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牌!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期評估

2020-12-05 湘湘愛旅行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理事會在印度尼西亞舉行會議,審議了包括織金洞在內的 4 家中國世界地質公園 2019 年中期評估報告及考察情況。2020 年 3 月 20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秘書處向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致函,最終決定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獲得綠牌,通過評估。

織金洞 2015 年 9 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以來,始終秉承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宗旨和理念,遵循 " 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 的原則,累計投入 6.5 億元資金強化公園的規劃建設和資源保護,促進公園建設提檔升級,加強地質科研科普工作,積極參與世界地質公園區域合作交流,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公園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有力助推了當地脫貧攻堅,成為 " 旅遊 + 扶貧 " 的典範。

2019 年 7 月 7 日至 9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秘書處組織專家對織金洞 4 年來的建設情況進行初次考察評估,在聽取了專題匯報和實地考察之後,專家們高度讚賞了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四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對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的標識系統、產業帶動、民族民間文化的挖掘和保護、科普宣傳、地質旅遊等工作給予了肯定和好評,並對織金洞下一步地質公園的建設和管理提出了 "3 條建議 "。

據了解,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操作指南》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界地質公園品牌進行動態管理,每 4 年對網絡成員進行一次中期評估工作,檢查其在地質遺蹟保護、科研科普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評估結果分為通過(綠牌)、警告(黃牌)、摘牌(紅牌)3 種。

延伸閱讀:

中國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織金縣官寨苗族鄉,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衝河南岸,距省城貴陽 120 千米。1980 年 4 月,織金縣人民政府組織的旅遊資源勘察隊發現此洞。中科院下轄的《中國國家地理》等國家級地理研究部門也給予高度讚譽,稱其為 " 中國溶洞之王 "," 黃山歸來不看嶽,織金洞外無洞天!"2015 年 9 月 19 日(日本時間下午 17 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質公園。填補了貴州沒有世界地質公園的空白。成為貴州省第一個世界地質公園。

織金洞是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溶洞,洞長 6.6 公裡,最寬處 175 米,相對高差 150 多米,全洞容積達 500 萬立方米,空間寬闊,有上、中、下三層,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芽、石旗等四十多種洞穴堆積物,形成千姿百態的巖溶景觀。洞道縱橫交錯,石峰四布,流水、間歇水塘、地下湖錯置其間。被譽為 " 巖溶瑰寶 "、" 溶洞奇觀 "。40 多種巖溶堆積物,顯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態類別。織金洞是該景區的精華,它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一座規模宏偉、造型奇特的洞穴資源寶庫。

根據不同的景觀和特點,織金洞分為迎賓廳、講經堂、雪香宮、壽星宮、廣寒宮、靈霄殿、十萬大山、塔林洞、金鼠宮、望山湖、水鄉澤國等景區,有 47 個廳堂、150 多個景點。最大的洞廳面積達 3 萬多平方米。洞內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組成奇特景觀,身臨其境如進入神話中的奇幻世界。

附件:

