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織金洞
□楊光英
「遊過織金洞,方知溶洞奇。地下看世界,洞中別有天」,「人間仙境織金洞」,在前往入口的巖壁上,刻有很多名人的題詞。據導遊介紹,織金洞最初叫「打雞洞」,是因為村民鬥雞時尋找失落的雞時發現的。
在這裡,每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每一處鬼斧神工的景觀,都源自於水和時間的魔法交匯。滄海桑田、風雲變幻,一滴滴富含化學物質的流水沉積,經過大自然的雕琢,形成了石鐘乳、石芽、石旗、石筍、石盾等地質遺蹟,而這些景觀相互簇擁襯託,成為了現在的「世界奇觀」,是中國的「巖溶博物館」。
貴州織金洞博大精深,美不勝收,但要具體說到它的美,卻感到如龍隱雲中,只有一爪一鱗的零星印象而已——
織金洞的大氣美
織金洞景區地質遺蹟主要以沉積巖為主,溶溝、溶槽、溶洞等以巖溶地貌為主的景觀有200多處,每個溶洞大廳都有自己的「鎮洞之寶」,但織金洞的龐大幾乎涵蓋世間所有溶洞的精髓。「雄偉壯觀、氣勢磅礴」都不足以形容織金洞帶給所有人的震撼。
在洞中遊,你會感到如在星光朦朧、漫無邊際的夜空下,置身於崇山峻岭,險峰峭巖之中,靜態裡透出浩蕩的力度。在「壽星宮」,你會被一種宏大空闊的感覺攫住,即使站在30層高的樓頂上,也摸不到的洞頂,如在蒼穹之上;長170米、寬40米的「望山湖」,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廣寒宮」等,你都會感受到它的磅礴氣勢。即使廳堂這間有狹窄、曲折的通道過渡,也是為了讓你調節心理以再感受到它的氣魄,它的雄渾。
織金洞的造型美
造型美是指織金洞的景觀和空間造型奇特,審美價值非常高。你在織金洞宏大多變的空間感受下,去品味空間與景觀組合的精妙,你將體會到最精彩的美。這也是織金洞異於許多溶洞或大而空洞無物、或洞景密集又小家氣的奇絕之處。如:沿著洞壁棧道,進入景深長百餘米、頂篷至腳下水潭約百米的「講經堂」,洞壁和洞頂呈錐形狀如山水巖畫,交錯疊架,生動奔放,與潭中橢圓石筍上端坐講經的老和尚和聚神聆聽的小和尚形成了一動一靜的情調。步出狹窄的「九龍撐天」通道,前方上「南天門」的路彎彎曲曲,隱隱約約,與後方燈火依稀的「烏蒙山寨」陪襯出空間的宏闊和森嚴,使中部高約20米的福、祿、壽三巨星顯得神秘莫測。
織金洞頂蓬、洞壁和洞底形成的空間,一會兒似穹隆,一會兒錐形、一會兒矩形、一會兒方形,呈現出目不暇接的生動變化。已開放的6.6公裡長的洞腔,時長而深幽莫測,時短而明快簡練;時高如夜空,時低可手觸;時寬如茫茫草原,時窄如山谷幽徑;急迫如刀槍怒發,和緩如信步田園;險陡如攀蜀道,平坦如履平沙;虎嘯山河,龍攬九天,雷霆千鈞……
洞中的千奇百怪讓我有大象無形、大美無言的不盡之思,或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千般冥想。
織金洞造型各異,它也永遠閃耀著靈性的光華,它是作家靈感的聖殿,是書家悟道的天堂,是畫家激情的勝境,是攝影家永遠探索不盡的光影長廊,只要你有不竭的智慧,它就是你創作的永恆源泉!
