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記憶-黑龍江古生物化石(伊春地區之嘉蔭恐龍)

2020-12-06 紅塵雁影

恐龍是小學生都知道的神秘古生物,它們生活在2.2億年前-6500萬年前(三疊紀-侏羅紀),統治地球長達1.5億年之久,在6500萬年前突然在地球上消失了,其消失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有人推斷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有人認為是火山噴發造成的......不一而足,但如果它們一直生活下去,可能地球上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但有的專家認為鳥類就是恐龍的後代,只是對人類沒有產生較大的威脅)。

黑龍江省是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之一,化石分布於雞西、黑河、伊春等地,伊春地區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其所屬嘉蔭縣建立了國家恐龍地質公園,其內的博物館裡陳列著恐龍的化石和相關展品。

嘉蔭恐龍地質公園大門

嘉蔭縣恐龍雕塑

一、是誰首先發現了嘉蔭恐龍?

早在1902年,嘉蔭縣的恐龍化石就被發現了。幾名俄國地質學家在嘉蔭縣龍骨山上挖出一具高達4.5米、長達8米恐龍骨架化石,被稱為神州第一龍「鴨嘴龍」(鴨嘴龍為「科」,「屬」為滿洲龍),這一重大發現在當時曾經轟動全球考古學界。但這具恐龍化石被運到俄國並被專家裡亞賓寧組織組裝,現在保存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全俄地質博物館內,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全俄地質博物館和滿洲龍標本、專家裡亞賓寧

二、嘉蔭恐龍分布在哪裡?

平面地理位置:嘉蔭恐龍主要產地是縣城西12公裡處。

剖面位置:嘉蔭恐龍生物群賦存層位是嘉蔭群漁亮子組(K2y)(地質術語,代表沉積地層的一種)的深灰色礫泥質巖屑砂巖的較大透鏡體中,透鏡體長大於 10米,最大厚度1.2米。透鏡體含兩層恐龍化石,上層化石產於中部,下層化石產於底部,層間距20—30釐米,上層化石密度大,下層略少,兩層出土化石近648個,大小化石平均密度4個/平方米(破損除外)。可見,化石賦存密度之大,實屬罕見。

白堊紀時期嘉蔭漁亮子組的位置(來自網絡,圖片右側為海洋)

三、研究現狀

2011年,伊春市組織了國際研討會,來自世界15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在黑龍江嘉蔭縣宣布:在本地區首次發現了具有國際對比標準的陸相白堊紀-古近紀地層界線。根據專家的表述,能夠完整展示白堊紀東北亞地區恐龍等生物群發生群體滅絕的地質歷史記錄在這裡被找到。

我國古生物學家瀋陽師範大學教授孫革等專家對此有較為深入的研究,相繼出版了相關專著和論文。

孫革論文研究成果

孫革論文研究成果(續)

孫革等出版的專著

四、科學價值和意義

1.可以還原當時的古地理環境

在嘉蔭龍骨山同一地區除鴨嘴龍外同時還發現鴨嘴獸、虛骨龍、甲龍和霸王龍等4種恐龍化石,即有食草類, 又有食肉類,目前化石保存完好 研究程度最高的要數鴨嘴龍,屬原地埋藏,基本保存了恐龍死亡後掩埋的自然狀態。俄人裡亞賓寧認為,產自黑龍江邊的這一動物群與加拿大埃德蒙頓組動物群相似。

據上述的化石數量和分布密度分析,當時應是氣候比較溫暖,植被豐富,此地有大量恐龍生活,特別是鴨嘴龍較多,死亡後大部分被搬運到現在恐龍地質公園所在的挖掘地點,但搬運距離不大,絕大部分骨骼完整,易於恢復組裝。此外,還有部分骨骼屬原地埋藏。 這些化石還未被風化時,就被大量含礫泥沙掩埋和封閉,形成一個缺少氧氣的還原環境,才能有機會一直保存到今天。

嘉蔭地質公園內還原的當年研究現場景觀

嘉蔭恐龍所處的地層在最接近恐龍滅絕時期形成的,專家考證它所在的白堊紀-古近紀地層界線是距今655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的、以陸地上的恐龍及海洋中的菊石等為代表的一次全球性生命大滅絕與復甦的一個地層界面。地質學上叫做K-Pg界線,就是白堊紀與古近紀之間的界線,這是尋找恐龍滅絕原因的重要地質界面。

