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在看自己提取的尼古丁
一位從未從事過科研的女子,因生意上的困境,走進實驗室,竟然鑽研出從廢菸葉中提取菸鹼(即尼古丁)和茄尼醇的新方法。她的研究成果先是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如今又躋身中國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決賽。
參加大賽,成果引關注
近日,記者見到張元時,她剛剛從西安參加完中國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回來。張元帶著她研究出的兩種「醫藥中間體」——從廢菸葉中提取的菸鹼和茄尼醇參賽,以低成本和高附加值引發關注。
市發明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評價說,在中國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河南洛陽分賽區初賽暨洛陽首屆創新創業大賽和中國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河南賽區複賽期間,張元的這項成果分別獲得洛陽賽區一等獎、河南賽區二等獎,評委們都很看好這項成果。張元的研究成果是「垃圾裡挑黃金」,成本低,附加值高,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
「菸鹼能治療心腦血管病,茄尼醇可以抗衰老,此前,國內提取菸鹼和茄尼醇多為有機溶劑萃取,提取率為1%至1.2%。」張元介紹她的成果,「我是用純天然的物理方法,從廢菸葉中提取這兩種醫藥中間體,提取率為1.5%至2%。」
成果背後,她曾被「逼上梁山」
張元原先從事藥品生意,並非很多人眼中的科研人士。早在2002年她就發現,菸農在收穫菸葉時,不少菸葉和煙杆都被棄之不用,極為浪費。國內也有從菸葉中提取菸鹼和茄尼醇的辦法,但都是化學萃取,有毒且不安全。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閒暇時,張元開始在家中嘗試,她用生石灰和燒鹼來做實驗,但提取的純度都太低。後來,看到別人的研究成果,她又找上門去談合作,並找好了投資人。當投資人投入400多萬時,張元卻發現:這種方法提取率同樣偏低。
「人家的投資收不回來咋辦?我不能對不起人!」張元說,就是抱著這種心理,已過不惑之年的她,開始自己研究!她瞞著投資人和家人,走進洛陽師範學院的有機實驗室,在兩位教授的指導下,開始了兩年的實驗室自學生活。
上天不辜負,終獲國家專利
「那些日子,我完全是靠以前的積蓄生活的,壓力特別大,晚上經常睡不著覺。每天不停地做實驗,連禮拜天都沒休息過。在實驗室裡接觸有毒、有害的東西多了,面容也特別憔悴。」張元說。
上天沒有辜負這位執拗的女子。張元終於研究出了用乙醇提取菸鹼和茄尼醇的方法,並於今年3月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但她並不滿意於此,又在此基礎上繼續革新。今年5月,她研究出了現在這種純物理方法——用蒸餾的方式提取醫藥中間體,並在中國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中嶄露頭角。
讀者朋友,您願意成為張元的合作對象嗎?不管是融資,還是技術轉讓,張元都歡迎,有意者請與她聯繫,電話:13903888591。(洛陽晚報記者 丁立 社區通訊員 楊志明 文/圖)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