2019 年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結果

郭佳能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鄭雄增

【來源:ZAKER貴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點讚| 順利通過再評估!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續期」四年!
    點讚 | 順利通過再評估!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續期」四年!,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結果為綠牌,世界地質公園稱號延續四年。2019年6月至8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秘書處組織專家對天柱山、泰寧、織金洞和敦煌4個世界地質公園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此次全國共4家世界地質公園接受再評估,4家均通過。
  • 探訪貴州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7月9日,織金洞景觀。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境內,園區內地質遺蹟豐富,巖溶洞穴、峽谷等11類遺蹟共同構成一個以洞穴、峽谷、天生橋、天坑為核心的高原喀斯特景觀。織金洞於2015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實現了貴州世界地質公園「零」的突破。
  • 織金洞,貴州省第一個世界地質公園
    從貴陽出發驅車一個半小時行駛105公裡來到畢節市織金縣的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一般提到貴州旅遊,首先想到的是貴州的七個5A級景區,黃果樹大瀑布、梵淨山、大小七孔、龍宮、青巖古鎮、鎮遠古鎮和百裡杜鵑。
  • 2017第五屆亞太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將在織金洞召開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局承辦的第五屆亞太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將在織金洞召開。屆時,來自亞太地區多個成員國的世界地質公園代表及地質地學專家學者數百人將聚集於「寶楨故裡•洞天織金」,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圍繞「加強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科普知識的公眾教育」、「提高世界地質公園的知名度」等內容,共同分享地質公園建設和管理的各項經驗,介紹各公園開展的新活動與共同項目,確定未來地質遺蹟保護、自然與文化遺蹟價值提高、環境教育、地質旅遊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共同戰略
  • 湘西獲2021年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舉辦權
    紅網時刻湘西10月27日訊(通訊員 葉慶子)10月27日,在四川省巴中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召開的2020年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閉幕式上,接過會旗,成為2021年度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東道主。
  • 中國十大奇洞榜首——原來是貴州的「織金洞」
    織金洞,位於貴州省織金縣官寨苗族鄉,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衝河南岸,國家級4A景區,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奇洞之首。織金洞現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織金洞稱其為中國溶洞之王。
  • 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
    在法國巴黎7日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上,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甘肅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魏海攝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超過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居世界首位。
  • 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側記
    在主題報告會上,中國地質大學專家張建平表示,成功的世界地質公園,離不開所在地政府的高度重視,離不開完善、高效、勇於創新的管理團隊,更離不開高素質、有責任心的專家委員會和當地社區的積極參與。  今年7月,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家,佔全球世界地質公園總數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首位。
  • 一座地質公園 一部地球歷史
    日前,中國政府推薦申報的安徽九華山和山東沂蒙山地質公園成功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這是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6次會議上正式獲批的。會議同時通過了我國泰山、三清山和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擴園申請。至此,中國世界地質公園總數升至39處,居世界第一。① 地質與文化融合發展九華山地質公園地處安徽省池州市境內,面積139.7平方公裡。
  • 中外專家共話地學旅遊發展,織金洞再發十大旅遊線路
    2017第五屆亞太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已於9月19日在貴州織金隆重開幕。來自亞太地區25個成員國的世界地質公園代表及地質地學專家學者參與盛會,共同探討加強地質遺蹟保護、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分享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的經驗意義。
  • 最美織金洞 一日遊
    現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織金洞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旅遊洞穴"之首;"中國最美的旅遊勝地--"中國十大奇洞"之首。中科院下轄的《中國國家地理》等國家級地理研究部門也給予高度讚譽,稱其為"中國溶洞之王","黃山歸來不看嶽,織金洞外無洞天!"
  • 織金洞:2.5億年的等待 只為看你一眼(圖)
    有資料統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富集區域,也是名副其實的溶洞王國,洞穴近400個——約佔全世界旅遊洞穴的半數。然而,在中國眾多旅遊洞穴中,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遺產」、「中國最美旅遊洞穴排行榜第一名」、「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巖溶博物館」等各種桂冠的洞穴,卻僅有織金洞一家。
  • 貴州:世界地質公園織金洞景區迎「五一」遊客
    4月30日,遊客在貴州織金洞景區遊覽。 「五一」小長假將至,位於貴州省織金縣的世界地質公園織金洞景區迎來各地遊客。據了解,該景區實行分時段預約和人數限流措施,確保遊客安全有序遊覽。新華社記者 李黔渝 攝4月30日拍攝的貴州織金洞景區景觀。 「五一」小長假將至,位於貴州省織金縣的世界地質公園織金洞景區迎來各地遊客。據了解,該景區實行分時段預約和人數限流措施,確保遊客安全有序遊覽。 新華社記者 李黔渝 攝4月30日,織金洞景區工作人員(中)在給遊客講解線上購票方法。
  • 2018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招聘英語專業人員公告【招1人】
    為切實做好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中期評估工作,加強外語人才隊伍培養力度,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決定在編制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名英語地質公園管理工作人員。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報名條件和範圍1、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職業道德,無社會劣跡和違法犯罪記錄,未參與非法組織。
  • 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巴中召開
    、國家地質公園網絡中心和巴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四川巴中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地質領域專家學者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地區的41家世界地質公園主管部門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盛會,共享經驗,共謀世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
  • 貴人黔行丨去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擁抱大自然
    織金洞內景觀——銀雨宮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的春天花香四溢,自然天成的溶洞世界讓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來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擁有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織金洞內景觀——霸王盔都市新聞記者在織金洞景區看到,洞內空間開闊,怪石嶙峋,銀雨樹、霸王盔、倒掛琵琶、大壁畫、姊妹玉樹等景觀栩栩如生、唯妙唯俏,讓人目不暇接。織金洞是貴州唯一一家世界地質公園,現勘察發現長度為12.1公裡,面積70多萬平方米。
  • 織金洞榮膺世界地質公園次月接待量創歷史新高
    2015年10月是織金洞榮膺世界地質公園次月,憑藉世界地質公園品牌以及清織高速全程貫通全天雙邊開放的疊加效應,加之「大美織金·洞天福地」2015國際溶洞文化節和「創建世界地質公園·促進地質遺蹟保護」為主題的科普遊「大惠天下」系列活動的影響,該月景區每天遊人如織。據統計全月接待遊客量超過18萬人次,門票收入近千萬,旅遊綜合收入突破億元。
  • 80歲「洞痴」金德明:4年繪製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中新網貴陽4月21日電 題:80歲「洞痴」4年繪製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作者 周燕玲 李婧  端坐在1.8米長的桌子前,80歲的金德明戴著眼鏡,左手拿著放大鏡,右手握著一支脫了漆的鋼筆,通過運筆的不同角度、不同力度以及墨色的濃淡,筆尖描繪出了一根根挺拔的石柱、一棵棵鮮活的石筍。
  • 貴州織金洞打好科普文化牌助推「大旅遊」
    人民網貴陽8月5日電(高潔)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的貴州織金洞,不僅擁有美侖美奐的溶洞奇觀,還有天生橋、大峽谷等具有極高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的喀斯特獨特地貌。近年來,隨著「洞天福地·大美織金」旅遊文化品牌的打造,作為「中國最美六大旅遊洞穴」之首的織金洞正由簡單觀光型景區向科普教育、文化傳承型景區轉變。近期將啟動「穿越地心」之旅與發掘七夕文化、彝族文化的一系列活動,助推貴州「大旅遊」發展戰略。
  • 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迎接首次再評估工作專題會議召開
    10月12日下午,市委書記劉雪榮主持召開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迎接首次再評估工作專題會議,安排部署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工作,統一思想,迅速行動,充分準備,精心迎檢,確保順利通過再評估。市委副書記、市長邱麗新部署工作,市領導汪柏坤、餘友斌、劉忠誠、楊遙、陳武斌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