找到恐龍滅絕的原因對於現今的人類社會也有重要的借鑑意義,搞清楚原因最起碼也許可以使人類想辦法避免類似的災難再次發生。

2.具有重要的科普意義

嘉蔭恐龍古生物化石的發掘和研究活動,推動了各地博物館為滿足科普活動而進行的恐龍化石裝架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共有十一具之多。

最早為陳列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滿洲龍,1924年在裡亞賓寧指導下裝架。 隨後黑龍江省博物館、黑龍江省地質博物館、伊春地質博物館、長春地質學院、伊春地質博物館、嘉蔭恐龍地質公園都先後裝架恐龍化石標本。

專家學者發表的科學論文,科普標本都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地學知識和提高認識水平。

嘉蔭恐龍博物館場景

相關焦點

  • 我國第一塊恐龍化石出土地:黑龍江邊嘉蔭國家恐龍地質公園
    在黑龍江邊,伊春市嘉蔭縣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被譽為恐龍的故鄉。這裡有座很矮的小山,不!還是叫土丘比較合適,叫龍骨山,這裡便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岀土地。如今這裡已建成以恐龍為主題,以恐龍化石為基礎,結合恐龍科普知識,發掘現場和聲光電控制的原始場景為一體的恐龍主題公園,並升級到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1902年由原住民提供線索,俄國人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遺骸,並進行了發掘。用挖出來的恐龍遺骨化石,組裝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黑龍江滿州龍骨架。這就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譽為「神州第一龍」,目前這具恐龍骨架在聖彼得堡博物館內保存。
  • 遠古的記憶-黑龍江古生物化石(伊春地區之桫欏玉)
    桫欏玉實際上是一種蕨類植物化石。桫欏別名蛇木,是桫欏科、桫欏屬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之稱。,推斷形成這種玉的植物是食草恐龍的主要食物之一。桫欏玉分布在伊春市湯旺河五營區一帶河谷中,其實不光伊春市具有桫欏化石玉,在黑龍江省的其它地區也有發現,例如黑河市的五大連池市、孫吳縣,綏化地區的海倫市,哈爾濱市的方正縣,齊齊哈爾地區的克山、克東縣,牡丹江地區的
  • 回到恐龍時代,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生地黑龍江嘉蔭
    我國是最著名的恐龍化石產地,從西南邊陲到新疆戈壁,從內蒙草原到膠東平原,都有恐龍化石產出,而自上世紀90年論文範文始在遼寧西部發現的一系列長毛恐龍,不僅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轟動,更吸引了全球公眾的廣泛關注。
  •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放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放
  • 16國180餘名專家齊聚「龍鄉」嘉蔭 探討化石保護和文旅開發
    嘉蔭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嘉蔭8月18日電(姜輝)18日,黑龍江嘉蔭白堊紀生物群及K-Pg界線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嘉蔭化石論壇在「中國第一龍鄉」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啟幕。
  • 最後一批恐龍在哪死亡?這裡出土大量恐龍化石,卻沒有恐龍蛋化石
    作為真實存在於地球的物種恐龍,雖然滅絕了,但是在古生物家的探測下,對於土地底下埋藏的化石,做了很大的研究,將什麼恐龍生活在什麼時期,都摸得很清楚了,甚至就連恐龍的滅絕時間都有很大的定論,今天就來說說最後一批恐龍死亡的地方。
  • 都知道嘉蔭是中國恐龍之鄉,但你知道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都是啥嗎?
    超過142萬人正在關注9月8日 哈爾濱多雲轉晴 8℃~20℃3-4級轉微風編者按: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的黑龍江嘉蔭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在這裡曾發現以「滿洲龍」為代表的大型鴨嘴龍類恐龍化石,從此名揚世界。到今年,已經是中國發現恐龍115周年了。那麼,對於中國已發現的恐龍,您了解多少呢?
  • 冰雪》攝製組 走進神秘「恐龍世界」
    冰雪》攝製組一行來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進行取景拍攝,開啟走進「恐龍世界」的神秘之旅。上午10點,由奧運冠軍王濛、著名演員張丹峰、鄂靖文,相聲演員張鶴倫、高曉攀以及微博達人黃星星組成的《沸騰吧!冰雪》明星嘉賓團隊抵達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近距離感受封存的遠古奇觀。
  • 託一位化石愛好者的福,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僅有趾跡的鳥腳類恐龍足跡黑龍江化石資源豐富,是中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俄羅斯學者在黑龍江北部嘉蔭地區龍骨山晚白堊世漁亮子組發現了滿洲龍,它屬於鴨嘴龍類恐龍。該化石點還有暴龍類、馳龍類、鯊齒龍類、大盜龍類、似鳥龍類化石發現,但鴨嘴龍類的化石佔絕大多數。新生代脊椎動物化石包括松花江猛獁象、梅氏犀、河套大角鹿等,構成了豐富的哺乳動物生物群。遺憾的是,黑龍江早白堊世的骨骼與足跡記錄都非常稀少。