織金洞的想像美
織金洞洞體四層構造,錯落別致,洞腔最寬跨度170多米,一般高寬在60至100米之間,劃分為11個大廳40多個小廳堂,簇擁著千座「塔」、萬座「佛」,呈現萬千氣象,無限風光:雄偉壯觀的「金塔之城」;傲立挺拔的「雪壓青松」;虛無縹緲的「鐵山雲霧」;神妙莫測的「寂靜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簾」;纖細玲瓏的「捲曲石」;有的一柱擎天,也有手掌一般大的小石筍、小石蘑菇,更有茸茸的石針,倒插在石田裡,宛如新栽秧的稻田。那些石柱,有的如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有的如層層傘蓋的雪松,有放大千倍的松球,有一道道石邊壩再現黃龍勝景的小溪,有向四外捲曲生長的玉玲瓏,有高達10多米的霸王盔,有根根中空的石管,有聲音清脆的石琴石鼓,「婆媳情深」、「十二生肖」、「姊妹樹」、「螺旋樹」……一幅幅大畫卷,一處處小情景,令人心魄震撼,嘆為觀止。
洞內各種巖溶堆積物的造型無十分逼真和形象。這種形象美,從「我」的主觀想像出發,像我的幻想,像我的事物,是有情感的,構成了一個人的世界,一個有趣的、奇妙的世界,也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觀賞織金洞,絕不像品一首小詩那麼灑脫,也不似觀畫展那麼悠閒、從容,你時時會被一種近乎壓抑的崇高感徵服、淨化,思維也似乎中斷了,你需要想像力和創造力從中超脫出來,與他保持一段距離。
你會聯想到「天宮」,在洞中找到神話中的南天門,甚至找到「天宮」裡的人物和器皿物什。你也會聯想到一首樂曲,一首凝固的樂曲,然後變幻為狹窄的幽徑如婉轉的小調,這交響演繹成一段田園風光的插曲。不同閱歷的人,想像的角度和內容也不同,你還會聯想到祖國的名山大川,如「江南水鄉」、「天涯海南」「黃土高原」、「大漠戈壁」,聯想到了古羅馬城堡和古希臘遺址。你甚至還會發思古之幽清,與這經歷了數十萬年的石頭精靈溝通,渴求一種深切的生命體驗,探尋它的由來。
讀織金洞,你可以悟出人生哲理,讀懂恩怨情仇,看到仙風道骨,品識歷代興亡,只需馳騁你的想像,就可以透析你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生命之憂而明晰前路。
織金洞的和諧美
一位聖哲說:「美在和諧。」如果說在織金洞中空間與景觀組合大和小,動和靜,壯和秀,虛和實,疏和密的和諧美比比皆是,那麼靈霄殿把這種美發展到了極至。織金洞神秘、深邃的高潮在廣寒宮,這個400多米長的宮殿宛如一個巨大的展廳,站在「展廳」入口處眺望,無數的石筍、鍾乳、石簾、石旗、石柱、石屏組成的巨型浮雕,或玲瓏剔透、或金雕玉琢、或巍峨懸附,千姿百態,迤儷延綿200多米。洞腔前部,空曠疏闊,一叢鬥豔弄姿的高大「石花」旁,珠璣點綴的「霸王盔」,神奇陽剛,堪稱宮中一絕。洞腔後部的石筍群,如巨佛、如巨鍾、如巨型盆景、如嘯天巨象,其中「靈芝山」,萬朵靈芝生機勃勃,疊砌而上,與洞頂華麗的石帷相綴,是空中又一絕。洞腔尾端重重石筍為背景,奇絕的國寶「銀雨樹」,花瓣環繞而上,豪壯挺拔,秀逸精緻,把織金洞的美推到了最高點。廣寒宮,浩繁的巨型浮雕,仿佛是為了陪襯分布均勻的宮中三絕,可謂自然的大寫意、大手筆。
或許是為了平衡心理,當你攀登「南天門」,拐入「水晶宮」,低矮而傾斜生動、充滿靈氣的洞頂下,玲瓏的景致如「邊石壩」、「谷針」、「捲曲石」、「石盾」以及滿園的「石竹」,顯示出柔美的情調和詼諧的風格;你仿佛進入一間間珠寶店,可以隨心所欲地品玩。
……
鏡頭和語言完全無法包容織金洞的恢宏氣勢與瑰麗之美。怪不得說「黃山歸來不看嶽,織金洞外無洞天」,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六公裡多的路程走完了,這裡只是織金洞開發出來的一小部分,還有很大的洞天沒有開採,要留給後人。
織金洞,可以讓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都有一種感受:震撼!震撼於你不曾見過又遠遠超乎你想像之外的巋然境界,對你進行一次徹頭徹尾的心靈洗禮,這就是織金洞的天上人間!難怪谷牧題詞堪為絕唱:
此景聞說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遊。
□□楊光英,四川瀘縣人,瀘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從事業餘創作近30年,有數百篇散文在各級報刊發表,合著《逝水留香》,出版個人散文集《心境向暖》。
胡立成:元代平頭石獅
柴友蘭:南靖土樓印象
呂以泮:峽谷漂流
婉兒:上海印象記
《旅遊作家》編輯部
主編:呂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