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沙人花費了30年的心血,讓沙漠不再荒蕪,如今讓人失望

2020-12-05 西旅東遊

中國治沙人花費了30年的心血,讓沙漠不再荒蕪,如今讓人失望

中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較大、分布較廣、沙漠化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土地荒漠化是現在威脅人類的自然災害之一,侵蝕著人類生存的空間,而且土地荒漠化還會給人類帶來沙塵暴,讓土地寸草不生,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地方是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對於很多國人來說,為了治沙也是想盡了辦法。大概國人到現在已經治沙30年了。

三北防護林工程,有5000多萬畝的沙地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最近5年,三北地區的8個省淨減少沙化土地面積達到11.15萬平方公裡,控制了水土不再流失,使黃河中的年輸沙量減少了4億噸。這個工程的建設面積有406.9萬平方公裡,有半個中國面積那麼大,因此該工程的實施可以說是改變了半個中國的命運,造福了一半中國人。

不過旅遊業的興起,就讓很多的人想要到沙漠裡去旅遊,很多人都想看一看中國人的治沙到底治理到了什麼地步,所以隨著旅遊業就發展起來了,不過很多問題就到來了,有些遊客到當地遊玩的時候就把一些垃圾留了下來,所以沙漠地區沒過多久,就被這些垃圾汙染,這裡很快也成了垃圾場。

如果風一吹,將這些垃圾淹沒在沙漠裡。那麼這些垃圾就很難拿出來,有很多沙漠裡就變成了垃圾場。就是清潔這些垃圾也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畢竟有些垃圾是不能分解的,所以長時間分開雨淋也不回腐爛。很多人去沙漠裡想要看一下綠洲,很多人卻失望了,30年來的治沙卻被遊客丟的垃圾破壞了,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去沙漠裡旅遊的話,千萬不要在沙漠裡亂丟垃圾。建議大家如果進入沙漠之後想要丟垃圾,可以隨身挾帶一個垃圾兜出去的時候,將垃圾放到垃圾箱裡。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30年來,中國治沙人為了治理沙漠。為了沙漠不再荒蕪,付出了心血,付出了時間,如果為了遊客亂丟垃圾,這個行為毀於一旦的話,你是不是也覺得非常可惜呢?小編覺得如果你去其他景點的話,建議大家也不要亂丟垃圾,畢竟美好的環境,需要每個人都要去愛護。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若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到你的朋友圈,還可以關注我,也可以給小編點一個贊!

