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織金洞原名「打雞洞」、「乾宏洞」、「織金天宮」,位於貴州省織金縣官寨苗族鄉,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衝河南岸,距省城貴陽120公裡。織金洞囊括了當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種沉積形態,它既是一座地下藝術寶庫,又是一座巖溶博物館,堪稱「世界奇觀」。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項世界之最,整個洞已開發部分就達35萬平方米;洞內堆積物的多品類、高品位為世間少有;洞廳的最高、最寬跨度屬於極致;神奇的銀雨樹,精巧的捲曲石舉世罕見,被人們稱為「中國溶洞之王」。
織金洞是我國著名的喀斯特景區,洞內已開發的洞廳47個,洞廳最寬處175米,最高達150米。洞內地形複雜,有迎賓廳、萬壽宮等10個景點、40多種巖溶形態,有「巖溶博物館」之稱。洞外有地面巖溶、峽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與布依、苗、彝族村寨。
走過一段蜿蜒石板路,路兩側的石崖上雕刻著各路名流大家來此參觀時的題字。來到洞口一下子豁然開朗,碩大的洞口讓人對洞內的一切充滿了期待。迎賓廳,長二百餘米。由於洞口陽光照射,廳內長滿苔蘚。巖溶堆積物如巨獅、玉蟾、巖松。廳頂有直徑約十米的圓形天窗,陽光可直射洞底。廳內還有直徑約四米的圓形水塘,站立塘邊,可觀看塘中如林石筍和洞窗倒影,名「影泉」。
進入洞內,道路蜿蜒石階上下起伏,兩側巨石聳立,石筍、石藤、石幔、石幃、鍾旗、石鼓、石柱遍布。越往裡走溫度越低,炎熱的夏天忽然覺得有點冷,必須得穿長袖外套才行。織金洞長6.6公裡,全程步行用時在2小時左右。全洞容積達500萬立方米,空間寬闊,有上、中、下三層,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芽、鍾旗等四十多種堆積物,形成千姿百態的巖溶景觀。洞道縱橫交錯,石峰四布,流水、間歇水塘、地下湖錯置其間。被譽為「巖溶瑰寶」。
這裡被稱為「琵琶宮」,在大型石筍、石柱和壁流石中間倒掛著一把超大琵琶,經過燈光的照射顯得特別的醒目。不過個人覺得它更像是一條準備發起進攻的眼鏡蛇,尤其是頭部最為逼真。講經堂,長約二百米,寬五十米。因巖溶堆積物如羅漢講經得名。中間有一面積三百平方米的水潭,被鐘乳石間隔為二,系全洞最低點。洞壁如七色俱備的天然壁畫,呈山巒、林海、田野諸景。潭北為陡坡,石徑盤旋而上,伸手可觸頂棚,名「摩天嶺」。
萬壽宮,內有巖溶堆積而成的三座高十至二十米大型石柱,猶如三尊壽星,名為「福祿壽」。在第一座石柱前有兩塊巨石,在燈光的映射下如同一對婆媳或是母女,女兒正為年邁的母親捶背。整個畫面形象逼真,寓意祥瑞。望山洞為長一百七十米,寬四十餘米的地下湖。這裡是洞中樞紐,可通往各大景區。湖邊鐘乳石呈黑色,其中最大的一棵高達十米,形如鐵樹,樹身布滿千萬顆黑色石珠,上端右側呈白色,如雪花被覆,稱「鐵樹銀花」。
感謝你與本編的一同成長 百忙之中的瀏覽 您的評論、點讚和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舞 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