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地質公園 一部地球歷史

2021-01-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九華山大願文化園。張恣寬攝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九華山地質公園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

沂蒙山地質公園蒙山珠峰之龜蒙頂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據百度

世界地質公園鏡泊湖景區迎來遊客高峰

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是世界上地質遺蹟資源豐富、分布地域廣闊、種類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擁有著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其中,地質公園這種地質資源記錄了地球滄海桑田的變遷,見證了中國地質遺蹟的保護與發展,留存了這片國土上最珍貴的地球印記。

日前,中國政府推薦申報的安徽九華山和山東沂蒙山地質公園成功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這是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6次會議上正式獲批的。會議同時通過了我國泰山、三清山和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擴園申請。至此,中國世界地質公園總數升至39處,居世界第一。

① 地質與文化融合發展

九華山地質公園地處安徽省池州市境內,面積139.7平方公裡。園內有3處世界級地質遺蹟點,花崗巖複式巖體等遺蹟充分展現了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碰撞發生期的巖漿活動和構造活動。同時,園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生態資源豐富,有1460多種植物和216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華山不僅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地質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華山古剎林立,文物古蹟眾多。自山麓向上攀登,99座名寺古剎林立山中,萬餘尊佛像星羅棋布。山中書院、書堂遺址20多處,藏有唐代貝葉經,清康熙、乾隆墨跡等2000餘件珍貴文物。獨特的地質條件、優越的生態環境,融合上千年的宗教景觀與社區文化遺產,造就了九華山地質公園享譽世界的地質與文化融合模式地。

入選的另一處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地質公園也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文化風貌。

沂蒙山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境內,面積1804.76平方公裡。這裡出露了距今28億年的古老地層泰山巖群和具有鬣刺結構的太古宙科馬提巖,還有中國最早發現的金伯利巖型金剛石原生礦。「岱崮地貌」的命名地和集中發育地就在這裡。崮群簇集,形態獨特典型,蔚為壯觀。抬頭遠望,峰入天際,雲山霧海,溪流飛瀑,引人入勝。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東夷文化的中心,沂蒙山地質公園融道教、佛教、儒教於一體。作為著名的革命老區,沂蒙山地質公園還保存下孟良崮戰役的歷史痕跡。

② 保護與開發並舉

「世界地質公園是具有特殊的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優雅的美學觀賞價值、一定規模和分布範圍的地質遺蹟景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新聞發言人黃採藝介紹。作為一種資源利用方式,世界地質公園在地質遺蹟與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與知識普及、國際交流和提高全民素質等多方面均顯現出綜合效益,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地方文化傳承做出貢獻。

作為世界上最早提出要建立國家地質公園的國家,中國不僅在公園總數上位居第一,也是近年來公園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自2000年起,原國土資源部啟動「國家地質公園計劃」,到2004年北京舉行第一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再到2015年中國積極參與推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國際地球科學與地質公園計劃」,中國始終在保護自然人文景觀的道路上前進著,彰顯了大國形象。

自2013年起,九華山與沂蒙山先後開啟了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工作。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指南,申創世界地質公園的園區需同時具備大規模珍稀地貌、高效的運營管理等條件,還要接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條件十分嚴格。

其中,指南要求,地質公園應確保有足夠的措施保護重要地質特徵。九華山與沂蒙山在籌備過程中,始終遵循「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理念,在科學開發利用的同時較好地保護了原有生態資源。2018年8月,兩園分別迎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家的考察評估,最終均得到了聯合國專家組的高度認可。

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蒙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主任解東說,他們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把沂蒙山地質公園建設成公眾喜愛的科普園地、地學生態旅遊的示範基地。

③ 地質遺蹟「活起來」

4月20日,2019年世界地球日第三屆「最美地球印記」地質公園影像巡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京區基地舉行。近年來,像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世界地質公園的建立帶來了一系列的周邊效益。

3月14日,地處貴州的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迎來了織金縣思源實驗學校的百名師生。

「進行地質科普教育,能夠吸引孩子們自主探究學習。」思源試驗學校劉祥豔老師表示。在織金洞地質博物館,學生們了解到鐘乳石的形成過程、織金風貌和民族風情等,感受到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在世界巖溶史上的價值和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全國各地也開展了類似的地學旅遊,這不僅成為地質遺蹟保護與發展的重要渠道,也進一步打造成了文化景觀,讓地質遺蹟「活起來」。

