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第一塊恐龍化石出土地:黑龍江邊嘉蔭國家恐龍地質公園
在黑龍江邊,伊春市嘉蔭縣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被譽為恐龍的故鄉。這裡有座很矮的小山,不!還是叫土丘比較合適,叫龍骨山,這裡便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岀土地。如今這裡已建成以恐龍為主題,以恐龍化石為基礎,結合恐龍科普知識,發掘現場和聲光電控制的原始場景為一體的恐龍主題公園,並升級到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1902年由原住民提供線索,俄國人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遺骸,並進行了發掘。用挖出來的恐龍遺骨化石,組裝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黑龍江滿州龍骨架。這就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譽為「神州第一龍」,目前這具恐龍骨架在聖彼得堡博物館內保存。
-
回到恐龍時代,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生地黑龍江嘉蔭
我國是最著名的恐龍化石產地,從西南邊陲到新疆戈壁,從內蒙草原到膠東平原,都有恐龍化石產出,而自上世紀90年論文範文始在遼寧西部發現的一系列長毛恐龍,不僅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轟動,更吸引了全球公眾的廣泛關注。
-
遠古的記憶-黑龍江古生物化石(伊春地區之嘉蔭恐龍)
黑龍江省是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之一,化石分布於雞西、黑河、伊春等地,伊春地區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其所屬嘉蔭縣建立了國家恐龍地質公園,其內的博物館裡陳列著恐龍的化石和相關展品。嘉蔭恐龍地質公園大門嘉蔭縣恐龍雕塑一、是誰首先發現了嘉蔭恐龍?
-
都知道嘉蔭是中國恐龍之鄉,但你知道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都是啥嗎?
超過142萬人正在關注9月8日 哈爾濱多雲轉晴 8℃~20℃3-4級轉微風編者按: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的黑龍江嘉蔭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在這裡曾發現以「滿洲龍」為代表的大型鴨嘴龍類恐龍化石,從此名揚世界。到今年,已經是中國發現恐龍115周年了。那麼,對於中國已發現的恐龍,您了解多少呢?
-
除了常州中華恐龍園,國內恐龍主題樂園、公園、恐龍館還有哪些?
常州中華恐龍園,是國家AAAAA景區,創立於2000年,佔地600餘畝,位居全國主題公園第5位。 著名景點有:中華恐龍館、4D過山龍、夢幻莊園 、庫克蘇克大峽谷等。 門票價格:230元雲南祿豐世界恐龍谷。 位於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2008年4月18日建成開放。是集遺址保護、觀光休閒、科普科考等為一體的恐龍文化旅遊主題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冰雪》攝製組 走進神秘「恐龍世界」
冰雪》攝製組一行來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進行取景拍攝,開啟走進「恐龍世界」的神秘之旅。上午10點,由奧運冠軍王濛、著名演員張丹峰、鄂靖文,相聲演員張鶴倫、高曉攀以及微博達人黃星星組成的《沸騰吧!冰雪》明星嘉賓團隊抵達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近距離感受封存的遠古奇觀。
-
16國180餘名專家齊聚「龍鄉」嘉蔭 探討化石保護和文旅開發
嘉蔭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嘉蔭8月18日電(姜輝)18日,黑龍江嘉蔭白堊紀生物群及K-Pg界線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嘉蔭化石論壇在「中國第一龍鄉」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啟幕。
-
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2018.夏 暑假的7月20日,我和姥姥、姥爺、媽媽還有弟弟,一起去了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恐龍澗化石長廊主要以鴨嘴龍為主,是體型較大的鳥臀類恐龍。鴨嘴龍嘴巴前部寬闊平坦像現在鴨子的嘴巴,因此而得名。鴨嘴龍類頭部較小,脖子細長,前肢短小,後肢粗壯,還有一根細長的尾巴。
-
最後一批恐龍在哪死亡?這裡出土大量恐龍化石,卻沒有恐龍蛋化石
而到最有一批恐龍死亡的地方嘉蔭,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恐龍的存在,要知道在這塊土地下,埋藏著許許多多的恐龍化石,並且中國的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生地,就是在嘉蔭的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並且從這裡出土的化石,已經裝成了10具恐龍化石骨架。
-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各趾平行的獸腳類恐龍足跡蜥腳類恐龍行跡近日,中外科學家宣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黑龍江省報導的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及其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此項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邱亮、醜春永、王董浩、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教授等學者共同參與。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地質學知名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上。
-
新疆奇臺矽化木 恐龍化石國家地質公園開園
新華網奇臺(新疆)8月26日電(記者李曉玲)經過兩年的籌備,中國西北唯一一家以稀有、珍貴的矽化木群、恐龍化石為主體的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奇臺矽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26日開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庫熱西·買合蘇提說,地質公園開園後將成為中國巨型史前博物館和考古公園。
-
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在「中國恐龍之鄉」建成開園
中新社煙臺2月4日電 (張玉雷 董新雲)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4日在「中國恐龍之鄉」山東省萊陽市開園。該公園以白堊紀地球演化歷史為主線,保存有完整的標準白堊紀地層剖面、恐龍及恐龍蛋化石、萊陽生物群遺蹟等。 4日,該公園內的白堊紀地質博物館、張和國際樹化石林、恐龍峽谷三個景點向遊客開放。
-
託一位化石愛好者的福,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2019年12月25日,中外科學家研究團隊宣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黑龍江省報導的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
-
朝陽白堊紀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盛大開園
6月25日,由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興盛集團•朝陽永盛七星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主題為「探秘白堊紀,興盛耀朝陽」朝陽白堊紀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開園啟動儀式舉行,標誌著改造升級後的全新朝陽白堊紀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門迎客。副市長、區委書記邱廷彥,興盛集團董事長李金鈺分別在儀式上致辭,並共同按動啟動球。
-
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與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 締結「中日友好姊妹館」
「諸城恐龍化石規模大、屬種稀有、科研價值高,我們願意與同類恐龍博物館加強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人員互訪問、學術研討、化石巡展等方式積極展開合作交流,相互學習借鑑,促進共同發展。」6月8日,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克柏在同來自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的東洋一館長座談時指出。座談過程中,雙方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與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締結友好姊妹館達成了共識。6月6日至8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專家徐星帶隊,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館長東洋一、研究員久保泰,浙江自然博物館博士鄭文杰一行專程來諸城考察恐龍文化發展情況。
-
村裡修路現凹坑,專家確認黑龍江首個早白堊紀大型恐龍足跡點
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及其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足跡點概貌據悉,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邱亮副教授,研究生醜春永、王董浩,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教授等學者共同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地質學知名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上。
-
新疆又增加兩處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近日發布確認,新疆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和新疆布爾津國家地質公園,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新疆哈密翼龍—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五堡鎮境內,地理坐標東經 92°01′06″—92°43′57″,北緯 42°39′54″ —42°57′01″。距五堡鎮約 20km,距哈密市約100km。
-
雲陽恐龍走進北大,將打造世界級侏羅紀恐龍主題公園
為加強化石遺蹟保護研究、助力「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在2016年北京大學118周年校慶、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成立十五周年之際,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古生物學會共同主辦了首屆化石文化周活動。
-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從1902年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在黑龍家被發現開始,考古學家在中國的大地上已經挖掘出許多屬種的恐龍化石,中國恐龍化石中具有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的著名恐龍化石都有哪些呢?滿洲龍中國第一龍黑龍江滿洲龍於1902年在黑龍江嘉蔭被發現,被稱為「中國第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