相關焦點

  • 中國用30年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出現這種東西,看了讓人心寒
    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中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也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中國不僅有美麗的江南風光,也有波瀾壯闊的大海,還有一片無際的沙漠,這些絕美的景色都給人們帶來了一些新奇的體驗,所以人們對於這些大自然的美景也是非常嚮往。
  • 中國花費30年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卻被「毀了」,治沙人:心寒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960萬平方公裡,這也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在中國,沙漠佔地70萬平方公裡,中國花了30年的時間把沙漠「變成」綠洲,現在卻被他們「破壞」了!首先,中國仍然非常重視沙漠環境問題,為了保護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解決中國的沙漠環境問題,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沙漠進行治理。其次,經過近30年的努力,一些沙漠已經逐漸變成了綠洲,但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這裡也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遊客對沙漠變成綠洲也很好奇,紛紛來這裡旅遊。
  • 中國治沙30年沙漠變綠洲,驢友去到後:這就是現實?太心寒
    儘管我們國家有著遼闊的土地面積,但在我們中國土地荒漠化卻極為嚴重。這讓我們中國地區發展很不均衡,就好比深受土地荒漠化困擾的西北地區,發展都相對落後。治沙,更是迫在眉睫。自從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都將治沙提上日程。
  • 中國「蠻治沙」幾十年,如今一舉前功盡棄?網友:寒心!
    中國是一個國土面積非常遼闊的,有各種各樣的地形,同時中國的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分布較廣,沙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而中國也從未放棄過治沙,而治沙在幾十年中,也有了那麼一點的成效。不管是國家治沙,還是那些自發的治沙人,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曾經一望無際的黃沙,到現在的綠洲,他們在這過程中付出了我們所體會不到的艱辛。沙漠曾經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荒蕪、寸草不生、乾涸,沒有生物可以在沙漠中存貨下來,因為他少了我們必不可少的水資源。沒有人敢輕易踏上沙漠這片土地,生怕自己就死在沙漠上。
  • 中國治沙30年,艱難地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卻變成了這副模樣
    中國治沙30年,艱難地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卻變成了這個樣子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以前有著較大的區別,現在也已經不是那個社會了,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問題,比如沙漠化也是一個比較嚴峻的現實,中國治沙30年,那現在都是一個怎樣的模樣呢
  •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環境問題是世界面臨的一大難題,近年來,由於環境惡化引起的新聞越來越多,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由於過度放牧、大面積開墾草原等造成的校園沙漠化,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是當今許多環境問題,沙漠化是人們面臨的最嚴重的災害之一,漫天的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 中國治沙30年終於有了成果,如今卻出現新的問題,網友:憤怒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過,我們中國是全世界中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而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古特沙漠,這裡的荒漠環境即使是最具經驗的探險家們也不敢隨意深入。在30年前,國家荒漠化嚴重,也讓人們對治沙這個問題開始越來越重視,從而組建了「治沙人」,專門為綠化沙漠而行動。
  • 塔克拉瑪幹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如今航拍圖曝光,治沙人真偉大
    塔克拉瑪幹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如今航拍圖曝光,治沙人真偉大! 現在旅遊業發展的非常旺盛,很多人出行的時候開始喜歡挑戰刺激。近年來,去沙漠遊玩的人也都是不再少數。
  • 甘肅建投的治沙「革命」 沙漠治理邁入機械化時代(圖)
    多功能立體固沙車  面對全球荒漠化的嚴峻形勢,甘肅建投走在了治沙領域研究開發的前沿,投入大量精力、心血,把治沙突破口放在提高治沙效率與實現防沙治沙效果難點上用機械化鋪設草方格,插草深度15釐米,草沙障高度30釐米左右。與人工相比,立體固沙車速度約是人工的180倍,可從根本上解決沙漠化速度快於人工治沙速度的難題。不僅降低成本,作業更規範化,大大增加了沙漠表面的粗糙度,消減風力,阻止流沙移動並截留雨水,比人工固沙的質量要高、固沙效果更好。原來荒蕪的沙漠裡已生長出各類野生植物,這在當地老百姓眼裡,是不可思議的事。
  • 中國發明「吞沙巨獸」!一天修復40畝沙漠,效率令鄰國眼紅
    放眼全球,中國算是沙漠面積最多的國家之一,沙漠總面積約70萬平方千米,如果把50多萬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內總面積為128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其中,西北乾旱區是中國沙漠最為集中的地區,約佔全國沙漠總面積的80%,沙漠所在地植物非常稀少、降水量屈指可數、空氣乾燥一片荒蕪。
  • 第一個即將要消失的沙漠,引來各國熱議,專家:中國治沙人的壯舉
    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我們的國家也創造了許多奇蹟,經過努力,我國的治沙人民再次迎來了一個壯舉,世界上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然而這引起了各國的熱烈討論!現在說到沙漠,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在這裡荒涼涼的一片,因此也很難見到生機,但是,隨著沙漠變大,很多國家都感到頭疼,今天說的是第一個即將要消失的沙漠,引來各國熱議,專家:中國治沙人的壯舉。
  • 中國沙漠: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的沙漠植樹治沙成功了嗎?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9年3月30日報導,最新調查研究表明,全球變暖正引起撒哈拉沙漠面積逐漸擴大。科學家發現,一個世紀以來,撒哈拉沙漠面積已擴大了10%以上。隨著全球氣溫升高,其他沙漠也可能會擴大。2、亞馬遜雨林還能支撐多少年?
  • 中國治沙幾十年,如今的沙漠面積小了嗎?你可能想多了
    中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的國家,有著多種多樣地形,而沙漠這個是現在大家聽到就有點膽怯,畢竟沙漠是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之一,而中國又是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廣的國家,沙漠化對人類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一個,所以為了能夠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中國一直在治沙路上探尋著。
  • 沙漠不再是又熱又荒蕪的地方,他帶領人們治沙,8年賺了近千億!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沙漠在很多人眼裡都是炎熱和乾旱的代名詞,在沙漠中,你可以感受到無邊無際的沙子,沙漠中的一些風,很少有人和生命的跡象,在這樣的地方你能感受到的,就是熱和窮,很多人覺得這樣的地方很熱,很冷清,但是螞蟻森林到來之後,這種觀點就變了。
  • 聯合國嘉獎的中國沙漠,如今「改頭換面」,治沙成功還賺了300億
    一直以來,中國人一直以來都以四個字聞名天下,那就是「眾志成城」,擁有著建設「美好中國」的宏大願景,中國人每逢在歷經重大災害的時候都會選擇團結起來,就以建國後的災害為例,在三年災害期間,中國人團結起來,在98年抗洪期間,中國人團結起來,在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中國人團結起來,在20年的疫情和洪災中
  • 治沙人千辛萬苦將沙漠變成綠洲,人們卻在沙漠裡看到了害怕的東西
    也吸引了不少的探險家想來一場沙漠之旅,而作為一個擁有70萬平方公裡沙漠面積的國家,即便人們敢於探索這樣的景觀,但是沙漠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所以國家在近十年之前就已經開始重視其治沙問題。雖然人們致力於探索這樣獨特的景觀,但是生活在沙漠邊緣的居民卻時常受到它的困擾,所以從環境保護上,國家也在致力於改變圍繞在沙漠附近的居民生活質量,自上世紀90年代起,我們中國就開始了治沙行動,距今已經近30年的時間了,而中國一直是在世界治沙界的領頭軍。
  • 中國治沙人,到底有多厲害?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中國治沙人,到底有多厲害?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相信不少朋友都曾注意到過新聞聯播當中出現的楷模人物變沙漠為綠洲的傳奇故事,一代一代的勇者憑藉人類的智慧降服了一片荒蕪。這種傳承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點讚。贊!
  • 中國第五大沙漠即將消失?幾代人的努力,換來國際上的高度讚揚
    雖然說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但是也有不能利用的土地,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說的沙漠,沙漠在人們的定義中就是一片只有黃沙沒有生機的地方。現如今很多國家沙漠化都非常嚴重,特別是非洲等國家,很多非洲人為了逃避沙漠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舉家遷移逃避被黃沙掩埋的命運。沙漠治理一直是全世界環境保護的難題,很多國家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但別說成功治理沙漠,就算將其遏止住都是千難萬難的一件事。
  • 沙漠深處的「紅柳人生」——記治沙專家劉銘庭
    用一生踐行諾言  ——「活著就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畢業前夕,我堅決要求組織把我分配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1957年,在蘭州大學就讀的劉銘庭主動寫信申請到新疆工作,並如願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從事沙漠植物研究,當年他24歲。
  • 中國大力治沙三十多年,沙漠面積有何變化?真相讓人欣慰
    而地球雖然叫做地球,但是有絕大一部分都是海洋的,供我們人類生存的土地面積,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而且這僅有的土地面積之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沙漠的,要知道,在這一些沙漠地區是很難讓人生存下去的。中國大力治沙三十多年,沙漠面積有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