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沙漠種樹30年,然後奇蹟出現了!

2020-12-05 南博士

今天看到一組沙漠的衛星對比照,簡直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這是庫布其沙漠的對比圖,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是我國第七大沙漠。腹地深處寸草不生,邊緣地帶風吹沙跑侵蝕周邊草地,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裡,被稱為死亡之海。

曾經每年光沙塵暴就有50多次,小風天空一片黃,大風天空一片紅,甚至漆黑到伸手不見五指。

在這裡,很多村民蓋房子都不敢建圍牆,因為刮一晚上風,沙子堵門就出不去了。出現下面的場景真不是兒戲,牆裡比牆外看著更像沙漠。

低矮的土房子被沙子埋得死死的,門都打

在大風後,低矮的土房子被沙子埋得死死的,門都打不開,只得從窗戶把沙子扒開才能爬出去。平日裡就算門窗關嚴,窗臺上也少不了沙土。

張嘴吃沙,喘氣吸沙,在這裡生活吃沙是常態。出門沙子打臉生疼,就算戴上口罩,溜達一圈耳朵裡都塞滿細沙。你在戶外坐下來沒幾秒,就像剛刨出來的摸金校尉。

而且庫布其是距離北京最近的一片沙漠,那裡一吹風,北京就吃土

北京就吃土

在沙漠上,人活著都艱難,更不用說農作物。好不容易埋下的種子,風一吹,要麼被吹跑要麼被埋進深處。到了斷糧的時候,全家人只能吃野草籽。

這種地方還能住人,本身就是奇蹟了。更神奇的,是這些人想要改變被沙子趕著跑的日子。從80年代,他們用盡各種方法防風固沙。在今天看他們的成就,竟然成功了。

1997年,庫布其的一家內陸曬鹽場決定,必須治沙,因為鹽廠正被流動的沙丘一點點覆蓋,再不固沙鹽場就沒了。所以他們決定每賣一噸鹽就從利潤中拿出5塊錢用於治沙,還組建了一支27人的綠化隊伍。

鹽廠周邊的沙漠固定之後,運鹽又成了問題。要把產品遇到火車站,為了躲開沙漠要多走三百多公裡,賣鹽的利潤全都補貼了運輸費。為此他們又決定修一條穿沙公路,流動沙漠中修公路,曾經的異想天開竟然也成功了。

剛修的路轉眼就被沙子蓋住了,為此當地有人的出人,有錢的出錢,沒人沒錢的農民就提供玉米、小麥秸稈扎建草方格進行固沙。在庫布其沙漠中,一小塊綠色就這麼出現了。

這時,在大家看來,改造沙漠,有譜!

不過村民發現,只是不斷重複挖坑種樹澆水,成活率太低,種下十棵都活不了一棵。

後來,也不知是誰的腦洞大開。因為樹苗埋在幹沙裡一點溼土也沒有,於是他們把耐旱品類的樹苗直接插入玻璃瓶。瓶中裝水一起埋入地下,樹苗在瓶子裡面生根,後續只要有一點降水,它就從瓶口的上面生出根須,這時候瓶子裡的部分就開始退化。用這樣的辦法,成活率高達80%。

隨著科技進步,沙漠村民又用上了水衝植樹法,用高壓水槍在沙子裡打洞、噴水、種苗,10秒搞定一棵苗。

就這樣,沙漠中的綠色植被越來越多。
就這樣,沙漠中的綠色植被越來越多。
1988年的庫布其沙漠還是這樣的。
到了2016年,已經局部出現綠洲,同樣讓
年都會有韓國人前去庫布其沙漠種植他們
種樹的外國人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日本

他是日本鳥取大學教授,早在80年代來中國種樹,一直種到97歲,大概幹了14年。

期間他每天種樹10小時,一個坑,一棵樹,一桶水,在他的影響下,日本7300志願者來到庫布其的恩格貝地區種樹,種下樹木300萬棵,染綠黃沙4萬畝。

他曾說環保事業超出國界,在中國種樹也是在幫助日本人。2004年,他去世時留下遺囑,骨灰一半埋在日本故鄉,一半埋在了中國恩格貝。為了紀念遠山正瑛的善行,當地人還為他立了紀念碑。

