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旅遊景點:織金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芽等40多種堆積物
茂蘭(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
茂蘭是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人與生物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地,總面積達200多平方公裡,躋身於中國最美十大森林。茂蘭蘊含著豐富的動植物種類和遺傳種質資源,在這裡組成了人與自然的美麗和諧家園,保護區內分布著布依族、水族、瑤族等多個少數民族,鄰山傍水,古樸而神秘。
田園風光路線
由荔波縣城出發,向南10公裡處是永康鄉,在接近永康約1.5公裡的地方有穿洞抗戰遺址和溪鳥田園風光,分別位於道路兩側。再向前行6公裡便是景區大門(西門),沿途分布有田園風光、古造紙坊和堯古布依村寨。
喀斯特峰叢畫廊
進入景區西門後不遠,到達個叫董歹的地方,繼續向南走是涼水井科普基地、石上森林、觀景臺、野生珍稀植物園和古寨遺址,對植物愛好者是個不錯的去處。從董歹向西,有一條自西向東的長達15公裡的喀斯特峰叢畫廊,沿途有拉橋水寨、洞塘峰林,在峰叢畫胞向東9公裡處是洞塘鄉,從這裡至北門歇氣坳檢查站有6公裡,緊鄰北門的地段建有一個萬畝梅園農耕文化休閒區,休閒區由兩條小路包圍呈橢圓形,景區大路從中穿過,東邊的小路約2公裡,有古湘民居、古打鐵坊,西邊的小路3公裡,有君子臺梅文化陳列館、報春谷和多彩梅園。
瑤賽、板賽風情
過洞塘鄉後沿喀斯特峰叢畫廊前行約2.5公裡處是一個叫倒馬坎的地方,向南8公裡,有瑤賽風情所在地,瑤寨往西至大草坪是一條原始森林科考路線。瑤塞往東不遠處是板寨及板寨紅七軍會師舊址。
巴克原生態山水休閒區
由板寨紅七軍會師舊址繼續往東行約6公裡,是三岔河檢查站(南門),即可進入巴克原生態山水體閒區。巴克有兩條徒步線路,南北各一條,分布著溪流、深潭和瀑布,也是景區內非常精彩的路段。由三岔河檢查站出發,往西走依次有水中林螃蟹溝、拉灘瀑布、空穴谷、黃楊溝、堯所古橋。到達堯所古橋後,沿路向東北方向走4公裡到達甲乙田園風光,這時有兩條徒步線路可選擇,一條向東通往巴克檢查站(東門),沿途有青龍潤、青龍瀑、青龍潭、青龍橋。向北則是富有探險精神的原始森林穿越。
原始森林穿越
由五眼橋至高旺,約8到9公裡,沿途分布有洞腮水碧、黑洞、神仙洞、九洞天、金獅洞、燕子窟、沙漠洞、槽谷森林、野蘭谷、漏鬥森林、旺 牌山觀景臺等十多個景點。這一段徒步路線是整個茂蘭景區的精華所在,由於徒步穿越原始森林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請景區導遊,或是結伴同行。
織金洞
織金洞原名「打雞洞」、「乾宏洞」、「織金天宮」。1980年4月,織金縣人民政府組織的旅遊資源勘察隊發現此洞。
織金洞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衝河南岸,屬於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芽、鍾旗等40多種堆積物,形成千姿百態的巖溶景觀。洞道縱橫交錯,石峰四布,流水、間歇水塘、地下湖錯置其間。總面積達70多萬平方米,已經開發的部分達35萬平方米,洞內相對高差150多米,最寬跨度175米,洞內一般高寬均在60至100米之間,經勘測,洞內全線長達12.1公裡。這些勘測數據均為世所罕見。
織金洞囊括了已發現的世界溶洞中幾乎所有的沉積形態,是一個多層次、多階段、多類別、多形態的完整巖溶系統,有「溶洞之王」、「天下第一洞」之美譽。由於織金洞結構龐大,目前被分為十個景區,即迎賓廳講經堂、塔林洞、萬壽宮、望山湖、江南澤國、雪香宮、靈宵殿、廣寒宮、十萬大山。這裡可以欣賞到神奇的銀雨樹,精巧的捲曲石。最大的景觀是金塔宮內的塔林世界,在1.6萬平方米之巨的洞廳內,聳立著100多尊金塔銀塔,隔成1個廳堂。金塔銀塔之間,遍布石筍、石幃、石藤、鍾旗、石鼓、石幔和石柱。40多種巖溶形態色彩紛呈,氣勢恢宏。
在織金洞地表周圍約5平方公裡範圍內分布有典型的羅圈盆、天生橋、天窗谷、伏流和高山峽谷,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整個織金洞生態環境堪稱一流的喀斯特景觀。
震撼西南的明末彝族反明首領安邦彥的故居「那威遺址」和安邦彥墓就在織金洞附近,憑弔古蹟,令人有盪氣迴腸之感。在頗有影響的《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特輯中,織金洞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旅遊洞穴」,並位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