  • ...足跡,大面積,生物群,行跡,化石,黑龍江,鴨嘴龍,陳秉麟,-中國...
    原標題: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黑龍江化石資源豐富,是中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俄羅斯學者在黑龍江北部嘉蔭地區龍骨山晚白堊世漁亮子組發現了滿洲龍,它屬於鴨嘴龍類恐龍。  該化石點還有暴龍類、馳龍類、鯊齒龍類、大盜龍類、似鳥龍類化石發現,但鴨嘴龍類的化石佔絕大多數。新生代脊椎動物化石包括松花江猛獁象、梅氏犀、河套大角鹿等,構成了豐富的哺乳動物生物群。
  •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黑龍江化石資源豐富,是中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俄羅斯學者在黑龍江北部嘉蔭地區龍骨山晚白堊世漁亮子組發現了滿洲龍,它屬於鴨嘴龍類恐龍。該化石點還有暴龍類、馳龍類、鯊齒龍類、大盜龍類、似鳥龍類化石發現,但鴨嘴龍類的化石佔絕大多數。
  • 村裡修路現凹坑,專家確認黑龍江首個早白堊紀大型恐龍足跡點
    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及其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考察隊攀峭壁、躲毒蛇黑龍江化石資源豐富,是中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俄羅斯學者在黑龍江北部嘉蔭地區龍骨山晚白堊世漁亮子組發現了滿洲龍化石,它屬於鴨嘴龍類恐龍。該化石點還有暴龍類,馳龍類,鯊齒龍類,大盜龍類,似鳥龍類化石發現,但鴨嘴龍類的化石佔絕大多數。
  • 黑龍江挖出巨牙:來自遠古猛獁象?
    有沒有可能是大型遠古動物的化石?這些問題困惑著他,把圖片發給親戚朋友,也沒有人知道答案,而大家的追問,讓他愈加想解開心中的謎團。取沙挖出巨型牙齒「我朋友家住泰來縣,這個頜骨是他家孩子在塔子城一個村子附近的河床取沙時發現的,是用小型挖掘機挖出來的,據說除了牙齒之外,還有兩塊大型腮骨,被別人拿走了。」
  • 黑龍江發現罕見化石!
    12月18日,記者從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 恩格貝沙漠地質館科普之古生物
    生物進化一直是人類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古生物記錄了遠古地球上所發生過的自然與生命的故事,在地球漫長的46億年演化歷史中,自然界中的生命死亡更迭便成就了化石,化石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是人類認識遠古生物、了解生物進化、研究地質運動的重要依據和線索,也是科學思維最好的啟蒙課程。
  • 福建龍巖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本報記者 林朝曦報導1月12日,《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從福建省新聞發布廳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汀江之畔發現距今約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在會上介紹,2020年11月7日,在福建省直有關部門的倡議和指導下,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起,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聯合科考隊,在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了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2020年12月15日,由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麗霞、專家委員彭光照、李大慶等人組成的專家組進行了實地考察。
  •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從1902年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在黑龍家被發現開始,考古學家在中國的大地上已經挖掘出許多屬種的恐龍化石,中國恐龍化石中具有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的著名恐龍化石都有哪些呢?滿洲龍中國第一龍黑龍江滿洲龍於1902年在黑龍江嘉蔭被發現,被稱為「中國第一龍」。
  • 綦江南部地區古生物化石你了解多少?
    、安穩等鎮在內的渝南黔北地區是一片海洋。在1.3 億年的漫長地質時光中,大自然在經歷一次又一次巨變後,在綦江南部地區形成了絢麗多姿的喀斯特地貌。地上是多姿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是儲藏量豐富的煤炭。從地上到地下,都留下了遠古時代的古生物化石。
  • 原創丨恩格貝沙漠地質館科普之古生物
    生物進化一直是人類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古生物記錄了遠古地球上所發生過的自然與生命的故事,在地球漫長的46億年演化歷史中,自然界中的生命死亡更迭便成就了化石,化石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是人類認識遠古生物、了解生物進化、研究地質運動的重要依據和線索,也是科學思維最好的啟蒙課程。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