如今,根據數據統計,庫布其沙漠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率已分別由2002年的0.8%、16.2%,提升到了2016年的15.7%、53%,每年阻止上億噸黃沙流入黃河。

從1988年到2016年,庫布其的降雨量從每年不足100毫米增加到456毫米,沙塵暴從每年50次減少到每年1次。生物種類從不足10種增加到530種,成了世界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

因為植被覆蓋率增加,綠化的沙漠地面開始積累出了土壤層,規模化的種植也成了可能。

還有更多的產業,在逐漸平緩下去的沙漠地帶,光伏產業出現了。

因為局部氣候的改善,旅遊產業也開始出現在沙漠中,甚至出現了星級酒店。

經過30年的治理,曾經樹苗種一棵死一棵的庫布其沙漠,如今有三分之一被植被覆蓋。曾經躲在屋裡都能吃沙的地方,在哥看來,如今充滿想像力。

話說所謂的奇蹟也就不過如此了吧,而那些種樹的人,堪稱功德無量。

相關焦點

  • 螞蟻森林已經出現三年了,馬雲斥巨資在沙漠種樹,現在效果如何?
    螞蟻森林已經出現三年了,馬雲斥巨資在沙漠種樹,現在效果如何?螞蟻森林已經出現三年了,馬雲斥巨資在沙漠種樹,現在效果如何?螞蟻森林是支付寶在2016年8月推出的一個公益活動,不用浪費時間,也不用特別的關注,只要每天在閒暇之時用幾十秒種把自己的能量收集可。這些能量是用戶通過步行、地鐵出行、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網上繳交通罰單、網絡掛號、網絡購票等行為產生的,當能量集到相應數量的時候,用戶就可以在支付寶裡養一棵虛擬的樹。
  • 中國在沙漠裡種樹,卻出現令人意外的現象,網友:良心不會痛嗎?
    說起沙漠,很多人都還心有餘悸,沙塵暴的還偶爾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那種黃沙漫天的壓抑還隱藏在人的內心。隨著國家和大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不少組織和人自發的每年去沙漠種樹,希望以往一米米蔓延過來的沙漠又一米米的退回去。
  • 毛烏素沙漠的綠色傳奇——沙漠奇蹟
    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在中華兒女40年頑強對抗後,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5000萬畝地水土不再流失了,黃河年輸沙量,也因此減少了整整4億噸。沙漠變成綠洲,可以說是逆天改命。石光銀:30年的堅守,他歷盡挫敗,卻從未氣餒,治理了30萬畝荒沙,種下了4000萬株樹木,把沙漠變成了良田!這樣的名字還有千千萬萬個。烏雲斯慶、王果香、邊兆芳…1959年,國家終於也下定決心,誓要把沙地治理到底。
  • 在中國最大的沙漠裡,國家每年花費數億種樹,只為了保護它
    在中國最大的沙漠裡,國家每年花費數億種樹,只為了保護它—中國最特殊的一條公路: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它因石油而生,每公裡造價是普通國道的數倍,邊種樹邊修路,路修完了還要種樹。種樹花的錢比修路還要多。它就是享譽世界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是所有遊客心中旅遊的聖地。
  • 英國媒體:中國人太天真,花巨資在沙漠種樹,不知道這樣有危害?
    這些年地球上出現了各種非常極端的環境,這或許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種警告,所以在環保這一塊,中國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的,曾經中國為了治理沙漠環境,花巨資綠化沙漠,卻被英國的一些專家指責中國人太天真,說這種方法對環境其實更有危害。
  • 殷玉珍:30年堅守,沙漠變綠洲
    很難想像,30年前,這裡曾寸草不生,荒無人煙。這一切的改變,離不開一個普通的名字——殷玉珍。嫁到沙漠深處的姑娘1966年,殷玉珍出生在陝西省靖邊縣的一個小村莊,在家裡7個孩子中排行老五。不毛之地變綠洲雖然對在貧瘠的沙漠中種樹一無所知,但殷玉珍還是決定一試。她和丈夫在地窯前種下了第一批樹,澆水、防沙,用心地呵護著每一棵樹苗。
