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貝沙漠地質館科普之古生物

2020-10-03 鄂爾多斯市科協

生物進化一直是人類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古生物記錄了遠古地球上所發生過的自然與生命的故事,在地球漫長的46億年演化歷史中,自然界中的生命死亡更迭便成就了化石,化石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是人類認識遠古生物、了解生物進化、研究地質運動的重要依據和線索,也是科學思維最好的啟蒙課程。

木化石

荒漠地區作為地球上獨特的地理單元幾經滄海桑田、生物更迭,同樣為人類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化石。在漫長的地質時期,荒漠地區曾生活過無數的生物,它們死亡後堅硬部分被保存下來,成為人們開啟地球歷史之門的重要鑰匙。

貴州龍

海洋化石

恩格貝沙漠地質館自建館以來不斷追尋歷史遺蹟,收集不同時期的古生物化石,目前陳列展項有:恐龍化石、矽化木、巨犀動物化石等。

矽化木

矽化木是保存在巖層中的樹幹化石,主要是植物的次生木質部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被二氧化矽所取代而被矽化形成的木化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遠古的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森林在自然力量作用下被大量埋入地底,木頭在高壓、低溫、缺氧的地質環境下浸泡於二氧化矽飽和溶液中,樹木中的碳元素逐漸被二氧化矽所取代,並保留樹木的原始形態和構造特點,納入圍巖的微量元素,形成五彩斑斕的色澤。

恐龍化石

巨犀科共包括12屬,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主要生活於漸新世,在早中新世滅絕,中國是巨犀動物群的起源區和進化發展中心,最早和比較原始類型的化石發現於我國始新世地層中。內蒙古在遠古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生活著龐大的恐龍動物群,鄂爾多斯市鄂託克旗漸新世地層中發現了大量的巨犀和哺乳動物化石。(劉亞男

