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花14年時間幫助中國治理沙漠,被遊客發現,他有何意圖?

2020-12-05 沙漠海子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有各種各樣的環境,有一些適合人類居住,但是也有一些特別惡劣的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比如說沙漠。沙漠中不僅缺乏水源,而且遍地都是黃沙,如果一個人貿然的進入沙漠,迷了路人們的生命安全就會得到威脅。生活在沙漠周邊的人們,也經常受到風沙的侵擾,因此這些年我們中國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治理沙漠的環境當中。

如今中國治理沙漠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有一些仔細的人卻發現這些治理沙漠的人群中不乏外國人的身影。而今天我們所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日本人花了14年的時間幫助中國治理沙漠,他被中國的遊客發現了,就是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意圖。其實有很多人看到日本人幫助中國治理沙漠,就會感到非常的奇怪,畢竟在歷史上我們和日本這個國家曾經發生過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到現在為止很多中國人都沒有辦法原諒日本這個國家。可是為什麼,這個日本人要跑到我們中國來治理沙漠呢?

這個跑到中國幫忙治理沙漠的日本老人名字叫做遠山正瑛,他是一位非常愛護環境的人。當他看到很多中國人正在飽受沙漠困擾的時候,義無反顧的來到我們中國,參與到治理沙漠的過程中。這片被他治理的沙漠名字叫做恩格貝沙漠,他的行為讓很多人的感覺很不理解。他花了14年的時間用來治理這片沙漠,可以說是將生命中最後的一段時間奉獻給了這片沙漠。最終這片沙漠得到了治理,很多人前來這裡觀光旅行的時候,發現了這位日本老人的身影。

如今這片沙漠的環境逐步得到改善,已經變成了一片綠洲,綠洲裡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小動物也多了起來,原本被人們稱為死亡之谷的沙漠,現如今也是一片生機。可是這名參與治理沙漠的日本老人卻去世了。他再也不能看一看他花了14年時間治理的這片沙漠,但是對於他做出的成績,很多人都銘記在心,還有人在沙漠中做了雕像紀念他做出的貢獻。

如今的恩格貝沙漠已經成了一個著名的旅行景點,每年都會接待很多遊客,也有很多志願者前赴後繼的加入到治理沙漠當中來,完成這位日本老先生未完成的事業。至於這個老先生參與到中國治理沙漠,有什麼樣的意圖也顯而易見,他不忍心看到環境遭到破壞,他希望用他畢生的心血,帶給人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畢竟中國和日本離的非常近,如果中國颳起沙塵暴,日本也將會受到影響。

不管中日兩國關係如何,這位老人卻是將他餘生所有的努力都投入到了治理沙漠當中,恩格貝沙漠這片黃沙也已經出現了多個綠洲。其實不管是哪一個地方的環境的惡化,都會影響到其他的區域,治理沙漠不僅僅是中國的事情,也是世界各國人們都要參與的事情。希望我們為治理沙漠這樣的事情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麼樣的想法?