  • 馬雲攜支付寶投資上億,在沙漠種樹,如今這片沙漠怎麼樣了?
    馬雲攜支付寶投資上億,在沙漠種樹,如今這片沙漠怎麼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使用過支付寶裡面的螞蟻森林,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公益,是造福整個人類的。其實最主要的有生力量還是由廣大支付寶用戶,用戶可以在螞蟻森林收集能量,然後慢慢積攢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可以種下一顆小樹苗,每天去澆澆水什麼的,然後螞蟻森林這個平臺就會花費上億的資金去阿拉善沙漠進行實地考察,去改善當地的環境。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用一種身體力行呼籲整個社會保護環境,這也是作為一個企業和企業家的責任和義務。那麼螞蟻森林已經上線2年多了,那麼它的成效到底如何呢?是不是已經將沙漠改造成了綠洲?
  • 從父輩起堅守沙漠植樹造林 他用經歷告訴你「種樹更要植心」
    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3月25日16時48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25)日,重慶科技館舉辦第67期「科技•人文大講壇」,「沙漠種樹人」吳向榮與到場的上百名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了他從父輩起就堅守沙漠一線種樹的經歷,並提出「種樹植心」的理念,倡導「在沙漠種一棵樹,在心中種一棵樹」,喚醒全社會對自然生態的認知。
  • 沙漠出現「奇蹟」,一天內下了兩年的降雨量,竟然還形成了湖泊?
    然而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可以說是最乾燥的沙漠之一,但在這個地方經歷過一場暴雨之後,降水量在一天之內就達到了278毫米,甚至出現了一些湖泊,這是為什麼?這個沙漠的溫差也比較大,平均年溫差達到了30-50℃,而夏季最熱的時候溫度高達70-80℃,但其一年的降水量也就只有幾十毫米,在其南部地區的降水量就更少了,一年只有十幾毫米。
  • 環保主義者:中國難道不知道在沙漠種樹的危害嗎?為何還這麼執著
    ,中國在治理沙漠環境是越來越有一手了,但是卻依舊有一些反對的聲音出現,就像是一些環保主義者表示:中國難道不知道在沙漠種樹的危害嗎?其實很多人都想法裡,沙漠種樹是在保護環境,但實際上,植物樹木栽種在沙漠當中,反而會汲取大量的地下水分,造成原本就惡劣的沙漠環境再更高程度的惡化,而最終這些樹木也會因為地下水枯竭而死去。
  • 國內這一沙漠出現湖泊,兩萬畝土地生機盎然,科學家調查給出解釋
    眾所周知的,中國是世界是上沙漠佔地最多的國家,同時中國的治沙成果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讓很多的荒涼沙漠地帶重新有了綠蔭。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些常年遊走於沙漠中的荒涼地帶的治沙人,他們不為旅遊探險,更不為名利金錢,只為給荒涼的沙漠增添一點生機。
  • 比海南島大的沙漠將消失,一直人工種樹,我國會不會不再有沙漠?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有人說過「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直堅持人工種樹,在理論上來說,是可以讓我國沙漠不復存在,但是事實的真相很殘酷,人類可能根本做不到這樣的成果,因為真的太難了。
  • 中國人在拼命種樹,日本人卻在保護沙漠,組織除草就怕它「變綠」
    土地荒漠化指的就是原本不是沙漠地區,但因為乾旱少雨,植被破壞,過度放牧和沙漠侵蝕的緣故,導致了沙漠突然的生產力下降或者喪失,最終形成類似沙漠的地形的現象。簡單來說,世界上不少的沙漠其實都是土地荒漠化的結果,土地荒漠化形成沙漠,而沙漠反饋給荒漠化,壯大荒漠的面積。所以這個問題是極其需要認真對待的一個事情,在當今也成為了人類主要的生存問題,在很多地區形成困擾。就比如我們中國就是如此。