相關焦點

  • 原創丨恩格貝沙漠地質館科普之古生物
    生物進化一直是人類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古生物記錄了遠古地球上所發生過的自然與生命的故事,在地球漫長的46億年演化歷史中,自然界中的生命死亡更迭便成就了化石,化石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是人類認識遠古生物、了解生物進化、研究地質運動的重要依據和線索,也是科學思維最好的啟蒙課程。
  • 恩格貝沙漠科學館「探秘恩格貝」科普知識進校園主題活動——走進...
    恩格貝沙漠科學館「探秘恩格貝」科普知識進校園主題活動——走進達拉特旗第十一小學 2020-12-0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召開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1日電(徐紅梅)為搭建自然類博物館與科普創作、科普出版、科普傳播等領域團隊和單位交流合作的橋梁,10月20日,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會期4天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地質古生物專家、學者將分別作「生物演化探秘與思考」「從科學發現到多元科普產品轉化」「從億萬年的演化史看人類的命運」、「自然類博物館策展實踐」等地質古生物報告;參會代表將分別作「關於博物館應急科普機制與能力建設的思考」「以科研創新點亮古生物科普核心特色」「化石助力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思考」「古生物學科普與科學精神」等推動科普宣傳的報告。
  • 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召開
    10月20日上午,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科技與信息處主辦,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從億萬年的演化史看人類的命運」「自然類博物館策展實踐」「起好步開好局為內蒙古地質古生物科研科普工作做貢獻」的特邀報告。
  • 日本人花14年時間幫助中國治理沙漠,被遊客發現,他有何意圖?
    生活在沙漠周邊的人們,也經常受到風沙的侵擾,因此這些年我們中國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治理沙漠的環境當中。如今中國治理沙漠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有一些仔細的人卻發現這些治理沙漠的人群中不乏外國人的身影。而今天我們所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日本人花了14年的時間幫助中國治理沙漠,他被中國的遊客發現了,就是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意圖。
  • 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發布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1日電(徐紅梅)在20日召開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上,中國古生物學會發布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包括:中國古動物館的從魚到人生命之旅;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許你一個「花花世界」——植物從孢子到花的繁殖故事展覽;卓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史前部落」恐龍主題交互式數字科普體驗展覽;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發的公益科普課程及地質古生物課程;自然資源部東北亞古生物演化重點實驗室的我國
  • 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舉行
    10月20日,為推動我國科普工作的交流合作與發展,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主辦,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舉行。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戎嘉餘、周忠和等專家學者圍繞「生物演化探秘與思考」「從科學發現到多元科普產品轉化」「從億萬年的演化史看人類的命運」等主題作了特邀報告。研討會開幕式上,「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發布,「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地質古生物類科普課程的開發」是其中之一。
  • 省、市自然資源部門在南康一建築工地科普古生物化石保護常識
    省、市自然資源部門在南康一建築工地科普古生物化石保護常識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
  • 「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公布 內蒙古一項成果入選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查 娜)10月20日上午,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科技與信息處主辦,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
  • 科普|古生物化石保護基礎知識
    1.什麼是古生物化石?化石指保存於巖層中的,生活在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遺體或生命活動痕跡。化石與一般巖石的區別在於:它必須與古代生物相聯繫,必須具有諸如形狀、結構、紋飾和有機化學成分等生物學特徵,或者由生物活動所產生並保留下來的痕跡。2.何為古生物化石產地?
  • 永恆邊境槍械科普 沙漠之鷹手槍背景揭秘
    永恆邊境槍械科普 沙漠之鷹手槍背景揭秘。各位秘藏獵人,你們見識過那麼多手槍,那你們知道真正的「手槍之王」是什麼嗎?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沙漠之鷹手槍。沙漠之鷹手槍1982年由MRI發布,是全球十大威力最強手槍之一。今天就帶秘藏獵人們了解一下被譽為真正「手槍之王」的沙漠之鷹手槍。
  • 學習古生物知識 青二社區開展青少年科普課堂活動
    活動現場近日,青二社區「薪火計劃」科普活動中心攜手陝西省古生物學會,開展了社區新年首期青少年科普課堂活動,以「穿越地球46億年」為題,為社區青少年開展了古生物知識講解。活動中,西北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碩士、陝西省科普大使白琳老師,給孩子們講解了人類進化史,讓青少年了解地球46億年的前世今生及地球生命的進化史。
  • 兩冊科普繪本出版:古生物有哪些趣味知識?
    兩冊科普繪本出版:古生物有哪些趣味知識?  據出版方介紹,「中國古動物館兒童百科繪本」叢書是中國古動物館建館以來寫給孩子們的第一套少兒科普繪本,本次出版2冊:《探秘古魚王國》與《追尋中國恐龍》。《探秘古魚王國》與《追尋中國恐龍》。
  • 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秋季的美在瞬間展示
    庫布齊沙漠景觀壯美,風光獨特。700裡黃河宛如弓背,迤邐東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這裡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這裡曾經除了沙漠幾乎沒有什麼特色的旅遊項目,如今伴隨著沙漠的治理,沙漠旅遊的開發,有了更大的改變。
  • 古生物科普作家揭秘恐龍時代——最初的三疊紀|恐龍世界尋寶記
    為了更好地科普恐龍知識,由古生物科普作家江泓老師執筆的「恐龍大咖」恐龍科普知識連載專欄今日起每周更新一期,共12期。在這12期裡,江老師將帶領大家走進神秘的恐龍世界,詳細揭秘恐龍百科知識。江泓,古生物科普作家、考古工作者。
  • 中國地質大學第二屆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識競賽最小參與者年僅6歲
    中國地質大學第二屆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識競賽最小參與者年僅6歲   中國地質大學    2018-11-20  大 中 小 11月10日,由湖北省古生物學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辦,面向全國高校學子及化石愛好者的第二屆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識競賽迎來決賽,選手除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還有一位年僅6歲的小學生張紹航;作為本次大賽的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殷鴻福教授,為他專門頒發了特別獎,給這個未來的小小地質學家加油鼓勁。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古生物專業人員數量,參與的項目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中華恐龍園聘請中國恐龍科研專家組建中華恐龍園「恐龍科研科普」專家團,在恐龍科研科普的學術研究、博物館日常管理和建設方面、社會大眾科學普及活動開展、內部專業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指導。
  • 內蒙古首家中國古生物學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揭牌成立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科技與信息處主辦,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從億萬年的演化史看人類的命運」、「自然類博物館策展實踐」、「起好步開好局為內蒙古地質古生物科研科普工作做貢獻」的特邀報告。
  • 守好古生物化石這份財富
    去年12月20日,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第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古生物化石分級標準》和《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共編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400種,其中一級化石276種、二級化石110種、三級化石14種,使得《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細化,具有了可操作性,為科學規範管理我國的古生物化石提供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