相關焦點

  • 我國耗時30年治理沙漠,現在終有成果,卻又出現了這種東西!
    說到沙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對於喜歡旅遊的人來說,西北的沙漠絕對充滿誘惑。無邊無際的戈壁沙漠,高聳的雪山和藍色的海子,對喜歡沙漠的人來說,都是誘惑。這是沙漠好的一面,壞的一面大家都不陌生。遮天蔽日的沙塵暴已經到了世界末日,沙漠化土地的流失令人擔憂。
  • 中國治理了60年的沙漠,可能因「搗亂者」毀於一旦
    而早些年,在這個快速的發展進程中,我們國家忽視了對於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好在這樣的行為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我國便開始致力於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土地荒漠化的問題一直都不是局限於我們國家的問題,而是整個世界都應該重視的環境問題。而我國之前對於土地荒漠化的潛心研究,使得我們在這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方法與見解。
  • 中國花費30年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卻被「毀了」,治沙人:心寒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960萬平方公裡,這也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在中國,沙漠佔地70萬平方公裡,中國花了30年的時間把沙漠「變成」綠洲,現在卻被他們「破壞」了!首先,中國仍然非常重視沙漠環境問題,為了保護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解決中國的沙漠環境問題,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沙漠進行治理。其次,經過近30年的努力,一些沙漠已經逐漸變成了綠洲,但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這裡也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遊客對沙漠變成綠洲也很好奇,紛紛來這裡旅遊。
  • 中國治沙人花費了30年的心血,讓沙漠不再荒蕪,如今讓人失望
    中國治沙人花費了30年的心血,讓沙漠不再荒蕪,如今讓人失望中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較大、分布較廣、沙漠化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大概國人到現在已經治沙30年了。三北防護林工程,有5000多萬畝的沙地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最近5年,三北地區的8個省淨減少沙化土地面積達到11.15萬平方公裡,控制了水土不再流失,使黃河中的年輸沙量減少了4億噸。這個工程的建設面積有406.9萬平方公裡,有半個中國面積那麼大,因此該工程的實施可以說是改變了半個中國的命運,造福了一半中國人。
  • 中國有片袖珍型沙漠,被治理後面積僅200畝,如今成了影視基地
    慢慢的沙漠旅遊也變得非常受歡迎了,但是新手朋友儘量不要去,不要貿然闖入沙漠,這樣很容易出現危險,除非有專業人士帶領。現在國內沙漠有很多已經被治理,其中有這麼一座沙漠治理後面積只有200畝,屬於一片袖珍型沙漠,如今還成為了影視基地,不知道各位對這座沙漠是否了解呢?
  • 中國用30年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出現這種東西,看了讓人心寒
    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中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也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中國不僅有美麗的江南風光,也有波瀾壯闊的大海,還有一片無際的沙漠,這些絕美的景色都給人們帶來了一些新奇的體驗,所以人們對於這些大自然的美景也是非常嚮往。
  • 中國沙漠治理技術讓全球羨慕,幹掉千年沙漠,種出1個海南島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總面積約有960萬平方公裡,但是並非所有的土地都能供人居住,比如沙漠這種不毛之地,沒有辦法種植普通的農作物,不適合人類定居,整個中國大約有7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都是沙漠。英國的總面積約為24萬平方公裡,換算下來的話,中國的沙漠面積大約相當於2.9個英國。
  • 日本熊本地震對中國遊客影響有限
    日本熊本地震對中國遊客影響有限 來源:新民網      新民網編輯:周春晟    2016-04-14 22:30
  • 荒漠化治理的「中國智慧」
    黑林村黨支部書記房生文說,扎草方格已經成為村裡的主要勞務形式之一,特別是近幾年附近一些汙染的廠子被關停後,加入扎草方格隊伍的人更多了。「黑林村人的草方格技術已經遠近聞名了,目前有200多人以扎草方格為主業,範圍也從中衛擴大到內蒙古、新疆、陝西等地,人均年收入有六七萬元。」
  • 他們在沙漠種樹30年,然後奇蹟出現了!