  • 「種樹」騙局出現!
    的人都會想到某寶裡  以自己的名義栽種的梭梭樹  甚至有微博評論稱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螞蟻森林」種樹,收取能量,好友澆水  為了捐種一棵樹,為沙漠綠化作出一份貢獻  大家積極參與,樂在其中  但是微信種樹能賺錢,你聽說過嗎  2017年有媒體報導,6萬多人中招了同一個騙局。
  • 「失蹤人口」回歸,2個月胡歌在沙漠種樹,灰頭土臉沒偶像包袱
    在5月17號晚,有媒體曝出了這位「失蹤人口」胡歌終於又回歸到觀眾視野,原來他在這2個月間待在沙漠種樹,胡歌放慢了拍戲的節奏,不希望跟當紅明星一樣急忙把流量變現,也不希望通過媒體曝光來透支自己的人氣,而是每年都會抽一段時間去做有益於社會、老百姓和自然環境的事。
  • 沙漠中的綠洲森林
    就像所有老套的故事一樣,很久很久之前,這裡也曾有過盎然的生機,但是隨著環境的惡化,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就只剩下了唯一的「光杆司令」,漸漸地,這個個唯一也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好像這裡從裡不曾出現過任何綠色一樣。1980年,白春蘭和她的丈夫帶著本村10戶居民來到這個叫做「一棵樹」的地方。初來時,這個「一棵樹」沒有樹。
  • 25年,在沙漠上種樹,她成功了 連德國專家都表示佩服……
    來棋子灣前就聽說這裡有「萬畝沙漠落海南」的美稱,這裡的沙非常細,俗稱流動沙丘,留不住水,養不活樹。到了棋子灣,見到眼前一片蔥鬱,懷疑人們是不是誇張了。坐在她家門口的小凳子上,聽她一五一十地講述她和「姐妹們」的奮鬥史,看到陶鳳交珍藏的老舊照片,原來,這「萬畝沙漠」,其實一點也不誇張。棋子灣是位於北部灣東面的一處海灣,地處昌江入海口附近。然而這個濱海臨江的地方卻幾乎看不到綠色的植物,放眼望去,簡直就是一片荒涼的沙漠。
  • 沙漠出現天鵝湖?你以為這是海市蜃樓?旅遊就選它了
    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變成了天鵝湖?這怎麼可能?您沒有看錯,沙漠裡的確出現了天鵝湖。坐標:民勤沙漠甘肅省武威市位於內陸的乾旱半乾旱地區,民勤更是位於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邊緣地區,面對如此惡劣且艱苦的環境,我國卻建立了亞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庫——紅崖山水庫,這是多麼令國人驕傲的工程。
  • 馬雲斥巨資在沙漠裡種樹,如今你們的樹長成什麼樣子了呢?
    馬雲斥巨資在沙漠裡種樹,如今你們的樹長成什麼樣子了呢?這些年對於人為破壞環境的事情真的是非常的常見,當時北方的沙塵暴還有南方的泥石流,這都是因為我們破壞了生態環境,所以才有了這些自然災害,人們在很長的時間裡只是看到了短期的效益,而沒有對周邊的環境做到保護,目前現在有很多生態環境都是源於植物被破壞,尤其是森林的減少。到目前為止,政府也是採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比如說建立綠色長城、退耕還林等等一系列的建設自然環境。
  • 螞蟻森林的奇蹟是這樣造就的
    馬雲的支付寶推出了螞蟻森林這個公益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支持,據說已經有超過5億的支付寶用戶堅持澆水、種樹,獲得環保證書,最多的已經有7-80個環保證書了。這些證書對應的就是一顆顆實實在在的樹。這個功績,連聯合國都驚嘆,因為從衛星圖片上看到的是中國沙漠地區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片片森林。甚至有人預言:沙漠將在中國徹底消失。我們看到的這些只不過是螞蟻森林的光鮮亮麗的一面。然而,我們卻很少了解到甚至很難現象螞蟻森林背後的那些治沙人的艱辛。今天,我看到了介紹治沙人日常生活的圖片,大家看看這些默默付出的人,他們是怎樣就餐的吧。與我們吃飯是不是很不一樣呢?