化學系校友馮小明榮獲本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
  • 從中國農村走出的物理天才,用4年拿博士學位,曾獲世界級科學獎
    2019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中林被授予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這是自從愛因斯坦科學獎設立三十五年以來,首位華人科學家獲此殊榮。愛因斯坦科學獎是由世界文化理事會所主辦的一項世界性科學大獎,1984年開始,每年授予一名為造福人類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獲世界能源領域「諾獎」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獲悉,中科院外籍院士、該所所長王中林23日榮獲享有世界能源領域「諾貝爾獎」之稱的埃尼獎(Eni Award),是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該獎與計算機界圖靈獎、數學界菲爾茲獎等並稱為領域性最高獎項。
  • 王中林獲世界能源領域最高獎 系首位獲獎華人科學家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獲悉,該所王中林院士22日獲得世界能源領域最負盛名的埃尼「前沿能源獎」。   埃尼獎與計算機界的圖靈獎、數學界的菲爾茲獎及沃爾夫獎等並稱為自然科學單個領域的最高獎項。王中林是迄今為止獲得埃尼獎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官方表示,羅傑·彭羅斯發明了巧妙的數學方法,探索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他證明了該理論可預測黑洞的形成 因此,有人戲稱諾貝爾物理學獎該改名為諾貝爾天文學獎了。 資料顯示,除了2020年的「黑洞探秘」獲獎之外,2019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領域。
  • 【虎嗅早報】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突破;李嘉誠基金會...
    「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這是許家印在造車規劃上的野心。科研界還有一則新聞——華人科學家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新浪科技【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被譽為納米發電機之父】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
  •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0日下午,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舉行。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