    年都會有韓國人前去庫布其沙漠種植他們種樹的外國人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日本他是日本鳥取大學教授,早在80年代來中國種樹,一直種到97歲,大概幹了14年。期間他每天種樹10小時,一個坑,一棵樹,一桶水,在他的影響下,日本7300志願者來到庫布其的恩格貝地區種樹,種下樹木300萬棵,染綠黃沙4萬畝。他曾說環保事業超出國界,在中國種樹也是在幫助日本人。
  • 法國人:中國人太天真了,有他們在中國的沙漠就別想治理好
    沙漠治理可以說是我國做了非常久的一件事,是一個大規模的持續不斷的事情,而到了現在其實我們也已經小有成果,當然還是需要繼續努力的,因此對於我們來說,不僅需要繼續擴大綠化面積,同時也要保證原有的綠化不會被破壞。
  • 庫布其沙漠治理為全球荒漠化防治貢獻中國智慧
    位於庫布其沙漠中的光伏發電基地(9月14日攝)。  在黃河「幾」字彎、陰山山脈南的鄂爾多斯高原,橫臥著我國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庫布其沙漠,面積約1.86萬平方公裡。過去,這裡寸草不生,風沙肆虐,被稱為「死亡之海」。幾十年來,當地群眾、政府和企業攜手治沙,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代代接力,在大漠中書寫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詩。
  • 治沙人千辛萬苦將沙漠變成綠洲,人們卻在沙漠裡看到了害怕的東西
    雖然人們致力於探索這樣獨特的景觀,但是生活在沙漠邊緣的居民卻時常受到它的困擾,所以從環境保護上,國家也在致力於改變圍繞在沙漠附近的居民生活質量,自上世紀90年代起,我們中國就開始了治沙行動,距今已經近30年的時間了,而中國一直是在世界治沙界的領頭軍。
  • 綻放的沙漠之花,怪石中的約書亞樹
    2月到4月是約書亞樹的花季,在約書亞樹國家公園,便有可能看到白色或綠色的沙漠之花。除了宛如白玉的美麗花朵,在沙漠中孤芳自賞的約書亞樹花還帶著一絲絲的花香,這也給這片粗糲原始沙漠中也帶來了一分秀氣和柔和。當然與其他沙漠植物一樣,約書亞樹並不是每一年都會開花,只有在有足夠降水和合適的溫度的時候,才會看到大量的約書亞樹花綻放。可惜的是。
  • 庫布其沙漠治理:讓沙漠都變綠洲,那是違背自然規律
    闊葉喬木的衰敗大致出現在造林後的20年內,針葉喬木出現在造林後的40年內。  「這不能簡單地歸因於當地生存環境過於惡劣,」楊文斌說:「通過十年的思考和實踐我們得出結論,沙漠治理不能一味造幼林,必須把林業周期長的特徵充分表達在漫長的治理與修復過程中,這是林業治沙與生態修復的優勢。」
  • 美媒:中國成全球沙漠治理典範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美媒稱,12月1日,在世人矚目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一份來自中國的「生態厚禮」被聯合國有關機構鄭重推薦給世界——聯合國多個國際組織與中國有關方面共同舉辦成果分享會,發布《中國庫布其生態財富創造模式和成果報告》。
  • 南方遊客來到寧夏銀川的沙漠,看第一眼就驚到了:這不是沙漠吧?
    看見眼前草長鶯飛、鬱鬱蔥蔥、一派綠意盎然的場景,你能想像到,這裡曾經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嗎?作為一名南方遊客,我很少有機會看到沙漠,而這次來到「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才發現,原來沙漠並不一定都是我想像中的那個樣子。
  • 在沙漠沉睡2年的「巨嬰」,遊客看後很心疼,背後意義讓人深思
    父母傷害他,保護他,照顧他,讓他無憂無慮地成長。但在中國的甘肅地區,有一個嬰兒獨自躺在沙漠中,周圍是一望無際的沙子,讓人很心疼。其實,這個看起來像睡在沙漠裡的巨嬰並不是真正的孩子,而是像孩子一樣的雕像。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這座小鎮是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也是舉世聞名的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貿地之一。
  • 中國30年把沙漠變成綠洲,如今卻出現這種情況,難道不該反思嗎?
    最近這幾年我們中國一直非常注重沙漠化的管理,很多人為了治理這個沙漠化,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正是因為建國初期片面追求工業化發展,從而大家都收穫了對環境的保護。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但是中國卻有30年的時間把沙漠變成了綠洲,現在卻出現了這些東西,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在日本很少有人買的酵素,中國遊客卻花上千元購買,網友:傻不傻
    在日本很少有人買的酵素,中國遊客卻花上千元購買,網友:傻不傻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很多人都會在假期或者是業餘時間選擇旅遊來舒展自己的身心緩解壓力,如今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也成為了一種享受人生的方式,很多遊客都把目光看向國外,據統計近年來中國遊客去鄰近國家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