地質公園能發展旅遊,促進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王訓練說:「地質公園是精準扶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福建省的福鼎赤溪村位於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太姥山園區境內,30多年前因為極度貧窮還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近年來,得益於世界地質公園景區的帶動,喜嘗旅遊扶貧碩果的村民、村落,在寧德不勝枚舉。

「一個花期,光旅遊團隊的訂餐就有2000多個,忙不過來!」經營農家樂的村民吳樹燦喜上眉梢。在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的桃花節期間,這裡接待遊客超過60萬人次。據村民回憶說,早在2017年的時候,村子在世界地質公園周邊旅遊產業的帶動下,就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當年,全市鄉村旅遊經營單位直接就業人數2萬人,拉動間接就業人數19.36萬人,拉動農民增收4.48億元。

四川是最早開展地質公園建設的省份之一,也是最早開展旅遊地學研究工作的省份。「希望能加大地質公園的宣傳,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地質旅遊中來。」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李忠東說,地質公園的建設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不排斥當地居民的經濟活動,公園生態和地區經濟協同發展,對當地的生活水平有帶動作用。(嚴 冰 吳小為 劉山山)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30日 第08 版)

相關焦點

  • 世界地質公園|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境內,面積433平方公裡,2005年9月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12年9月21日,在葡萄牙阿洛卡舉行的第11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
  • 張掖地質公園精品研學旅遊線路如約而至【線路三】「探秘地球•...
    張掖地質公園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歷史文化展示、民族風情體驗、地質遺蹟保護於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具有重要的科考科研價值和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高校地球科學專業師生、科研機構研究人員等線路特色億萬年的鬥轉星移,無數次的滄海桑田,使張掖地質公園富集了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地貌景觀,公園內115處地質遺蹟記錄了5億年以來地球板塊碰撞、海陸變遷、大地構造、河湖沉積的地質歷史。
  • 地一眼旅遊|很少有外地人知道,深圳有一座國家地質公園
    喜歡旅遊的朋友們,很多人都對地質公園有所了解,尤其是國家級的地質公園,除了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每一座都有其獨特的地質遺蹟。但是小編估計,除了深圳本地人之外,估計知道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的人很少。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 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2021-01-05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維文旅:世界地質公園概述
    (三)世界地質公園發展階段地質遺蹟是地球發展演化歷史的實物見證,是人類重要的遺產,建立地質公園是保護重要地質遺蹟的最有效的方法。縱觀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四)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的目的地質遺蹟資源是在地球演化漫長歷史過程時期由於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重要的地質遺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世界上地質遺蹟資源比較豐富,分布地域廣闊,種類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
  •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放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放
  • 黃石公園超級火山蠢蠢欲動,一座超級火山的大爆發究竟有多厲害?
    美國黃石公園是世界聞名的公園,壯美的自然景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其中存在的超級火山是地球上少有的巨型火山,而這整個黃石公園的地貌跟這座火山息息相關。而且這還是一座活火山,雖然休眠了很長的時間,差不多65萬年了。
  • 在福建莆田的東南端,一座天然的地質公園,有世界罕見的海蝕地貌
    當然其中令貓貓印象最深的景點就是位於湄洲島東南端的鵝尾神石公園,它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公園,其實就是一座山,由於受海蝕的作用,形似鵝尾而得名。山上有眾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象形石,而且它還被地質學家稱為世界罕見的海蝕地貌。
  • 滄海桑田無字書——臨海國家地質公園探秘--中國數字科技館
    臨海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非同尋常的地質奇觀,火山噴發、海水侵蝕、河流衝刷以及億萬年前掩埋下的古老化石,共同書寫了一部「無字天書」,打造了臨海國家地質公園。這裡也是臨海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典型的流紋巖海蝕、海積地貌景觀,海蝕崖、海蝕臺地、海蝕柱、海蝕壁龕、海蝕洞穴、岸礁、島礁等隨處可見。朱門沙、北沙和南沙都是這裡的海濱沙灘,海水的侵蝕將堅硬的巖石打碎,然後搬運至此,形成質地細膩的沙子,故有「浪淘金沙」的說法。
  •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依託四大優勢 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張掖網訊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地質遺蹟保護於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並以其得天獨厚的特色資源優勢、豐富多樣的地質遺蹟景觀價值優勢、濃鬱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優勢和國際知名的媒體評價優勢
  • 在揚州旁去捺山看一座地質博物館,看一場滄海桑田的時間簡史在捺
    在揚州旁去捺山看一座地質博物館,看一場滄海桑田的時間簡史 在捺山地質博物館,玄武巖火山地質科教館整個用泥土覆蓋並在泥土上種草坪,給人的感覺好像這個建築是從泥土裡長出來一樣
  • 騰衝旅遊景點:被譽為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的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騰衝旅遊景點:被譽為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的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騰越指的就是騰衝,而無頭的山說的是火山。騰衝火山群類型齊全,規模宏大,被譽為「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騰衝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騰衝縣城北約23公裡處的馬站鄉。主要景點包括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城子樓火山、黑魚河、柱狀節理等。大空山、小空山和黑空山從北向南字排開,從遠處看去像三隻巨大的倒扣在地上的缽,沿石階而上,綠色的松林與玄色的冷卻熔巖帶,形成鮮明的對比。
  • 一圖讀懂湘西地質公園!
    湘西州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推進會  第二屆喀斯特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吉首市召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新候選地  世界地質公園是指地球演變過程中留下的,能反映地球演化過程中重要歷史進程的地質遺蹟,具有較好生態環境、有觀賞價值和人文遺產的特定區域。截至目前,中國共有世界地質公園39處。
  • 【地球歷史】地質年代與生物發展對照表,附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蹟
    最值得關注的地理公眾號 地質年代 就是指地球上各種地質事件發生的時代。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
  • 火山地貌典型代表☞☞雷瓊世界地質公園
    雷瓊地質公園位於中國南端瓊州海峽兩翼,由海南省海口園區、廣東省湛江園區組成,總面積為379平方公裡。
  • 阿拉善:擁有全球唯一一座以沙漠為主題的世界地質公園
    阿拉善地區雖然看上去人跡罕至,但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了,曼德拉山巖畫、賀蘭山巖畫生動記錄了我國遠古北方少數民族文化,黑城是「絲綢北道」上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遺址。最為關鍵的是,阿拉善境內擁有全球唯一一座以沙漠為主題的世界地質公園,即世界三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
  • 劉雪榮講解世界地質公園讓人耳目一新!
    下圖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家在麻城木子店地質遺蹟及地災防治點下圖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家組一行在英山龍潭河谷對於這樣一座具有世界級獨特景觀的地質公園,目前我們還認知甚少,學習推介不夠,需要組織開展廣泛的科普解讀。
  • 甘肅國家地質公園,被稱為「魔鬼城」,沙漠中的溼地公園
    文/從她的全世界路過(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行走在旅途中,腳踏遍每一片土地,感受全世界的美景不知道大家是否去過甘肅,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這裡的一個國家地質公園第一個可以用奇特來描繪的,整個地貌形態特別的奇特,因為經過很多年的風吹日曬,形成了一些丘陵,以及一些風蝕塔,形態多樣,有的特別像一座古城,有的又像動物一樣,樣子特別的活靈活現,大家如果來到這裡的話,會增加非常多的想像力。
  • 奇異火山地貌、獨特自然風景——遊火山地質公園
    1/寫在前面的話語 走進火山公園,能看的山全都是火山,而且每一座火山都是休眠中的活火山。據說,最近一次噴發與現在相隔7000年。火山地質公園有兩個巨大的火山口,分別是大空山和小空山。 爬山高高的樓梯,也可以騎馬上去,上去幹嘛呢?目的就是看坑。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走進自然科學博物館】  「我們這裡的藏品,最年輕的也有幾千萬年。」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  此話一點不假。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廳、史前生物廳……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就猶如走進一部濃縮的地球與生命科學歷史。  我們的參觀從三層的史前生物廳開始。這個展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旨在向觀眾介紹生物的發展歷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並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